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同行評審/1975年澳大利亞憲政危機/第二次
外觀
1975年澳大利亞憲政危機
[編輯]- 1975年澳大利亞憲政危機(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 說明:條目內容較為完整,來源較為充足,之前曾發起過評審,但未見有得到建設性意見,現再次發起,希望得到相關的意見和建議。—請關注:同行評審——J.A.2013年12月11日 (三) 05:56 (UTC)
- 評審期︰2013年12月11日 05:56 (UTC) 至2014年1月11日 05:56 (UTC)
- (※)注意:簽名不可以沒有鏈入用戶頁和討論頁的連結。請參見維基百科:簽名#簽名必須包含的部分。--黃居士 留言計劃進行中 2013年12月18日 (三) 12:37 (UTC)
內容與遣詞
[編輯]- 首段:不只是政治危機,也是憲法危機(en:Constitutional crisis)。--黃居士 留言計劃進行中 2013年12月18日 (三) 12:40 (UTC)
- 序言章節需更精簡,建議參考此澳洲簡史的寫法[1]--❦‽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8日 (六) 09:36 (UTC)
格式與排版
[編輯]- 「爭議及職位空缺」章節:「財政部長」應該鏈入澳大利亞財政部長。--黃居士 留言計劃進行中 2013年12月18日 (三) 12:45 (UTC)
- {{link-en}}模板的用法是這樣的:{{link-en|未创建的条目名称|参照的英文条目名|想要显示的字体}}。這樣將顯示為「想要顯示的字體」。例:「爭議及職位空缺」章節有個綠鏈是鏈入「一場補選」,這是錯誤的。--黃居士 留言計劃進行中 2013年12月18日 (三) 12:53 (UTC)
- 導航模板有很多文字是英文,顯得不好看。況且,有一些參照的英文條目根本不存在,那麼參照有什麼用?建議主編者也協助清理和編修導航模板的內容。--黃居士 留言計劃進行中 2013年12月18日 (三) 13:07 (UTC)
參考與觀點
[編輯]- 「書目」、「延伸閱讀」等包含的書籍名稱是可以翻譯,但書名的原語言應保留及注釋,以便參考。--黃居士 留言計劃進行中 2013年12月18日 (三) 13:03 (UTC)
- 注釋 和 書目 一英一中無法對映,建議至少在一處附上中英對映如 中文(英文)
- 建議納入澳洲簡史此章[1] --❦‽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8日 (六) 09:35 (UTC)
- 內容請納入重要少數觀點:此事件本質為政治危機並非憲政危機[2] --❦‽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2月28日 (六) 09:35 (UTC)
- reflist
- ^ 1.0 1.1 Barbara A. West. A Brief History of Australia. Infobase Publishing. 2010: 169–. ISBN 978-0-8160-7885-1.
- ^ Tony Abbott. How to Win the Constitutional War. Wakefield Press. January 1997: 17–. ISBN 978-1-86254-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