新加坡歷史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1月14日) |
歷史系列條目 |
---|
新加坡歷史 |
新加坡主題 |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11世紀,該島開始被受重視是14世紀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建立麻六甲蘇丹王朝將其建設成港口,並於1613年被焚毀。新加坡現代歷史要追溯至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把該島建設成港口,在英國治下該地茁壯為重要的轉口港,負責印度-中國以及東南亞間之貿易,進使該地成為主要的海港城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加坡在1942年到1945年被大日本帝國所占領,當戰爭接近尾聲之際新加坡重新為英國統治也開始讓新加坡自治,新加坡渴望加入馬來亞聯合邦並在1963年和該國一起建立馬來西亞,然而源於種族以及殖民地等遺留下來的問題,很快社會內部矛盾被各方激化,促使人民行動黨和掌握馬來西亞政權的巫統產生歧見,最後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逐出聯邦,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成為獨立的共和國。
在面臨失業率高以及住屋不足的壓力下,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現代化過程,建立起輕工業、發展大型國宅以及重金投資在公共教育上,從獨立後新加坡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以上,在1990年代該地成為世界最為繁榮的國家之列,伴隨而來的是高度經濟發展的自由市場經濟、國際貿易,以及在亞洲僅次於西亞的國民平均所得[1]。
早期歷史
[編輯]新加坡早期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公元3世紀,馬來人將新加坡的主島命名為「Pulau Ujong」,取意「(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東吳孫權時期交廣刺史呂岱於243年派遣朱應、康泰南宣國化。康泰於歸國後著《吳時外國傳》記錄出使南國時的經歷的一百數十國的見聞,其中蒲羅中國就是Pulau Ujong的對音,是新加坡最早的中文名稱[2]。後來,新加坡又被賦予「Negeri Selat」(海峽之邦)的別譽,因而先有早期的華人移民以「Selat」(海峽)為本源,呼其作「石叻」;後有士大夫在編撰相關書籍時,於《新唐書》中稱「薩廬都」,在《宋史》中作「柴歷亭」。
三佛齊時期
[編輯]據史料記載,1320年,元朝派人到「龍牙門」(Selat Panikam)尋找大象;1325年,龍牙門派使臣到中國。而「龍牙門」就是今天的岌巴港(Keppel Habour),位於新加坡南岸的海峽中。
1330年,中國元代航海家汪大淵首次來到新加坡,並在所著《島夷志略》一書中將之稱為「單馬錫」,並留下「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單馬錫,一月不下」的記錄。1365年的《爪哇史頌》把新加坡叫做「Tamusik」,而繪製於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鄭和航海圖》則稱新加坡為「淡馬錫」,類似的名字還出現在同一時期的一份越南文獻上。顯然,無論是「單馬錫」、「淡馬錫」、還是「Tamusik」,都是爪哇語Temasek」(海城)的對音,源自梵文「tamarasa」(黃金)。直到14世紀末,其梵文名字「Singha-pura」(獅城)才首次出現。
新加坡王國時期
[編輯]滿者伯夷時期
[編輯]暹羅(今泰國)以及位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Madjapahit)曾爭奪著新加坡的控制權。根據馬來文獻《馬來紀年》的記載,新加坡在一次與滿者伯夷的戰爭中失敗。因而於14世紀末被滿者伯夷統治數十載。
麻六甲時期
[編輯]當時三佛齊被滿者伯夷國攻占,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由巨港逃至淡馬錫,殺了當地的暹羅攝政王,並自己宣布成為新加坡的新統治者。五年後,他因暹羅的威脅而逃亡馬來半島上的麻坡,然後到了麻六甲,建立麻六甲蘇丹王朝。新加坡自始成為該蘇丹國中重要的一部分,於15世紀初至16世紀初被麻六甲統治。
