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編輯]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3年4月19日) |
法相宗 | |||||||||||||||||
漢語名稱 | |||||||||||||||||
---|---|---|---|---|---|---|---|---|---|---|---|---|---|---|---|---|---|
漢語 | 法相 | ||||||||||||||||
字面意思 | 依法相立名,善於分析諸法的相狀特徵 | ||||||||||||||||
| |||||||||||||||||
別稱 | |||||||||||||||||
漢語 | 慈恩宗、唯識宗 | ||||||||||||||||
| |||||||||||||||||
越南語名稱 | |||||||||||||||||
越南語 | Pháp tướng | ||||||||||||||||
漢喃 | 法相 | ||||||||||||||||
韓語名稱 | |||||||||||||||||
諺文 | 법상 | ||||||||||||||||
漢字 | 法相 | ||||||||||||||||
| |||||||||||||||||
日語名稱 | |||||||||||||||||
漢字 | 法相 | ||||||||||||||||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中道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傳統上以彌勒菩薩為初祖,實際上由窺基所創立。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阿逸多、無著、世親、陳那、護法、戒賢、玄奘、窺基、慧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又以窺基法師尊號命名,故稱慈恩宗。慈恩寺與西明寺並為唐朝時學習唯識學的重要道場。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為興福寺和藥師寺。
古印度有破相宗與法相宗,這裏的「相」為「法相」, 法相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主張一切現象皆是由阿賴耶識(能產生因緣果報的心識)依三自性而變化、顯現;破相宗屬於中觀學派,傳承自龍樹、青目、清辨、智光,認為「一切法於世俗故有,勝義皆空」,主張一切現象就勝義諦而言,沒有絲毫真實存在的自性[1][2]。
歷史
[編輯]印度傳說佛滅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由阿逾陀國講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日宣說《瑜伽師地論》給大眾。其後無著之弟世親,迴小向大,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
唯識學在南北朝時代的後魏傳入中國,是為以《十地經論》為主的地論學,代表人物是菩提流支、淨影慧遠。其次是梁陳之間,以《攝大乘論》及其論釋為主的攝論學,代表人物是真諦。最後則是以《唯識三十頌》和《成唯識論》為主的唐朝法相宗,由玄奘得自護法之傳人戒賢,窺基法師接受其教。
法相宗以唐朝玄奘三藏為始,由其弟子窺基法師宏揚。玄奘三藏曾求經學於中印度那爛陀寺,親學於戒賢論師,返回中國以後開設譯場譯經。由於窺基法師大弘法相唯識學於慈恩寺,故此派得名慈恩宗,窺基號稱「百部論師」,作註甚多,所及亦廣,門下更出慧沼,慧沼更傳智周。自唐武宗會昌毀佛之後,此宗傳承斷絕,僅有少數僧侶研習,經典大部份也散失,相應的釋義也隔斷。唐末以後直到明末的約八百年間,僅有少數著作,如元人雲峰的《唯識開蒙問答》二卷。
明末,華嚴宗魯菴普泰兼弘華嚴和唯識學,北京大慶壽寺是當時的弘揚基地,開啟當時唯識學的研習風氣,其《八識規矩補註》是現存第一本《八識規矩頌》註解。雪浪洪恩輯出「相宗八要」,視為「習相宗者之階梯」,其註疏本有高原明昱之《相宗八要解》和蕅益智旭之《相宗八要直解》[3][4]。此時的僧人因未能見到窺基等法相宗人的註疏,只能仰仗《宗鏡錄》等著作為之作解,其作品被認為有瑕疵或粗略[5][6]。
唐朝時,此宗傳入日本、韓國。在日本,日本僧侶自中國取回大量窺基著作,建立日本唯識宗,為南都六宗之一,歷代傳承不絕。至清末楊仁山居士至日本,重新將唯識經典帶回中國,開啟了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研究法相唯識的熱潮。歐陽竟無居士創建支那內學院宣揚唯識,門下呂澂也是一代佛學大家,北方韓清淨也起而倡導唯識學,創立三時學會,太虛大師創辦的武昌佛學院亦研究唯識學,但不獨尊,他們帶動了唯識學在現代中國重新復興。
譜系
[編輯]- 玄奘(602年-664年):師承印度那爛陀寺戒賢,為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一系,譯出多部大乘經、說一切有部阿毘曇和大乘唯識論。日僧道昭入唐,拜於玄奘門下,將法相宗傳入日本(元興寺,南寺傳)。
- 圓測(613年-696年):住西明寺。事京師法常、僧辯等,學習真諦傳來的舊唯識。後又師從玄奘,與窺基共學護法系新唯識。現存《解深密經疏》等。青丘沙門太賢(大賢)從圓測的弟子道證學唯識,將法相宗傳入新羅。
- 窺基(632年-682年):住大慈恩寺,世稱慈恩大師,著有法華經玄贊、般若心經幽贊、彌勒上生經疏、成唯識論述記、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瑜伽論略纂、大乘法苑義林章等,時稱「百部疏主」。
- 慧沼(648年-714年):師從窺基,反對西明一系的唯識學,著有《唯識論了義燈》、《能顯中邊慧日論》、《勸發菩提心集》等。
- 智周(668年-723年):師從慧沼,著有《成唯識論演秘》、《大乘入道次第》等。日僧玄昉師從南寺傳的義淵,後又入唐,拜於智周門下,將法相宗傳入日本(興福寺,北寺傳)。
