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茨坦公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各國重要領袖於會議場就宣言相關內容議事

波茨坦公告》(英語:Potsdam Declaration),又稱作《波茨坦宣言》、《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上由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註 1]蔣中正(未實際與會,但簽名以示同意)聯合發表的一份公告,蘇聯最高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出席了該會議,但因故是在事後簽署了這份公告。

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是聲明同盟國在戰勝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以及履行《開羅宣言》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波茨坦會議上商定為: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即對所下的公開招降宣言。向日本發出最後通牒[1]

史達林出席了會議,但當時蘇聯尚未對日宣戰,故7月26日沒有在公告上代表蘇聯簽字;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波茨坦公告》添補了史達林簽名[註 2]

重要基本內容

[編輯]
《新華日報》1945年7月28日刊
  • 公告開始部分回顧了對德國的勝利和美國英國中國三國共同戰勝日本的決心(第一至第五條)。
  • 長遠的目標是在世界上建立一個和平的體系,避免將來軍國主義的重建,為此日本當權政府必須停止運作(第六至第七條)。
  • 重申《開羅宣言》中的諸內容必須得以實施,並且日本的主權須被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三國政府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第八條)。
  • 日本軍隊須要完全解除武裝(第九條)。
  • 公告聲明盟軍不打算奴役日本民眾或殖民日本本土,但發動戰爭者須要接受國際審判,新的日本政府必須是民主的,保證言論、思想和宗教的自由和尊重人權(第十條)。
  • 日本的民用工業可以保留,但能夠建立侵略力量的兵工須要被禁止,日本依然可以參加世界貿易(第十一條),
  • 在日本達到這些條件後,佔領軍將被撤回(第十二條)。
  • 最後公告呼籲日本政府命令其軍隊無條件投降(第十三條)。

日本態度

[編輯]

1945年7月28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鈴木貫太郎召開內閣會議,然而在軍部的壓力之下,使其不接受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公告》的內容,且根據既定方針向完成大東亞戰爭而邁進,並在軍方堅持要在本土進行「陸上特攻作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前提下發表了聲明。鈴木首相的聲明中指稱,中、美、英三國的波茨坦宣言無異於開羅會議,同時鈴木首相發表了對波茨坦公告言「不予評論」的「默殺」(Ignore)回應,美方將之視為「拒絕」(Reject),使得和談的機會破滅[3]。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了兩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占領滿洲國。日本昭和天皇在被迫之下於8月10日通過瑞典瑞士政府向中、美、英、蘇四國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並命令日軍停止作戰。重慶時間1945年8月15日7時,中、美、英、蘇四國政府同時宣布接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軍事交戰行動在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後完全結束。

注釋

[編輯]
  1. ^ 公告英文原文為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2. ^ 「1945年7月16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美國新總統杜魯門、英國新任首相艾德禮、蘇共中央總書記史達林)在柏林郊外波茨坦開會(蔣中正未被邀請),決定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起草了《波茨坦公告》。中國並沒有參加《波茨坦公告》的起草,只是在公告發表前,讓蔣中正在上面簽了字。7月26日,《波茨坦公告》以美、英、中三國首腦的名義發表,蘇聯因礙於《蘇日中立條約》尚在有效期間,當時未列名於公告。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波茨坦公告》中添補了史達林的名字。」[2]

參考文獻

[編輯]

引用

[編輯]
  1. ^ Milestones: 1937–1945 -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history.state.gov. [2021-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1). 
  2. ^ 林思云:《蒋介石的眼泪》
  3. ^ 抗战史上的今天:日本政府公然拒绝《波茨坦宣言》. [2015-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2). 

來源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