柔佛王朝時期
[編輯]在1511年以前,柔佛是麻六甲王朝領土的一部份。1511年,葡萄牙占領麻六甲,柔佛王朝因此而成立,新加坡屬其統治。1613年,亞齊蘇丹國入侵柔佛,焚毀新加坡河河口的據點。此後兩個世紀內沒有關於新加坡的史料[3][4]。
開埠
[編輯]18世紀中葉,英國正在擴張其在印度的版圖以及與中國的貿易。他們急需找到一個能夠讓其船隻停泊、維修的港口,以在與荷蘭人的貿易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他們於1786年和1819年分別在檳城和新加坡建立貿易站。
1818年末,印度總督哈斯丁勳爵(Lord Hastings),決定授權明古連總督斯坦福·萊佛士爵士在馬來半島的南端建立一個新的貿易港。1819年1月29日,萊佛士在考察附近島嶼後登陸新加坡。第二天,他就與天猛公簽訂初步的協定,在當地建立一個貿易港。雖然天猛公是實際的統治者,新加坡仍是柔佛-廖內-龍牙馬來蘇丹國的一部分。柔佛蘇丹阿布都拉曼在前一年已經和荷蘭人簽訂條約,他的王國其實已經處於荷蘭的統治之下。顯然萊佛士面臨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但是,萊佛士知道柔佛內部對這位新蘇丹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分歧。阿布都拉曼只是前一位蘇丹的小兒子。萊佛士成功地將被流放的長子東姑胡先偷渡回新加坡。1819年2月6日,萊佛士宣布東姑胡先成為受大英帝國所承認的柔佛蘇丹。一份新的正式條約簽署,授權英國在新加坡合法地設立工廠,被視為正式開埠。該舉動遭到荷蘭的麻六甲以及爪哇總督的強烈抗議。
在1819年8月之前,英國政府並不知道萊佛士與荷蘭人的衝突。而當他們知曉時,新加坡已經成為英國重要的一塊殖民地。而且,英國曾經在拿破崙戰爭中對荷蘭施與援助。到1820年時,新加坡開始為英帝國產生利潤,三年後,新加坡的貿易額已經超過檳城。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進一步地得到確立,2個新的條約正式簽署。
第一個是1824年3月的《英荷條約》。根據此條約,荷蘭撤銷所有對英國占領馬來半島、新加坡的反對意見,並將他們在馬來半島和印度的所有殖民地讓給英國人。作為回報,英國同意將其在蘇門答臘的明古連讓給荷蘭。兩國在麻六甲海峽中劃出一條分界線,兩國各自取其南北兩端。英國也依此條約從荷蘭手中獲得麻六甲。該條約也有效地削減柔佛蘇丹國的影響力,它的國土被分成三份:位於馬來半島的柔佛(仍屬蘇丹管轄),新加坡(已經正式屬於英國),和廖內群島(由荷蘭控制,今為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第二個條約是8月與新蘇丹東姑胡先和天猛公簽訂的,兩個人同意將島嶼的管轄權讓給英國,而因此他們獲得更多的現金回報。
英屬時期(1819-1942)
[編輯]新加坡、麻六甲和檳城這三個英國位於馬來半島的殖民地,於1826年成為海峽殖民地,受到英屬印度當局的管轄。1832年,新加坡成為海峽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海峽殖民地正式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由位於倫敦的殖民地辦公室直接管轄。
隨著1860年代中蒸汽船的發展以及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新加坡成為航行於東亞和歐洲之間船隻的重要停泊港口。1870年代前後,隨著當地橡膠種植業的發展,新加坡也成為全球主要的橡膠出口及加工基地。到19世紀末,新加坡獲得前所未有的繁榮,1873年到1913年間,當地的貿易增長八倍。經濟的發展也吸引區域內的移民。到1860年,人口已經增長到80,792,其中華人占到61.9%,馬來人和印度人分別占13.5%和16.05%,其他人種,包括歐洲人,則占到8.5%。
殖民政府採取許多措施來解決新加坡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於1877年委派威廉·必麒麟出任華人保護府,照顧新加坡華族社群的需要,尤其是控制苦力(俗稱「豬仔」)的非法貿易和阻止婦女淪為妓女。1889年,總督史密斯禁止所有的私會黨。雖然如此,許多社會問題,如住屋短缺和衛生水平低下,一直到二戰時仍未改善。1906年,由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新加坡設立南洋分會;一時間,南洋華僑踴躍的捐款,間接支持該會的革命活動。
