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闽人
福建历史 |
---|
福建主题 |
古闽人,也称为闽族、古闽族、先秦闽族,为百越之一,考古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是在约从夏商时代到战国中期这段时期内,即约公元前1000年—前2000年至公元前4世纪之中,生活于今天中国福建省及周边地区,为福建最早的的土著之一,可能就是《周礼》中的七闽,后与越国南下的于越人融合成闽越人。
分布与早期情况
[编辑]闽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周礼·职方氏》中有七闽的称呼[1],是“蛮”的一种[2]。
在考古记录上,闽族最早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昙石山文化和黄土仑文化[3]。南岛语系人群大量下降,古北方人群成分(以黄河沿岸的山东人群为代表)影响更为广泛。[4]邻近越人DNA是东越,但闽越人DNA却是西越。[5]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的夏商时代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从事渔猎、原始农业,还拥有一定的陶瓷、纺织和造船技术,蛇则是他们崇拜的图腾。[6][7]。活动区域分布于今日的中国东南沿海以福建为中心的区域,除了福建外,其分布区尚包括广东东部的潮州、梅州一带,浙江南部的温州、处州、台州一带[6][8]。部份学者认为古闽人亦分布在台湾[9] ,甚至认为台湾原住民是其后裔[10],唯此说未在学界形成主流观点。
文化习俗
[编辑]闽族服饰有别于越人,可能为“顶髻徒跣”,但沿海的闽人可能也像越人一样“断发文身”。[7]他们崇拜的图腾为蛇,这种崇拜被记录在从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甚至在今天福建的一些地方还有残留。[7]在山区的古闽人还有崖葬、悬棺葬(即船棺葬)的丧葬习俗。古闽人有着比较发达的锄耕农业,但并没有发展到犁耕农业,畜牧业也不发达,社会发展较为缓慢。船只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他们的居住场所经历了由半地穴式建筑到干栏式建筑的不同阶段特点。[8][7]
与其他族群的关系
[编辑]和古闽人联系比较紧密的人群是于越人,由于地理上的邻近关系,在越国的越侯允常在位的时代就有于越人到古闽人的居住地定居。传说春秋末年的越国欧冶子也到属于古闽地域的湛卢山(在今福建松溪县)和冶山(今福州市鼓楼区)铸造宝剑,福州现在仍有欧冶池的遗迹。[8]古闽人还曾向中原的周朝进贡,进贡路线往往选择江海行船运输,其贡品既包括特产的水果,也包括沿海的水产品,但由于相距太远,周朝对闽越人并无管辖或控制的能力。[7]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古闽人和楚人也有一定的交流,曾有楚国人进入古闽人的地界生活,在闽侯庄边山还出土了战国时期的楚墓。[7]唐代贾公彦甚至认为楚人和古闽人还有源流关系。[11]
与越人融合为闽越人
[编辑]古闽人和于越人有着长期的交流乃至一定的融合,[12]到了前306年,越王无彊统治的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王族南逃,其中的一支进入古闽人所生活的闽地,并占据该地,大幅加速于越人和古闽人的融合,最后融合为闽越人,而入闽的越国王室第七代的无诸也于战国末年自立为闽越王。[13]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 ^ 汉代郑玄注《周礼》:“闽,蛮之别也。”
- ^ 董平:昙石山遗址为何是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学说的力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
- ^ 古脊椎所揭秘中国史前人群迁徙动态与族群源流
- ^ [https://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113721209003/%E9%80%B1%E4%B8%80%E8%A3%9C%E5%85%85%E8%AE%80%E7%89%A9%20Bai%20Yue%20DNA%20typng%20article.pdf 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 ^ 6.0 6.1 徐晓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 ^ 7.0 7.1 7.2 7.3 7.4 7.5 卢美松,论闽族和闽方国,《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 ^ 8.0 8.1 8.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总概述.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2.
- ^ 蒙文通,《越史丛考》
- ^ 《闽台缘》专题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中央电视台
- ^ 。贾公彦于《国语·郑语》“叔熊逃难于濮而蛮”的注疏中写道:“叔熊避难于濮,随其俗为蛮人也,故曰蛮”及“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七闽也”。
- ^ 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闽台关系、闽台社会与闽南文化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 ^ 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12,ISBN 7-801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