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
外观
胡遵(?—256年8月12日),安定郡臨涇縣人,三國時魏國武將,為司馬懿的心腹,早年被魏臣張既起用[1],傅暢稱其“以才兼文武,累居籓镇”[2],曾參與諸葛亮北伐、魏滅燕之戰、東興之戰、毌丘儉之亂等。
生平
[编辑]青龍元年(233年),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等反叛,司馬懿派胡遵等去討伐,成功平亂[3]。次年,被司馬懿派去與郭淮抵禦諸葛亮。[4]
景初二年(238年),遼東公孫淵造反,胡遵在司馬懿的指示下擊破公孫淵將領卑衍、楊祚。[5]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師掌權,胡遵與諸葛誕、毌丘儉、王昶、陳泰各守一方[6]。
嘉平四年(252年)冬十一月,胡遵與征南大將軍王昶、鎮南將軍毌丘儉等征討東吳[7],同年十二月被東吳將領諸葛恪所擊敗[8]。
正元二年(255年)因平定毌丘儉等有功[9],升任衛將軍。[10]
甘露元年七月己卯日(256年8月12日)逝世[11],死後追封為車騎將軍、陰密侯[12]。
家庭
[编辑]子六人
[编辑]孫子女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三國志·張既傳》:既临二州十馀年,政惠著闻,其所礼辟扶风庞延、天水杨阜、安定胡遵、酒泉庞淯、敦煌張恭、周生烈等,終皆有名位。
- ^ 《三國志·鍾會傳》裴松之注引《晉諸公贊》
- ^ 《三國志·魏明帝紀》:(青龍元年)秋九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職等叛,司馬宣王遣將軍胡遵等追討,破降之。
- ^ 《晉書·宣帝紀》:帝(司馬懿)曰:「亮欲爭原而不向陽遂,此意可知也。」遣將軍胡遵、雍州剌史郭淮共備陽遂,與亮會于積石。臨原而戰,亮不得進,還於五丈原。
- ^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景初二年六月)淵遣將軍卑衍、楊祚等步騎數萬屯遼隧,圍塹二十餘里。宣王軍至,令衍逆戰。宣王遣將軍胡遵等擊破之。
- ^ 《晉書·景帝紀》:諸葛誕、毌丘儉、王昶、陳泰、胡遵都督四方
- ^ 《資治通鑑 魏紀七》:十一月,詔王昶等三道擊吳。十二月,王昶攻南郡,毌丘儉向武昌,胡遵、諸葛誕率衆七萬攻東興。
- ^ 《資治通鑑 魏紀七》:甲寅,吳太傅恪將兵四萬,晨夜兼行,救東興。胡遵等敕諸軍作浮橋以度,陳於坻上,分兵攻兩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諸葛恪使冠軍將軍丁奉與呂據、留贊、唐咨為前部,從山西上。奉謂諸將曰:「今諸軍行緩,若賊據便地,則難以爭鋒,我請趨之。」乃辟諸軍使下道,奉自率麾下三千人徑進。時北風,奉舉帆二日,即至東關,遂據徐塘。時天雪,寒,胡遵等方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謂其下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乃使兵皆解鎧,去矛戟,但兜鍪刀楯,裸身緣堨。魏人望見,大笑之,不即嚴兵。吳兵得上,便鼓噪,斫破魏前屯,呂據等繼至。魏軍驚擾散走,爭渡浮橋,橋壞絕,自投於水,更相蹈藉。前部督韓綜、樂安太守桓嘉等皆沒,死者數萬。綜故吳叛將,數為吳害,吳大帝常切齒恨之,諸葛恪命送其首以白大帝廟。獲車乘、牛馬、騾驢各以千數,資器山積,振旅而歸。
- ^ 《資治通鑑 魏紀八》:吳丞相峻率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會稽留贊襲壽春,司馬師命諸軍皆深壁高壘,以待東軍之集。諸將請進軍攻項,師曰:「諸軍得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將士本無反志,儉、欽說誘與之舉事,謂遠近必應;而事起之日,淮北不從,史招、李繼前後瓦解,內乖外叛,自知必敗。困獸思鬥,速戰更合其志。雖雲必克,傷人亦多。且儉等欺誑將士,詭變萬端,小與持久,詐情自露,此不戰而克之術也。」乃遣諸葛誕督豫州諸軍,自安風向壽春;征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譙、宋之間,絕其歸路;師屯汝陽。毌丘儉、文欽進不得鬥,退恐壽春見襲,計窮不知所為。淮南將士家皆在北,眾心沮散,降者相屬,惟淮南新附農民為之用。
- ^ 《三國志·三少帝紀》:秋七月,以征东大将军胡遵为卫将军
- ^ 《三國志·三少帝紀》
- ^ 《晉書·胡奮傳》:胡奮,字玄威,安定臨涇人也,魏車騎將軍陰密侯遵之子也。
- ^ 13.0 13.1 《晉書·胡奮傳》:廣字宣祖,位至散騎常侍、少府。廣子喜,字林甫,亦以開濟為稱,仕至涼州刺史、建武將軍、假節、護羌校尉。
- ^ 《晉諸公贊》:胡烈兒名渊,字世元,遵之孙也。遵,安定人,以才兼文武,累居籓镇,至车骑将军。子奋,字玄威,亦历方任。女为晋武帝贵人,有宠。太康中,以奋为尚书仆射,加镇军大将军、开府。弟广,字宣祖,少府。次烈,字玄武,秦州刺史。次岐,宇玄嶷,并州刺史。
- ^ 《晉書·胡奮傳》:奮兄弟六人,兄廣,弟烈,並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