新加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唯一一起事件是1915年的印度兵起義。駐紮在新加坡的印度穆斯林士兵聽說將被派去攻打鄂圖曼帝國後,他們將兵營里的英國軍官全部殺害,準備起義。殖民政府從緬甸和柔佛調來軍隊,才鎮壓起義。一戰結束後,英國在新加坡斥資五億修建一個海軍基地。這個海軍基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船塢,並儲存著能夠支持整個大英帝國海軍六個月的油庫。之後,政府又建一個空軍基地,協助保護海軍基地。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稱新加坡為「東方的直布羅陀」。可惜的是,這個海軍基地並沒有任何戰艦。英國的策略是將英國皇家海軍全部駐紮在歐洲,在新加坡有需要時才遣航過來。
日佔時期(1942-1945)
[編輯]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開啟。日本的目標是要通過攻占東南亞,來取得當地的天然資源,以應付自身的戰爭需要,而馬來半島是塊富產資源的土地(盛產錫、橡膠)[5]。另外作為英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中心,日軍必須要拿下新加坡才可以徹底把英國趕出東南亞。在日軍發動馬來亞戰役前,英國參謀認為日軍無法穿過馬來半島濃密的森林,所以日軍會選擇從南部海域攻擊新加坡;同時,英軍也堅信新加坡是座堡壘,能夠承受日軍的攻擊。
日軍於1941年12月8日(為珍珠港事件隔天)開始入侵馬來半島(史稱馬來亞戰役),首先在馬來半島北端暹羅領地北大年府登陸並且擊退駐守該地的暹羅憲兵,目標是向西南越過馬來—暹羅邊境進攻馬來半島西部地區[5],同年12月11日亦有一支日軍在馬來亞北部的哥打峇魯登陸,這與日軍在暹羅的北大年府及宋卡港所實施的登陸行動相配合。英國皇家海軍派來Z艦隊包括航空母艦不撓號、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卻敵號、及4艘驅逐艦,該艦隊在戰爭爆發前已到達該區並由海軍上將湯馬鄞·菲利浦斯指揮,目的是攔截準備登陸哥打峇魯的日軍,但是不幸地該艦隊航空母艦不撓號在途中擱淺,不得不回航,由於日軍擁有空中優勢,導致英國皇家海軍於1941年12月10日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被日軍轟炸機在彭亨、關丹外海擊沉,這使得英屬馬來半島的東海岸門戶大開,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經此役後更無力對抗日軍的登陸行動[5]。
日軍利用快報廢老舊輕型坦克快速地突破駐守在叢林裡面的英軍傘兵坑防線,因為在馬來半島上英軍連一台坦克都沒有,坦克被英軍參謀認為不適合在叢林地形作戰,故英軍在馬來半島上沒有配置坦克。當時擁有9萬餘人占人數優勢的馬來半島駐守英軍卻持續敗退,最後不得已只能撤至新加坡島,撤退時英軍順勢將連接馬來半島和新加坡兩地的柔佛長堤炸毀、隔絕兩地,讓整個新加坡島瞬間變成一座要塞方便防守。1942年1月31日,戰爭開始僅55天,日軍占領整個馬來亞半島[5]。
1942年2月1日,負責指揮日軍的陸軍中將山下奉文採用聲東擊西戰術先派一部隊在新加坡島東北部假裝進攻,成功吸引駐守在該島上英軍的注意力,然後在新加坡島西北部的日軍趁機用充氣皮艇渡過柔佛海峽並在裕廊登陸[5]。日軍受到星華義勇軍和盟軍的聯手抵抗,揭開新加坡保衛戰的序幕。1942年2月13日,日軍第18師以猛烈火力攻打鴉片山,爆發鴉片山戰役,是為日軍攻打新加坡最激烈的一次戰鬥。由於日軍第一次攻擊失敗,戰亡400人,所以決定喬裝成英國印度兵。守軍於鴉片山上、僅剩42人的第一馬來軍團的阿南·賓·賽迪上士識破敵人的詐術,對日軍展開攻擊。最後,馬來軍團寡不敵眾,全部陣亡,阿南上士遭俘虜。日軍為了洩憤,把阿南的四肢砍掉,並將他用麻袋裝起來倒掛在樹上,用刺刀朝他刺了幾十刀。阿南死時僅27歲。
