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揚州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揚州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中國
區域揚州市轄區、儀徵市東部的部分鄉鎮
語系
文字揚州話拉丁化字母表
語言代碼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cmn
ISO 639-6juai

漢語方言研究者和一般揚州人常說的揚州話,一般指通行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及毗鄰的少數鄉村的方言,揚州四鄉又稱其街上話[1]:4。揚州話屬於漢語江淮官話洪巢片,常被用作江淮官話及「蘇北話」的代表點。

音系

[編輯]

聲母

[編輯]

揚州話有17個聲母,中古全濁聲母今讀為同部位的清音,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如下表[1]:7[2]:17

發音部位 不送氣塞音
塞擦音
送氣塞音、
塞擦音
鼻音邊音 擦音
雙唇唇齒音 p 巴邊步 怕婆盤 m 門面母 f 飛付房
齦音 t 到店淡 太天同 l 南里繞
齦音 ts 資招在 tsʰ 慈初船 s 四樹生
齦齶音 酒巨戰 tɕʰ 秋巧吃斜 ɕ 西扇雄
軟齶音 k 高格跪 開空葵 x 灰後紅
零聲母 傲然聞雲
  • /l/有自由變體[n],老派合口呼前讀[l],撮口呼前讀[n],新派無論韻母以讀[l]為多[1]:6
  • /k/、/kʰ/、/x/和/i/、/ε/、/æ/、/ə/相拼時候,部位靠前,實為[c]、[cʰ]、[ç][1]:7
  • 零聲母開口呼音節元音起頭,齊合撮口呼音節開頭帶有明顯的唇舌同部位摩擦[2]:18

韻母

[編輯]

揚州話有47個韻母,分入聲韻三套,如下表[1]:7[2]:17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ɿ 滋治是 i 地祭米憶 u 布樹夫無 y 女居許玉
a 巴家打兒 ia 斜蝦牙 ua 瓜夸瓦
ɛ 太開街 皆街也哀 怪豬外
ɪ[注 1] 杯眉飛 爹你車爺 堆吹灰
ɔ 包招敲 標敲鳥要
o 波多火母
ɤɯ 斗抽口歐 iɤɯ 秋柳謬有
æ̃ 班傘看 iæ̃ 覽減淹安 uæ̃ 關彎賺
iẽ 邊店閃然 yẽ 捐泉選
uõ 半短官碗
幫讓桑昂 iaŋ 娘江羊 uaŋ 壯光芒
ən 本吞針更 uən 昏存問
ɔŋ 風中橫翁 iɔŋ 兄窮永榮
平今幸引 軍唇詠
æʔ 八雜甲 iæʔ 塔甲 uæʔ 刷刮襪
ieʔ 急筆力折 yeʔ 橘薛月域
uoʔ 拔脫說
剝莫托弱 iaʔ 雀削岳藥 uaʔ 捉郭霍
əʔ 不德汁日 uəʔ 骨出活
ɔʔ 北獨足握 iɔʔ 菊局有
  • 元音/a/作單韻母及在入聲韻中為[ᴀ],在韻尾[-ŋ]後為[ɑ]。元音[ə]偏央。元音/o/在韻母[uõ]中偏高。元音/o/在韻母[uõ]中偏高[2]:18
  • 複元音韻母/ɤɯ/、/iɤɯ/發音動程不大,韻尾元音舌位偏低,有單元音化意味[2]:18
  • /yŋ/韻母中元音與韻尾間有過渡音:[yɪŋ][2]:18

聲調

[編輯]

揚州話有5個單字調:陰平21、陽平34、上聲42、去聲55、入聲4。除保留入聲外,其他聲調與中古聲調的關係和其他官話方言一致,有平分陰陽、濁上歸去現象。

連讀變調

[編輯]

揚州話的連讀變調並不複雜。兩字組變調,後字一律不變調,前字變調如下[1]:8

  • 陰平在陰平前由21變為33,在其他聲調前不變調;
  • 陽平一律不變調;
  • 上聲作前字由42變為44;
  • 去聲作前字由55變為53;
  • 入聲在入聲前由4變為53短調,在其他聲調前不變調[1]:8

詞彙

[編輯]

語法

[編輯]

內部差別

[編輯]

廣義的揚州話,還包括今邗江區江都區西部、儀徵市東部等歷史上又同為江都甘泉二縣屬地之方言,其語音、詞彙、語法又大體一致,除「街上話」外,還有「山上話」和「洲上話」等。[1]:4

註解

[編輯]
  1. ^ [ɪ]、[uɪ]《漢語方言字彙》中作[əi]、[uəi]。

參考資料

[編輯]

漢語方音字彙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 -- [2版]. -- 北京 : 語文出版社, 2003. -- 41,375,33頁. -- ISBN 978-7-80184-034-9. -- 重排本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王世華 黃繼林. 扬州方言词典. 南京: 蘇州教育出版社. 1996. ISBN 7534328802. 
  2. ^ 2.0 2.1 2.2 2.3 2.4 2.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 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 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9. ISBN 7800290001 請檢查|isbn=值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