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內部衝突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0年12月27日) |
秘魯內戰 Época del terrorismo en Perú | ||||||||
---|---|---|---|---|---|---|---|---|
冷戰 (1980年–1991年) 及毒品戰爭 (1991年—)的一部分 | ||||||||
光輝道路活動區域 | ||||||||
| ||||||||
參戰方 | ||||||||
國家附屬準軍事部隊
支持: 哥倫比亞[1] 美國 蘇聯 (至1991年)[2] 北韓[3][4][5] |
瓦亞加河地區委員會(1999-2012年) 多民族塔萬丁蘇尤預備役協會 秘魯的哥革武 |
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 (1982–1997) 支持: 古巴 (從1991年起,被中央情報局指控)[6] 利比亞 (從1991年起,被中央情報局指控)[6]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 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 阿蘭·加西亞·佩雷斯 阿爾韋托·藤森 巴倫廷·帕尼亞瓜 |
奧蘭多·亞歷杭德羅·博爾達·卡薩弗蘭卡 † 弗洛林多·埃洛特里奧·弗洛雷斯·哈拉(被俘) | 維克多·阿爾弗雷多·波萊·坎波斯 | ||||||
兵力 | ||||||||
| 15,000名武裝分子(最高峰)~250–650 (2015)[7] | 〜200民兵 | ||||||
傷亡與損失 | ||||||||
總共有48,000人被殺 (至2019年) |
秘魯內部衝突是秘魯政府和毛派游擊隊組織光輝道路以及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之間正在進行的武裝衝突,毛派又稱為秘魯人民戰爭(英語:People's War in Peru)。衝突於1980年5月17日開始,持續超過39年。[8]據估計已有近70,000人死亡或失蹤,這是自該國被歐洲殖民以來秘魯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是繼哥倫比亞內戰之後拉丁美洲歷史上第二長的內部衝突。
由於各方故意將平民定為目標,因此死亡人數包括許多平民。自2000年以來,死亡人數大幅下降,最近衝突已進入休眠狀態。秘魯軍隊與VRAEM地區的游擊隊殘餘人員爆發衝突後,在2002年和2014年,暴力活動再次抬頭。
背景
[編輯]1968年10月2日,[9]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成為秘魯第56任總統。經過一段時間的普遍的貧困和失業,1975年8月29日,貝拉斯科在一場不流血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被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取代。[10]莫拉萊斯宣布,他的統治將是上屆政府的「第二階段」,這將帶來政治和經濟改革。[11]但他未能兌現這些諾言。1978年,制憲議會成立了,以求取代1933年的秘魯憲法。莫拉萊斯隨後宣布,全國大選將在1980年舉行。[12]1978年6月18日舉行制憲議會選舉,1979年1月6日實施戒嚴令。議會於1979年7月批准了新憲法。1966年2月至1980年7月,大約有500人死於政治暴力。[13]1979年6月,軍隊嚴厲鎮壓了為了免費教育的示威活動。官方數據稱有18人喪生,但非政府來源估計有數十人死亡。此事件導致農村地區的政治抗議活動激化,並引發「秘魯共產黨 (光輝道路)」(以下簡稱「光輝道路」)的行動。[14]1980年5月18日,秘魯第55任總統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當選為秘魯第58任總統。
「光輝道路」是瓦曼加國立聖·克里斯托瓦爾大學哲學教授阿維馬埃爾·古斯曼於1970年成立的毛派政治團體。古斯曼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啟發,他在中國時親眼目睹了這場革命。[15]關於毛主義對光輝道路的影響程度,學者之間存在分歧,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光輝道路是一個暴力的毛派組織。光輝道路的經濟和政治基礎主要位於農村地區,他們試圖在這些地區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光輝道路成員參與和其他政治團體成員的街頭鬥毆,並從事街頭塗鴉以鼓勵反對秘魯政權的「武裝鬥爭」。[16]
歷史
[編輯]爆發(1980-1990)
[編輯]秘魯軍政府在1980年首次允許選舉時,光輝道路是為數不多的拒絕參加的左翼政治集團之一。他們反而選擇在阿亞庫喬大區發動針對國家的游擊戰行動。1980年5月17日(總統選舉前夕),光輝道路的成員在阿亞庫喬的丘斯奇燒毀了投票箱。肇事者被迅速逮捕,並進行了補充投票以取代被燒毀的選票。秘魯媒體對此事的關注很少。[17]
光輝道路創建「游擊區」,在這裡游擊隊可以行動,並將政府部隊趕出這些區,以創建「解放區」。這些地區將被用來支持新的游擊區,直到整個國家成為一個統一的「解放區」。[18]1982年12月3日,光輝道路正式建立其武裝力量「人民游擊軍」。
