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叔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历刻本《本草蒙筌》卷首载“历代名医图”中的王叔和像,转绘自《医学源流

王叔和(210年?—258年?),名,高平(治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东南)人,[1]西晉医学家。

生平

[编辑]

個性沉靜,[2]博通經方,[3]早年随族南下荆襄投奔王粲,与名醫張仲景弟子卫汛要好,[4]晉武帝時為太醫令[5]晚年寓居麻城[6]

王叔和在中國醫學史上的重要貢獻有兩項:第一是整理編輯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并重新編次成書。[7]第二是撰寫中國醫學文獻中第一部專門講求脈法的著作-《脈經》。[8]另著有《金匮玉函》八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孩子脉论》一卷、《脉诀机要》三卷等。[9]

現代學者如劉渡舟認為王叔和可能是張仲景的弟子。[10]

注釋

[编辑]
  1. ^ 《王氏族谱·卷一》记载:“叔和公,生卒未详,葬于老爷山,祖,西晋人也,世居山西泽州府高平县”。
  2. ^ 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
  3. ^ 太平御覽》卷七百二十二引高湛張湛)《养生论》有“博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尝谓人曰:二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
  4. ^ 《太平御覽》卷七百二十二引《张仲景方》序曰:“卫汛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撰《四逆三部灸经》及《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方》三卷,皆行于世。”
  5. ^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古今录验方》云: “疗咳逆上气胸满多唾,太医令王叔和所撰……”。
  6. ^ 康熙《麻城县志》说:“晋名医王叔和墓位于县南三十余里的青龙区”。
  7. ^ 旧唐书·经籍志》载:“张仲景药方十五卷,王叔和撰。”
  8. ^ 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云“《脉经》十卷,王叔和撰。”
  9. ^ 《高平县志·卷之十七·杂志》:“晋王叔和,《金匮玉函》八卷、《脉经》十卷、《脉诀》四卷、《脉赋》三卷、《孩子脉论》一卷、《脉诀机要》三卷、《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又《伤寒论卒病论》十卷、《金匮要略方》三卷”。
  10. ^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曾说起“与仲景弟子卫汛交游,当可亲见仲景”。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