1942年2月15日(時值農曆新年),英國陸軍波西爾中將向大日本帝國陸軍的山下奉文中將簽署無條件投降同意書。新加坡島上總數約12萬餘人的英軍頓時成為俘虜,負責進攻的3萬人日軍卻只有9千6百餘人戰死或失蹤,日軍以大約8個星期的時間就成功佔領馬來亞半島跟新加坡,當中許多被俘英軍士兵遭遣送到緬甸、日本、朝鮮、滿洲國等地修蓋鐵路。之後,日本將新加坡改名為「昭南島」,行政上稱作「昭南特別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為報復星華義勇軍和先前支持中國抗日戰爭的新加坡華僑,日軍開展以「大檢證」為名的肅清行動,並分別在大坡、小坡、芽籠、後港、裕廊等幾個區域進行。最後,日軍抓走約二萬多人,當中絕大多數都被帶到偏遠的海邊予以集體槍殺,剩下則被送到暹羅做苦工、建造「死亡鐵路」。
日軍還勒索南洋華僑,要華僑交出五千萬元俸納金。山下奉文當時給的理由是:「華僑支持重慶政府抗日,這筆俸納金,是你們向日軍贖罪的買命錢。」日本人成立南洋華僑協會,要七十多歲的華僑長老林文慶博士擔任會長,並要他以協會的名義去籌錢。新加坡要負責一千萬元。
由於資源嚴重缺乏,米價從一斤五元漲到五千元。於是,日本軍政府定量供應糧食,成人每月可領4.8公斤,兒童2.4公斤,致使許多民眾不得不在自家花園裡種植木薯、番薯、香蕉等農作物。同時,政府也發行新的軍用票(俗稱「香蕉票」),使其與殖民地時代的叻幣同值使用。可是隨著軍政府的濫印鈔票,其價值貶到100叻幣可換2380元軍用票。諷刺的是,日軍投降日是華人的中元節,許多人索性將軍用票當作冥紙,燒給先人鬼魂。
隨著日本投降,新加坡人民無不高興。由於英軍尚未抵達新加坡,這裡仍由日軍管理。但是日本的戰敗導致這些原本作威作福的士兵失去威信,新加坡已經差不多進入無政府狀態。仇殺事件多發;商店遭洗劫一空;日本軍營遭焚。最終,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廈舉行受降儀式。代表新加坡的是東南亞聯軍總司令路易斯·蒙巴頓將軍,日方則本來是由南方日軍總司令寺內壽一簽字,但是因為他在西貢病倒,所以改由馬來亞區總司令坂垣征四郎代替。
邁向自治與合併(1945-1963)
[編輯]1945年9月,英軍重返新加坡,英國開始實行軍事管治。1946年3月,軍管結束,海峽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為直轄殖民地,而檳城和麻六甲則成為馬來亞聯盟的一部分。1948年,檳城和麻六甲成為馬來亞聯合邦的一部分。
戰後的新加坡已經與戰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發言權。總督的權力被分散,一個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組成的顧問組成立。該體系於1947年7月變為兩個分開的行政及立法會議。雖然總督依然擁有很大的權力,但是人民已經有權選出立法會議中的6名成員。
1948年6月,由於馬來亞共產黨企圖使用武力奪取馬來亞及新加坡的政權,新加坡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並持續長達12年。到1953年底,英國政府任命一個由藍帶爾爵士率領的考察組重新評估新加坡的憲法地位,並提供相關建議。政府最後接受藍帶爾的建議,並最終修改新加坡的憲法,賦予新加坡更大程度的自治。
1955年的選舉是新加坡歷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新的登記制度使原本只有75,000人的合格選民增加到三十萬人。而且華人選民的數量首次大幅度增加。最後,勞工陣線取得10個席位。大衛·馬紹爾於1955年4月6日成為新加坡的首任首席部長。他領導的勞工陣線與巫統及馬華公會組成聯合政府。
馬紹爾在作為首席部長期間受到許多困難。1955年5月,福利車廠事件爆發。林清祥和方水雙等工會領袖要求福利巴士公司加薪,在公司拒絕後開始暴亂,焚燒車廠內的巴士。這場暴亂還獲得新加坡的華校的支持。最後政府動用水炮和催淚彈才驅走暴民。在1955年期間,共產黨人共發動275起示威活動和暴亂。
在與倫敦政府關於新加坡完全自治的憲制談判破裂後,馬紹爾於1956年6月6日辭職,由勞工部長林有福出任新的首席部長。1957年3月由林有福組成代表團,成功在倫敦與英國達成協議:英國政府同意讓新加坡作為一個自治邦,在大英國協之內實行自治,和給予新加坡更多權力等。1958年5月28日,雙方在倫敦正式簽字。
1959年,新加坡取得完全自治。同年5月30日,新加坡第一次舉行大選,選舉第一屆完全民選的立法會的51名成員。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獲得43席,成為最大黨。同年6月3日,新加坡宣佈實行內部自治。同年6月5日,新加坡最後一任總督顧德爵士宣布新憲法生效,新加坡成為自治領,他本人續任首任自治邦元首,李光耀則是成為自治邦總理。
新政府成立後,李光耀決定釋放被林有福政府關在樟宜監獄的親共政治犯,如林清祥、蒂凡那、方水雙等人。他們在出獄後,都表明接受行動黨現任中央委員會的領導。