1982年,圖帕克·阿馬魯革命運動(MRTA)發起了針對秘魯國家的游擊戰。該團體是由革命左翼運動的殘餘人員組成的,並在拉丁美洲其他地區與卡斯特羅游擊隊運動相呼應。MRTA使用比較傳統的拉丁美洲左翼組織技術,例如穿制服,聲稱爭取真正的民主,以及指控國家侵犯人權。相反,「光輝道路」沒有穿制服,也不關心民主進程。[19]在衝突期間,MRTA和「光輝道路」交戰。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宣布,MRTA在整個衝突中造成的人員傷亡中占1.5%。據信,MRTA在其鼎盛時期僅由幾百名成員組成。[19]
軍方在其政治控制的地區犯下了許多侵犯人權的行為,包括臭名昭著的阿科馬卡慘案,屠殺了數十名農民。[20]一個在美國受過特殊訓練的「反恐」警察營被稱為「新奇斯」(Sinchis),在1980年代因侵犯人權而臭名昭著。[21]
面對敵對人口,「光輝道路」的游擊活動開始動搖。在某些地區,害怕的富農組成了反光輝道路巡邏隊,稱為郎達(rondas)。武裝部隊向朗達贈送了槍支,但他們的裝備普遍較差。儘管如此,「光輝道路」游擊隊還是遭到了朗達的襲擊。首次被報道的攻擊是1983年1月在花塔(Huata)附近,一些朗達殺死13名游擊隊員。2月,郎達在薩薩馬卡刺傷並殺死了該地區的光輝道路指揮官。1983年3月,朗達殘酷地殺死了聖地亞哥德盧卡納馬卡區的光輝道路指揮官奧列加里奧·庫里托梅。[22]作為回應,光輝道路製造了盧卡納馬卡慘案,在那裡殺死了69人。隨後發生了其他類似事件,例如Hauyllo、坦博區和拉馬爾省的屠殺。在阿亞庫喬省,光輝道路殺死了47名農民。[23]光輝道路還製造了其他慘案,例如1985年8月29日在馬卡斯區發生的一起慘案。[24][25]
光輝道路徵召了數千名兒童兵。[26]
衰落(1990-2000)
[編輯]在阿爾韋托·藤森統治下,秘魯開始廣泛使用情報機構來對抗「光輝道路」。國家情報局犯下了一些暴行,特別是坎圖塔慘案、巴里奧斯·圖斯慘案和桑塔慘案。1992年4月5日,藤森解散秘魯國會並廢除《憲法》,從而引發了1992年的秘魯憲法危機。採取這些行動的原因是,國會在反恐立法方面進展緩慢。藤森設立了軍事法庭,以審判光輝道路和MRTA的可疑成員,藤森還宣布,秘魯將不再受美洲人權法院管轄。
1992年9月12日,秘魯警察在利馬蘇爾基約區抓獲古斯曼和幾位光輝道路領導人。[27]奧斯卡·拉米雷斯接任光輝道路領袖,他本人於1999年被秘魯當局抓獲。拉米雷斯被俘後,光輝道路分裂了,游擊活動急劇減少。一些光輝道路和MRTA殘餘人員設法進行了小規模的襲擊,例如1993年1月的一波襲擊和政治暗殺,這些襲擊和市政暗殺都是針對美國利益的;其中包括1月22日對兩間可口可樂工廠的轟炸(光輝道路進行);1月16日, 火箭推進榴彈襲擊了美國新聞署國民中心;1月21日(由MRTA進行)肯德基餐廳的爆炸事件以及1月28日(由光輝道路進行)IBM秘魯總部的汽車爆炸事件。[28]:2-31993年7月27日,「光輝道路」激進分子向美國駐利馬大使館發射了一顆汽車炸彈,炸毀了該建築群(價值約25萬美元)和附近建築物。[28]:7-9
「光輝道路」被限制在他們以前在秘魯叢林中的總部,並繼續對軍隊進行小規模襲擊,例如1999年10月2日發生的一次襲擊,當時秘魯軍隊的一架直升機在薩蒂波附近被光輝道路游擊隊擊落(殺死5人)並偷竊一枚PK通用機槍,據報於2003年7月在對Mi-17直昇機另一次襲擊中使用。[29]
儘管光輝道路大部分被擊敗,但直到2000年初,25%以上的秘魯領土仍處於緊急狀態。[30]
2002年至今
[編輯]2002年3月20日,一輛裝載炸彈的汽車在利馬的國大使館附近富裕地區的購物中心「埃爾波羅」(El Polo)爆炸。[31]2003年6月9日,光輝道路襲擊了阿亞庫喬的一個營地,並劫持了阿根廷Techint公司的68名員工和3名警察作為人質。[32]根據秘魯內政部的消息來源,劫持人質的人要求大筆贖金以釋放人質。兩天後,在迅速的軍事反應之後,劫持人質者將人質拋棄。根據一些消息來源,該公司支付了贖金。[33]
2015年,美國財政部宣布光輝道路為從可卡因生產、加工和運輸收稅的販毒恐怖主義組織。秘魯政府在此之前就指控光輝道路販毒。該政令將凍結美國的所有光輝道路金融資產。美國財政部官員約翰·史密斯說,該政令將有助於「秘魯政府積極打擊該組織的努力」。[34]
死亡人數
[編輯]藤森於2000年辭去總統職務,但議會宣布他「道德上不合適」,讓與他對立的國會議員巴倫廷·帕尼亞瓜擔任總統。帕尼亞瓜取消了藤森宣布秘魯將離開美洲人權法院的聲明,並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來調查衝突。該委員會由天主教大學校長Salomón Lerner Febres領導。委員會在其2003年的《最終報告》中稱,由於武裝衝突,1980年至2000年有69,280人死亡或失蹤。[35]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對可用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估計光輝道路「造成了31,331人的死亡或失蹤,占死亡和失蹤總數的45%。」根據人權觀察的報告摘要,「光輝道路……殺死了大約一半的受害者,大約三分之一死於政府安全部隊之手……該委員會將其他一些殺戮歸因於較小的游擊隊和當地民兵。其餘仍未歸因。」[36]根據其最終報告,75%消失的人以克丘亞語為母語,儘管1993年人口普查發現,只有20%的秘魯人以克丘亞語或其他土著語言為母語。[37]
儘管如此,委員會的最終報告仍存在爭議。幾乎所有政黨[38][39](包括前總統藤森、[40]加西亞[41]和帕尼亞瓜[42])、軍方和天主教徒都提出批評,[43]認為委員會中的極端左派運動前成員和最終報告錯誤地把光輝道路和MRTA描述為「政黨」,而不是恐怖組織。[44]
