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
中國二十四史 | ||||
---|---|---|---|---|
次序 | 書名 | 作者 | ||
姓名 | 時代 | |||
1 | 史記 | 司馬遷 | 西漢 | |
2 | 漢書 | 班固 | 東漢 | |
3 | 後漢書 | 范曄 | 劉宋 | |
4 | 三國志 | 陳壽 | 西晉 | |
5 | 晉書 | 房玄齡等 | 唐 | |
6 | 宋書 | 沈約 | 蕭梁 | |
7 | 南齊書 | 蕭子顯 | ||
8 | 梁書 | 姚思廉 | 唐 | |
9 | 陳書 | |||
10 | 魏書 | 魏收 | 北齊 | |
11 | 北齊書 | 李百藥 | 唐 | |
12 | 周書 | 令狐德棻等 | ||
13 | 南史 | 李延壽 | ||
14 | 北史 | |||
15 | 隋書 | 魏徵等 | ||
16 | 舊唐書 | 劉昫等 | 後晉 | |
17 | 新唐書 | 歐陽修等 | 北宋 | |
18 | 舊五代史 | 薛居正等 | ||
19 | 新五代史 | 歐陽修 | ||
20 | 宋史 | 脫脫等 | 元 | |
21 | 遼史 | |||
22 | 金史 | |||
23 | 元史 | 宋濂等 | 明 | |
24 | 明史 | 張廷玉等 | 清 | |
相關 | 東觀漢記 | 劉珍等 | 東漢 | |
相關 | 新元史 | 柯劭忞 | 民國 | |
相關 | 清史稿 | 趙爾巽等 | 民國 | |
相關 | 點校本二十四史 | 顧頡剛等 | 共和國 |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北宋歐陽脩撰,是二十四史中唐代以後唯一私修正史。
修書過程
[編輯]景祐元年(1034年)五月,歐陽修和尹洙共同擔任館閣校勘,預修《崇文書目》、撰寫《十國志》。[1]兩人更打算合撰《新五代史》,[2]但因史觀不同而作罷,尹洙後來獨撰兩卷的《五代春秋》。[3]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新五代史》成書,[4]取名為《五代史記》,因是私撰,故藏於家。歐氏去世後,其家人才上呈於朝廷。
乾隆年間,因薛居正《舊五代史》列為正史,歐史改稱《新五代史》。共七十四卷,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三卷。記載自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至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歷史。
景祐三年(1036年)前後,歐陽修開始撰寫《新五代史》,[5]增加了《舊五代史》所未能見到的史料,如《五代會要》、《五代史補》、《五代史闕文》、《九國志》等,因此《新五代史》在《舊五代史》的基礎上更加詳實。如王景仁、郭崇韜、安重誨、李茂貞、孔謙、王彥章、段凝、趙在禮、范延光、盧文紀、馬胤孫、姚顗、崔稅、呂琦、楊渥等傳內容都有補強。但《新五代史》對舊「志」部分大加繁削,則不足為訓,故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略遜一籌。
體例
[編輯]《新五代史》其中的列傳實為「類傳」,採用類比方式,最有特色,有:《家人傳》、《臣傳》、《死節傳》、《死事傳》、《一行傳》、《唐六臣傳》、《義兒傳》、《伶官傳》、《雜傳》等,然其《死節傳》僅湊得三人,《死事傳》十一人,遠少於《冊府元龜》所載人數;又如《唐六臣傳》皆唐末助朱溫篡唐者,雖名為唐臣,諷刺意味深遠。