- 曇曠(?):在西明寺學習唯識,後至河西(今甘肅武威)弘法,自763年起,住於敦煌。著有《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大乘入道次第開決》、《大乘二十二問》等。
主要理論
[編輯]三自性說
[編輯]三性說,又稱三自性說。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無著、世親等瑜伽行派認為,諸法實相應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所說,也不是一切都無所有,而是遠離有無二執以為中道。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說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說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說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宗繼承此說,且結合唯識說,以為三性也不離識,謂諸識自自證分生起之時,現似見分與相分兩分是依他;意根不離相縛,意識從而周遍計度,執為「能」、「所」二取,則是遍計所執。
唯識無境
[編輯]又用唯識所現來解釋世界,認為世界現象都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一切種子識」所變現,而前七種識再根據第八識所變現外境影像,緣慮執取,以為實在。又認為在阿賴耶識中蘊藏着變現世界的潛在功能,即所謂種子。其性質有染有淨,即有漏無漏兩類。有漏種子為世間諸法之因,無漏種子為出世間諸法之因。
五種性
未來出世者種姓有聲聞、獨覺與菩薩三乘之別,又有不定為何乘之「不定種姓」與三乘皆不得入之「無種姓」,因而建立五種姓說。而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亦即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眾生皆有,只因無明而迷失,祂還在,但被遮住,故說為皆有佛性;五種性,指的是眾生過去所做所修,因而呈現現在的修正方向與層次的不同,而這會隨着持續修持而轉變。
五位百法
[編輯]五位百法,是法相宗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其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共計有百種法,所以稱為「五位百法」[7][8][9][10]。
因明學說
[編輯]因明原為瑜伽行派所創。玄奘在印度遊學時,曾到處參問因明。臨回國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會上,立了一個「真唯識量」[11],書寫在金牌上,經過18天,無一外道小乘能駁倒它,創造了因明光輝的典範。回國後,先後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門人競作註疏。其中以大莊嚴寺文軌和慈恩寺窺基所作最為流行。窺基對因明作法,多有發展,主要有:區別論題為「宗體」與「宗依」;為照顧立論發揮自由思想,打破顧慮,提出「寄言簡別」的辦法;立論者的「生因」與論敵的「了因」,各分出言、智、義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過類」都分為全分的、一分的,又將全分的一分的分為自、他、俱;推究了有體與無體。[12]
五重觀法
[編輯]五重觀法為與唯識說相適應,主張用唯識觀。窺基提出從寬至狹、從淺至深、從粗至細的五重唯識觀。[13]
- 遣虛存實:此觀有情的遍計所執性法,純屬妄情臆造,毫無事實體用,故應遣除;至於依他性法仗因托緣依他而有事實體用,是「後得智」之境,又圓成性是諸法之理,為「根本智」之境,均不離識而應留存。是為唯識觀的初步。
- 舍濫留純:雖觀事理皆不離識,而此內識有所緣相分和能緣見分。相分為內境,見分心仗以起,攝境從心,並簡別有濫於外境,所以只觀唯識,為第二步。
- 攝末歸本:攝見相二分之末,歸結到自心體分之本。因見相分皆識體所起,識體即為其本。今但觀識體,為第三步。
- 隱劣顯勝:隱劣心所,顯勝心王。心王起時必隱劣心所,為第四步。
- 遣相證性:心王猶屬識相,今遣相而證唯識性,得圓成實之真,為唯識觀最究竟之階段,即第五步。
經典
[編輯]法相宗的經典包括六部經文及十一部論著,合稱「六經十一部論」[14]。
六經 | 譯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備註 |
---|---|---|---|
《華嚴經》 | 唐·般若 (四十卷) |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九三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華嚴) |
東晉·佛馱跋陀羅(六十卷) | 第九部華嚴部·第二七八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華嚴) | |
唐·實叉難陀(八十卷) |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七九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 | |
《解深密經》 | 元魏·菩提流支(五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五卷 | 《深密解脫經》 |
唐·玄奘(五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六卷 | 《解深密經》 | |
《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 | 未傳譯 | ||
《阿毗達磨大乘經》 | 未傳譯 | ||