一項2019年的研究對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傷亡數字提出異議,估計「總共有48,000人被殺,大大低於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估計」,並得出結論:「秘魯政府所占份額比光輝道路大得多。」[45][46]
參考文獻
[編輯]- ^ El Espectador (編). Perú y Colombia amplían cooperación en lucha contra terrorismo y narcotráfico. [202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 ^ Peru USSR: Implications of the Military Relations (PDF). CIA -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28 December 1982 [2021-01-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01).
- ^ Peru orders weapons from North Korea.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23 March 1988 [202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6).
- ^ FOREIGN POLICY GOALS.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2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In April 1986, North Korea made a sizable sale of domestically manufactured rifles to Peru. Peru's government justified the purchase because the price was 75 to 80 percent below world market price. North Korean motives for the sale combined the desire to earn foreign exchange with improving relations and, in this case, increased visibility in Latin America
- ^ 存档副本. [202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 ^ 6.0 6.1 Tupac amaru Revolutionary Movement: Growing Threat to US interests in Peru (PDF). CIA.gov. [14 Septem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01).
- ^ Hot Issue — On The Rebound: Shining Path Factions Vie for Control of Upper Huallaga Valley.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18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9).
- ^ Starn, Orin. The Shining Path: Love, Madness, and Revolution in the Andes 1st Edition. W. W. Norton & Company.
- ^ Brands, Hal.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eruvian Challenge, 1968–1975. Diplomacy & Statecraft. 2010-09-14, 21 (3): 471–490. ISSN 0959-2296. doi:10.1080/09592296.2010.508418 (英語).
- ^ Hofmann, Paul. President of Peru Ousted In Coup Led by the Military. [201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2) (英語).
- ^ Francisco Morales-Bermúdez Cerruti Facts. biography.yourdictionary.com. [201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英語).
- ^ Onis, Juan de. Peru's Military Regime Pledges Civilian Rule in 1980. [201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2) (英語).
- ^ 13. Peru (1912-present). uca.edu. [201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美國英語).