《新五代史》改「志」為「考」,因為歐陽脩認為五代的典章制度一無可取,故將「志」刪除,僅有《司天考》、《職方考》二考,相當於《舊五代史》的《天文志》和《郡縣誌》。
《新五代史》新增史料最多的是《十國世家》。十國稱為〈世家〉,並有《十國世家年譜》,載有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楚、吳越、閩、南平、東漢等十國。《十國世家》的初稿是根據與尹洙合撰的《十國志》刪成。《四夷附錄》相當於《舊五代史》的《外國列傳》。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明令立《新五代史》於學官,從此大行於世,於是「薛史」漸湮不傳。歐陽脩的學生徐無黨曾為《新五代史》作注,多闡述微言大意。但是《新五代史》的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少一些,這主要是歐陽脩在刪繁就簡時,將不少具體資料也一併刪去。另外,歐陽脩寫《新五代史》時,踵孔子的《春秋》筆法,[6]為尊者諱,寓褒貶,重議論。並強調君臣倫理思想,史論常用「嗚呼」二字發端,發表感慨議論。[7]例如,《新五代史·張憲傳》載:「憲出奔忻州,亦見殺。」薛史元稱張憲為朝廷「賜死於晉陽之千佛院」,歐史則稱其為亂兵殺害,歐陽修認為:「憲初節甚明,但棄城而走,不若守位而死,已失此節,則見殺與賜死同爾。」
評價
[編輯]顧炎武、錢大昕等學者對《新五代史》都有批評,認為歐陽修迂腐,既著史書,卻不重視史實的探討,好發議論,愛說空話,讀來令人生厭。章學誠譏稱:「只是一部弔祭哀輓之集,如何可稱史才?」
宋人亦對歐陽脩的史學有所批評。《宋稗類鈔》中引劉敞「好個歐九,極有文章,可惜不甚讀書」之語[8],《苕溪漁隱叢話》亦引王安石的「歐九不學」的話。一日,劉攽問歐的弟子焦千之說《新五代史》有為韓通立傳嗎?焦說沒有,劉攽大笑說:「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9]
但王鳴盛高度評價《新五代史·職方考》:「五代土地,梁爲最小,晉、漢差大,周又大,而唐爲最大……觀歐《職方考》自明,此考雖簡略,然提綱挈領,洗眉刷目,此則歐公筆力非薛《史》所能及。」[10]趙翼亦稱:「卷帙雖不及薛史之半,而訂正之功倍之」。[11]
當時學者吳縝撰《五代史纂誤》三卷,是糾舉《新五代史》謬誤的專著。清代吳蘭庭撰《五代史記纂誤補》六卷,乃吳縝《纂誤》之續作。彭元瑞、劉鳳誥有《五代史記注》。
內容
[編輯]本紀
[編輯]- 梁本紀第一- 太祖上
- 梁本紀第二 - 太祖下
- 梁本紀第三 - 末帝
- 唐本紀第四 - 莊宗上
- 唐本紀第五 - 莊宗下
- 唐本紀第六 - 明宗
- 唐本紀第七 - 閔帝・廢帝
- 晉本紀第八 - 高祖
- 晉本紀第九 - 出帝
- 漢本紀第十 - 高祖・隱帝
- 周本紀第十一 - 太祖
- 周本紀第十二 - 世宗・恭帝
傳
[編輯]- 梁家人傳第一 - 王皇后・張皇后・朱全昱・朱友諒・朱友能・朱友誨・朱存・朱友寧・朱友倫・朱友裕・朱友文・朱友孜
- 唐太祖家人傳第二 - 劉皇后・李克讓・李克修・李克恭・李克寧・李繼岌・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
- 唐明宗家人傳第三 - 曹皇后・魏皇后・李從璟・李從榮・李從璨・李從璋・李從溫・李從敏
- 唐廢帝家人傳第四 - 劉皇后・李重吉・李重美