《楞伽經》 | 劉宋·求那跋陀羅(四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零卷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元魏·菩提流支(十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一卷 | 《入楞伽經》 | |
唐·實叉難陀(七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二卷 | 《大乘入楞伽經》 | |
《密嚴經》 | 唐·地婆訶羅(三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一卷 | 《大乘密嚴經》 |
唐·不空 (三卷) |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二卷 | 《大乘密嚴經》 |
十一部論 | 譯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備註 |
---|---|---|---|
《瑜伽師地論》 | 唐·玄奘(一百卷) | 第三十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七九卷 | |
《顯揚聖教論》 | 唐·玄奘(二十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二卷 | |
《大乘莊嚴經論》 | 唐·波羅頗蜜多羅(十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四卷 | |
《集量論》 | 近代·法尊 | 無 | 失傳 |
《攝大乘論》 | 後魏·佛陀扇多(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二卷 | 《攝大乘論》 |
陳·真諦(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三卷 | 《攝大乘論》 | |
唐·玄奘(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四卷 | 《攝大乘論本》 | |
《十地經論》 | 後魏·菩提流支等(十二卷) | 第二十六部釋經論及毗曇部·第一五二二卷 | |
《分別瑜伽論》 | 未傳譯 | 無 | 未傳譯 |
《觀所緣緣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二四卷 | |
《唯識二十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零卷 | |
《唯識三十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六卷 | 《唯識三十論頌》 |
《辯中邊論》 | 陳·真諦(二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九卷 | 《中邊分別論》 |
唐·玄奘(三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零卷 | 《辯中邊論》 |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 唐·玄奘(七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五卷 |
其他經典 | 譯者 | 大正藏中位置 | 備註 |
---|---|---|---|
《百法明門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四卷 | |
《大乘五蘊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二卷 | |
《因明入正理論》 | 唐·玄奘(一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三零卷 | |
《成唯識論》 | 唐·玄奘(十卷) |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五卷 |
影響
[編輯]法相宗是中國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探求各各諸法之相狀,與講求諸法同一法性,同一清淨本性的法性宗在教義傾向上有所不同。
由於中土各家唯識學說互有爭論,玄奘為了求得明確定論,前往印度取經求法。玄奘在印度遊歷18年,於印度那爛陀寺求學,亦就佛學問題向各地寺僧討教,在印度佛學界贏得了「解脫天」和「大乘天」的讚譽。[15]玄奘回國後致力於佛教經書的翻譯工作,其翻譯事業得到皇家支持,翻譯經論達一千三百多卷,獲得三藏法師之譽。玄奘不僅譯出唯識學的經論,也翻譯了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的論書,為法義修學打下重要的基礎。玄奘還將《瑜伽師地論》全部譯出,該書是法相宗最重要的論書,不僅涵蓋唯識的教理觀點與大乘的阿毗達摩,也涉及菩薩戒以及禪修方法的解說。
此宗所傳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律宗道宣專事四分律的宣揚,在理論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譯唯識學的觀點,以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功能)思心所為戒體,稱為心法戒體論(戒弟子從師受戒時,在精神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稱戒體)。晚明思想家王夫之對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頗精。[16]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在其著作中運用因明三支比量。譚嗣同也引用有關唯識思想。[17]章炳麟曾運用因明與西方邏輯、中國墨經作比較研究[18]。近代歐陽竟無、韓清淨和太虛等也曾對法相唯識之學競相研習,並撰有不少專門著作。熊十力曾作《新唯識論》,以新儒家學說重新詮釋唯識學。