- ^ Luis Rossell, Rupay: historias gráficas de la violencia en el Perú, 1980-1984, 2008
- ^ Shining Path | Peruvian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8-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6) (英語).
- ^ Streissguth, Thomas. Abimael Guzman and the Shining Path (PDF). 2009-11-05 [2018-11-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7-12).
- ^ The Shining Path: A History of the Millenarian War in Peru. p. 17. Gorriti, Gustavo trans. Robin Kirk,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Chapel Hill and London, 1999 (ISBN 0-8078-4676-7).
- ^ Jonathan R. White. Terrorism and Homeland Securit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240.
- ^ 19.0 19.1 La Comisión de la Verdad y Reconciliación. Final Report. "General Conclusions." Available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February 3, 2007.
- ^ BBC News. "Peruvians seek relatives in mass grave." June 12, 2008. Available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June 12, 2008.
- ^ Palmer, David Scott (2007). The revolutionary terrorism of Peru's Shining Path. In Martha Crenshaw, Ed. Terrorism in Context.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 La Comisión de la Verdad y Reconciliación. "La Masacre de Lucanamarca (1983)." August 28, 2003. Available online in Spanis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February 1, 2006.
- ^ Amnesty International. "Peru: Human rights in a time of impunity." February 2006. Available online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10-21.. Retrieved September 24, 2006.
- ^ La Comisión de la Verdad y Reconciliación. "Ataque del PCP-SL a la Localidad de Marcas (1985)." Available online in Spanis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February 1, 2006.
- ^ La Comisión de la Verdad y Reconciliación. "Press Release 170." Available onli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February 1, 2006.
- ^ Jacqueline Bhabha. Child Migration and Human Rights in a Global 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319
- ^ Rochlin, James F. Vanguard Revolutionaries in Latin America: Peru, Colombia, Mexico. p. 71.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Boulder and London, 2003. (ISBN 1-58826-106-9).
- ^ 28.0 28.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PDF). [2019-1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4-11).
- ^ INVESTIGACIÓN | Sendero atacó helicóptero en el que viajaba general EP. agenciaperu.com. [2012-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3).
- ^ Heritage, Andrew. Financial Times World Desk Reference. Dorling Kindersley. December 2002: 462–465. ISBN 9780789488053.
- ^ Copesa:. La Cuarta: 7 muertos por coche-bomba en Lima [21/03/2002]. Lacuarta.cl. [2014-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31).
- ^ The New York Times. "Pipeline Workers Kidnapped." June 10, 2003. nytimes.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06.
- ^ Gas Workers Kidnapped, Freed. [2007-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15).
- ^ US designates Peru's Shining Path 'drug traffickers'. [2015-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9).
- ^ Comisión de la Verdad y Reconciliación. Annex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ge 17. Retrieved January 14, 2008.
- ^ Human Rights Watch. August 28, 2003. "Peru – Prosecutions Should Follow Truth Commission Report"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6-29. Retrieved January 13, 2008.
- ^ CVR. Tomo VIII. Chapter 2. "El impacto diferenciado de la violencia" "2.1 VIOLENCIA Y DESIGUALDAD RACIAL Y ÉTNICA" (PDF): 131–132. [2014-1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5-29).
- ^ Agencia Perú – Reactions to 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5-24.
- ^ Frecuencia Latina – Xavier Barrón. Frecuencialatina.com.pe. [2014-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 ^ BBC Mundo – Fujimori: "Sería ingenuo participar en este circo que la Comisión de la Verdad está montando". News.bbc.co.uk. 2002-09-10 [2014-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Agencia Perú – Alan García: "Cifras obedecen a un juego de probabilidade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03-10.
- ^ Agencia Perú – Former President Valentín Paniagua: Shining Path and Political Parties are not the sam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5-24.
- ^ Agencia Perú – Cipriani: "No acepto informe de la CVR por no ser la verdad"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03-10.
- ^ Agencia Perú – Macher: Shining Path is a political party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6-05-24.
- ^ Rendon, Silvio. Capturing correctly: A reanalysis of the indirect capture–recapture methods in the Peruvian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Research & Politics. 2019-01-01, 6 (1): 2053168018820375 [2019-12-01]. ISSN 2053-1680. doi:10.1177/20531680188203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2) (英語).
- ^ Rendon, Silvio. A truth commission did not tell the truth: A rejoinder to Manrique-Vallier and Ball. Research & Politics. 2019-04-01, 6 (2): 2053168019840972 [2019-12-01]. ISSN 2053-1680. doi:10.1177/205316801984097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