- 晉家人傳第五 - 石敬威・石敬贇・石敬暉・石重英・石重信・石重乂・石重睿・石重杲・石延煦・石延寶
- 漢家人傳第六 - 劉崇・劉贇・劉信・劉承訓・劉承勛
- 周太祖家人傳第七 - 柴皇后
- 周世宗家人傳第八 - 柴守禮・劉皇后・符皇后・柴誼・柴誠・柴熙讓・柴熙謹・柴熙誨
- 梁臣傳第九 - 敬翔・朱珍・龐師古・葛從周・霍存・張存敬・符道昭・劉捍・寇彥卿
- 梁臣傳第十 - 康懷英・劉鄩・牛存節・張歸霸・王重師・徐懷玉
- 梁臣傳第十一 - 楊師厚・王景仁・賀瓌・王檀・馬嗣勛・王虔裕・謝彥章
- 唐臣傳第十二 - 郭崇韜・安重誨
- 唐臣傳第十三 - 周德威・符存審・史建瑭・王建及・元行欽・安金全・袁建豐・西方鄴
- 唐臣傳第十四 - 符習・烏震・孔謙・張延朗・李嚴・李仁矩・毛璋
- 唐臣傳第十五 - 朱弘昭・馮贇・劉延朗・康思立・康義誠・藥彥稠
- 唐臣傳第十六 - 豆盧革・盧程・任圜・趙鳳・李襲吉・張憲・蕭希甫・劉賛・何瓚
- 晉臣傳第十七 - 桑維翰・景延廣・吳巒
- 漢臣傳第十八 - 蘇逢吉・史弘肇・楊邠・王章・劉銖・李業・聶文進・後贊・郭允明
- 周臣傳第十九 - 王朴・鄭仁誨・扈載
- 死節傳第二十 - 王彥章・裴約・劉仁贍
- 死事傳第二十一 - 張源德・夏魯奇・姚洪・王思同・張敬達・翟進宗・張萬迪・沈斌・王清・史彥超・孫晟
- 一行傳第二十二 - 鄭遨・張薦明・石昂・程福贇・李自倫
- 唐六臣傳第二十三 - 張文蔚・楊涉・張策・趙光逢・薛貽矩・蘇循
- 義兒傳第二十四 - 李嗣昭・李嗣本・李嗣恩・李存信・李存孝・李存進・李存璋・李存賢
- 伶官傳第二十五 - 周匝・敬新磨・景進・史彥瓊・郭從謙
- 宦者傳第二十六 - 張承業・張居翰
- 雜傳第二十七 - 王鎔・羅紹威・王處直・劉守光
- 雜傳第二十八 - 李茂貞・韓建・李仁福・韓遜・楊崇本・高萬興・溫韜
- 雜傳第二十九 - 盧光稠・譚全播・雷滿・鍾傳・趙匡凝
- 雜傳第三十 - 朱宣・王師範・李罕之・孟方立・王珂・趙犨・馮行襲
- 雜傳第三十一 - 氏叔琮・李彥威・李振・裴迪・韋震・孔循・孫德昭・王敬蕘・蔣殷
- 雜傳第三十二 - 劉知俊・丁會・賀德倫・閻寶・康延孝
- 雜傳第三十三 - 張全義・朱友謙・袁象先・朱漢賓・段凝・劉玘・周知裕・陸思鐸
- 雜傳第三十四 - 趙在禮・霍彥威・房知溫・王晏球・安重霸・王建立・康福・郭延魯
- 雜傳第三十五 - 華溫琪・萇從簡・張筠・楊彥詢・李周・劉處讓・李承約・張希崇・相里金・張廷蘊・馬全節・皇甫遇・安彥威・李瓊・劉景岩
- 雜傳第三十六 - 盧文進・李金全・楊思權・尹暉・王弘贄・劉審交・王周・高行周・白再榮・安叔千
- 雜傳第三十七 - 翟光鄴・馮暉・皇甫暉・唐景思・王進・常思・孫方諫
- 雜傳第三十八 - 王峻・王殷・劉詞・王環 ・折從阮
- 雜傳第三十九 - 朱守殷 ・董璋・范延光 ・婁繼英・安重榮・安從進・楊光遠
- 雜傳第四十 - 杜重威・李守貞・張彥澤
- 雜傳第四十一 - 王景崇・趙思綰・慕容彥超
- 雜傳第四十二 - 馮道・李琪・鄭玨・李愚・盧導・司空頲
- 雜傳第四十三 - 劉昫・盧文紀・馬胤孫・姚顗・劉岳・馬縞・崔居儉・崔梲・李懌
- 雜傳第四十四 - 和凝・趙瑩・馮玉・盧質・呂琦・薛融・何澤・王權・史圭・龍敏
- 雜傳第四十五 - 李崧・李鏻・賈緯・段希堯・張允・王松・裴皞・王仁裕・裴羽・王延・馬重績・趙延義
考
[編輯]世家
[編輯]- 吳世家第一 - 吳
- 南唐世家第二 - 南唐
- 前蜀世家第三 - 前蜀
- 後蜀世家第四 - 後蜀
- 南漢世家第五 - 南漢
- 楚世家第六 - 楚
- 吳越世家第七 - 吳越