1961年5月27日,馬來亞首相,東姑·阿布都拉曼公布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沙巴)聯合起來組成聯邦。這是因為隨著新加坡政局不穩定,東姑害怕新加坡有朝一日會被共產黨人占據,利用新加坡作為基地對馬來亞展開行動,使馬來亞之前對抗馬來亞共產黨成果功虧一簣。
人民行動黨支持合併,但是黨內親共人士怕合併會對他們不利,所以林清祥等13人脫離行動黨,成立社會主義陣線,反對合併。對此,李光耀決定在1962年9月1日舉行全民投票。選票上有三個選項:
- 我支持合併,新加坡獲得勞工、教育和其他議定事項的自主權,同時新加坡公民自動成為馬來西亞公民。
- 我支持全部及無條件的合併,新加坡應以一州的地位,根據馬來亞聯合邦的憲法文件,與其他十一州在平等基礎上進行合併。
- 我支持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條件應不遜於婆羅洲地區所獲得者。
選票上沒有反對合併的選項,社陣只能要求人民投空白票。最後71%的人支持第一個選項,只有26%的人響應社陣號召,投空白票。1963年2月,李光耀在英國及馬來西亞支持下,發動冷藏行動,多位社會主義陣線人士遭逮捕下獄。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領土包括新加坡、馬來亞、砂拉越和沙巴。汶萊因為國內發生叛亂活動而拒絕合併獻議。
印尼和菲律賓反對合併。印尼總統蘇卡諾對北婆羅洲地區有野心,同時認為馬來西亞的成立是英國帝國主義的表現。1963年1月20日,蘇卡諾開始對馬來西亞展開「對抗」。菲律賓政府認為沙巴是屬於蘇祿管轄,因此應該是菲律賓的領土。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後來承認沙巴是馬國的。但是印尼的對抗活動到1966年8月蘇卡諾被推翻後才結束。
英國1956年主張在遠東部署核武對抗共產勢力,1958年決定在新加坡秘密興建核武庫,1962年送原子彈到新加坡,次年投擲訓練。軍事評論員黃東認為,60年代印尼總統蘇卡諾親共,英國在新加坡部署核武制衡印尼[6]。
馬來西亞時期(1963-1965)
[編輯]馬來西亞歷史 |
---|
歷史系列條目 |
馬來西亞主題 |
合併後,新加坡開始和聯邦政府發生矛盾,對治國方針也有不同的看法。1963年12月21日,新馬政府之間第一次發生公開矛盾。首席部長李光耀批評馬來西亞的年度預算案沒有給予提升社會狀況足夠的預算。新加坡在合併前,和馬來亞政府談判時,就提到設立單一市場。馬來亞政府當時也同意在合併後逐步實行單一市場政策,條件是新加坡要給砂拉越和沙巴貸款一億五千萬元,在15年內還清。新加坡因此希望在合併後能夠加強貿易。但是,由於印尼實行對抗,使得新加坡的經濟受到很大的影響。聯邦政府也沒有實行單一市場的進展,於是新加坡決定延遲貸款。雙方都稱對方在拖延時間,不遵守承諾。新加坡的商人也開始投訴聯邦政府歧視他們,沒有給他們和其他州屬一樣的利益,反而對他們實行固打制。
雙邊經濟的矛盾在1964年12月,聯邦政府要求新加坡將上繳聯邦的稅收從40%增加到60%後升溫。當時馬國財政部長陳修信說這是因為印尼的對抗活動而導致軍備預算案增加。新加坡則認為這對自己不公平,因為其他州屬並沒有因此增加繳稅。
同月,聯邦政府宣布將關閉新加坡的中國銀行分行,原因是中國銀行在資助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活動。由於該銀行對新中貿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新加坡極力反對。但是,聯邦政府還是宣布要在1965年7月關閉銀行。
兩地在政治上也有衝突。1963年,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在聯邦政府的支持下參加新加坡州選舉。然而,聯盟不僅未添一席,原本控制的芽籠士乃、甘榜景萬岸和南部島嶼這三個選區也被人民行動黨奪取。事實上,這場大選不像是聯盟和行動黨的競爭,更像是社陣和行動黨的競爭。首相東姑·阿布都拉曼對此表示非常失望,甚至親自來新加坡表達不滿。聯盟原先以為新加坡的馬來人會支持他們,結果大失所望。
1964年,行動黨參加聯邦選舉。他們認為既然聯盟可以在泛馬來亞的名義下參選,行動黨應該也可以這麼做。從一開始,行動黨只表達對馬華的挑戰,而不是巫統。行動黨認為他們如果在聯盟內會比馬華更有作為。然而,巫統把行動黨的參選看成對國內馬來人的統治地位的挑戰。最後,行動黨由蒂凡那贏得一席,成為馬國會最大反對黨(行動黨在新加坡州議席有12個,總共有13個議席)。巫統和行動黨的衝突加深。而此時期在馬來西亞其他州屬的行動黨黨部,正是今日民主行動黨的前身。