- 閩世家第八 - 閩
- 南平世家第九 - 荊南
- 東漢世家第十 - 北漢
- 十國世家年譜第十一
附録
[編輯]- 卷七十五 五代史記序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歐陽修《與尹師魯書》其二:「前歲所作《十國志》,蓋是進本,務要卷多,今若便為正史,盡宜刪削,存其大要。」
- ^ 《澠水燕談錄》卷六說:「天聖中,歐陽文忠公與尹師魯議分撰,後師魯別為《五代春秋》,止四千餘言,簡有史法,而文忠卒重修《五代》。」
- ^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二六、二七
- ^ 皇祐五年(1053),歐陽修在給梅堯臣的信中說:「閒中不曾作文字,只整頓了《五代史》,成七十四卷。」又云:「此小簡立焚,勿漏史成之語。惟道意於君謨,同此也。」(《歐陽修全集·書簡》卷6,《與梅聖俞》)歐陽修編撰《新五代史》的時間沒有明確記載。從他給尹洙、梅堯臣等人的信件看,在景祐三年(1036年)之前,已着手編寫,到皇祐五年(1053年)基本完成。
- ^ 歐陽修《答李淑內翰書》道:「問及《五代》紀傳,修曩在京師,不能自閒,輒欲妄作,幸因餘論,發於教誘,假以文字,力欲獎成。不幸中間,自罹咎責。」(《歐陽修全集·居士外集》卷19)
- ^ 歐陽發《先公事跡》曰:「先公既奉敕撰《唐書》紀、志、表,又自撰《五代史》七十四卷,其作本紀,用《春秋》之法,雖司馬遷、班固皆不及也」。
- ^ 章太炎評《新五代史》曰:「歐陽脩作《五代史記》,自負上法《春秋》,於唐本紀大書契丹立晉,為通人所笑。此學《春秋》而誤也。《春秋》書法,本不可學,『衛人立晉』云者,晉為衛宣之名,今契丹所立之晉,國名而非人名。東家之顰,不亦醜乎?」
- ^ 《諫書稀庵筆記》:「濰有李星南行九,長者見之,呼曰李九;少者見之,亦戲呼李九。李九怒甚。予為之解紛曰:宋名臣歐陽文忠公,爵位功業,暄赫一時。當其幼年,群戲之曰:『好個歐九,可惜不讀書。』歐曰:『歐九書已讀熟矣,莫笑我歐九也。』文忠且自稱歐九,人呼李九,又何傷?」
- ^ 周密:《齊東野語》
- ^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六〈五代土地,梁最小唐最大〉條,頁1101。
- ^ 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二一《歐史不專據薛史舊本條》
參考書目
[編輯]- 柴德賡:《論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人民日報》1965年7月2日。
- 陳光崇:《尹洙與《新五代史》小議》,《遼寧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外部連結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 五代史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新五代史》全文(簡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新五代史》全文(繁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東英壽:〈從虛詞的使用看歐陽修《五代史記》的文體特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