巫統內部一些激進的領袖開始抹黑行動黨,說行動黨的政策導致許多馬來人流離失所,貧困和低教育,是個華族政黨。新加坡的華人和馬來人原來的和睦也開始淡化,種族衝突最後於1964年7月21日,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在芽籠爆發。當天,25000名馬來族遊行者本來是要沿著芽籠路走到一所清真寺,路上由於有一群人走散,華族警員於是叫他們歸隊。那群馬來人不滿,就將他痛毆一頓。消息傳出去後,華人開始在街上毆打馬來人,種族暴亂開始。政府開始從聯邦政府請來鎮暴警察,但是由於警察偏袒馬來人,當解嚴後,有23人死亡,454人受傷。馬來西亞首相東姑·阿布都拉曼、新加坡州首席部長李光耀、馬來西亞副首相敦阿都·拉薩都來新加坡巡視,安撫民心。
然而,1964年9月,由於印尼特務的挑撥離間,新加坡又發生種族暴亂。印尼特務將一名馬來族三輪車夫謀害後逃走,馬來人認為是華人幹下的,所以展開報復行動。共有12人死亡,109人受傷。巫統內的極端分子將李光耀比喻成馬來西亞的公敵。雙邊關係持續惡化。
新加坡獨立
[編輯]1965年5月,行動黨和其他主要的反對黨成立馬來西亞人民團結總機構,要求建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巫統黨內激進人士非常不滿李光耀的行為,甚至要求東姑將他逮捕。東姑·阿布都拉曼怕紛爭將會進一步惡化,決定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同意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李光耀為此落淚[7]。新加坡共和國正式成立,李光耀為總理,尤索夫·伊薩為總統。
新加坡共和國(1965至今)
[編輯]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後,由於擔憂印馬對抗中印尼可能進行攻擊,以及馬來西亞內部巫統保守派反對分離協議而使得新加坡淪為傀儡國或以不利的協議再度融入聯邦的威脅,新加坡積極尋求國際承認,並於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大英國協。1967年8月8日,新加坡協助成立東協組織。
作為一個蕞爾小國,世界對於新加坡是否能繼續存在表示疑問。除了主權糾紛,其它重要的問題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與天然資源短缺。失業率當時高達12%。社會主義陣線當時也宣布進行民主抗爭,抵制議會,動亂隨時會發生。
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措施,發展工業及經濟。於1961年設立的經濟發展局致力於實行國家經濟發展方針,重視新加坡的製造業。裕廊工業區於1968年成立,除此之外在加冷、紅山和大巴窯等地也建立輕工業基地。為了吸引外資,政府決定給予外國企業優惠。同年,經濟發展局重組,裕廊鎮管理局以及新加坡發展銀行也在該年成立。工業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製造業在十年內成為世界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國。作為世界主要的港口,新加坡成功吸引著名的石油公司,如殼牌公司和埃克森美孚,成為世界第三大煉油國。為了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工作團隊,新加坡教育部決定使用英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
住房問題被放在首位。1961年,河水山的貧民窟發生大火,多達16000人流離失所。建屋發展局負責建築所有的政府組屋,廉價提供給民眾。直到今天,建屋發展局仍然為新加坡建造組屋和新鎮,超過8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組屋裡[8]。
進入1980年代的新加坡經濟發展迅速,政局穩定。失業率低至3%,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8%。這時的新加坡開始將目光轉移到晶片製造業以及其它高科技產物以和鄰國的廉價勞動力抗衡。樟宜機場於1981年開幕,新航也成為區域主要航空公司。旅遊業和服務業蓬勃發展。
然而新加坡政治舞台卻被人民行動黨所主宰。從1966年到1981年,人民行動黨甚至占據整個國會。執政黨經常利用各種司法程序,壓制反對派的聲音。比較著名的反對黨政治人物包括J.B.惹耶勒南和徐順全(同樣也因誹謗被判破產)。
八十年代,總理李光耀以年青一代選民在投票時,往往不太重視在國會裡維持少數種族代表的重要性為由,提出集選區的構想,把原有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制度,改為兩種選區的選舉制度,一種為單議席單票制選區,一種為中選區有四至六席,候選人中必須至少有一人屬於少數族群,以名單投票制,贏者全取該選區所有議席。這就是所謂集選區制度。有人認為,集選區制度對反對黨不利[9],集選區制度從1988年選舉集選區設立至2011年選舉,反對黨沒有從集選區得到席次。同時,李光耀政府設立「非選區議員(即委任議員)」的制度,如國會內反對黨民選議員少於某個數字,可以委任反對黨的人出任非選區議員,補足這個數字,但非選區議員在國會中可以自由發言,不能對憲法修正案、撥款法案或補充撥款法案、關係到政府的財政法案以及對政府提出不信任等的動議,投票作出表決。以上兩種制度,被視為人民行動黨進一步壓縮反對黨空間的政策。
1990年李光耀卸下總理職務,由吳作棟繼任總理,2004年吳作棟卸下總理職務,由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繼任總理。
2006年5月6日,由總理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得勝利,在總共84個議席中獲得82席,另外2個議席仍被新加坡工人黨和新加坡民主聯盟所保留[10]。
2011年由總理李顯龍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得勝利,保住執政權,而新加坡工人黨既保存自己現有的一個單議席選區的席次,現任議員劉程強轉跑道出戰阿裕尼集選區,成功擊敗人民行動黨外交部長楊榮文的團隊,攻下一個集選區。為新加坡史上第一個由反對黨當選的集選區。
參考資料
[編輯]-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September 2006.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7).
- ^ 許雲樵《康泰吳時外國傳輯注·蒲羅中國》四十四頁 「拘利正東行,極犄頭海邊有居人,名蒲羅中國」。新加坡南洋研究所出版 1971
- ^ Peter Borschberg. The Singapore and Melaka Straits: Violence, Security and Diplomacy in the 17th Century. NUS Press. 2010-01-01: 112–114. ISBN 978-9971-69-464-7.
- ^ Country Studies: Singapore: History. U.S. Library of Congress. [1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3).
- ^ 5.0 5.1 5.2 5.3 5.4 Generals at War:新加坡之戰. 國家地理頻道 (中文(臺灣)).
- ^ 50年前左派大暴动英国曾考虑在港设小型核武震摄.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 ^ YouTube上的Singapore rejected
- ^ http://www.mlr.gov.cn/wskt/glkx/tdgl/201112/t20111214_1045308.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新加坡住房制度的五大特點
- ^ 存档副本. [201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9).
- ^ 王建新,新加坡執政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相關文獻
[編輯]- (元)汪大淵著《島夷志略》,中華書局,ISBN 7-10102028-7
- W。W。 Rockhill tr.《Description of the Barbarians of the Isles》 T』oung Pao, 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