中國無神論學會創會會長任繼愈認為法相宗衰落的原因主要是「這一宗派不適合中國的需要」。[19]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曇曠《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後大乘宗而有二種。一勝義皆空宗。即十二門論智度中百般若燈論掌珍論等。依般若等無相空教。說一切法不離二諦。若世俗門諸法皆有。乃至許有我法心境。與諸小乘義無差別。若勝義門諸法皆空。乃至不立唯識真如。與應理宗所說全別。然其二諦其體不異。以從緣生說名世俗。即緣無性名勝義空。故說二諦體無差別。由迷勝義執有世俗。縱勤修行終滯生死。由悟勝義了世俗空。故能不着速證涅槃。故說般若為究竟理。遣一切相無所得故。解深密等為不了義。不遣依圓有所存故。彼經自說為了義者。以對淺根義易了故。非理究竟名為了義。二應理圓實宗。即攝大乘論瑜伽顯揚雜集唯識中邊等論。依深密等諸了義經。說一切法世俗勝義不一不異。非有非空。具如五法前後相望立為四重世俗勝義。一虛實二諦。瓶軍林等虛為世俗。蘊處界等實為勝義。二理事二諦。蘊等事法麁為世俗。四諦道理細為勝義。三淺深二諦四諦安立淺為世俗。二空真如深為勝義。四詮旨二諦。二空真如帶詮世俗。一真如法界亡詮勝義。相對立故非一。無別體故非異。妄所執故非有。體不無故非空。故說深密為極究竟。得中道故。般若等經為非了義。就偏說故。此中具說二種宗義。若說法性圓融法門即為三宗。如起信疏。」
法雲《翻譯名義集》:「然此諸識。西域東夏。異計紛紜。今先敘異執後述會通。初異執者。性相二宗肇分於竺國。南北之黨。彌盛於齊朝。故西域那爛陀寺戒賢大德。遠承彌勒無著。近踵法護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法相宗。言法相者。唯齊八識業相以為諸法生起之本。故法相宗以識相行布為旨。其寺同時智光大德。遠稟文殊龍樹。近遵青目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立法性宗。言法性者。以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故一性宗以真理融觀為門。洎乎東夏。《攝論》有梁唐之異。《地論》分南北之殊。以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流至此土。二譯不同。梁朝真諦乃立九識。計第八識生起諸法。如彼論明十種勝相。第一依止勝相。明第八識生十二因緣。次唐時玄奘新譯《攝論》但立八識。乃謂第九秖是八識異名。此是梁唐之異也。天親菩薩造《十地論》。翻至此土南北各計。相州南道計梨耶為淨識。相州北道計梨耶為無明。此乃南北之殊也。」 - ^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
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故《深密》說:『依所執故,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 《寶積經》說:『若撥諸法皆無性者,我說彼為不可治者。』
- 《瑜伽》等曰:『依所執性故,契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 《辨中邊論頌》:『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故契中道。』
- 如是等文,誠證非一,是故《二十唯識》等曰:『非知諸法一切種無,乃得名為入法無我,然達愚夫遍計所執,自性差別諸法我無,如是乃名入法無我。』」
- ^ 楊維中. 明代普泰系、高原明昱系華嚴宗、唯識學傳承考述 (PDF). 2015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20-07-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19).
- ^ 釋聖嚴. 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 中華佛學學報. [2020-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 ^ 簡凱廷. 晚明唯識學作品在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接受初探 (PDF). 中華佛學研究. 2015 [2020-07-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11).
- ^ 林鎮國. 論證與釋義:江戶時期基辨與快道《觀所緣緣論》註疏的研究 (PDF). 佛光學報. 2018 [2020-07-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11).
- ^ 《成唯識論》(卷七)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
- ^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 ^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 ^ 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大師立量。時人無敢對揚者。大師立唯識比量云。真故極成色不離於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
- ^ 《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協會 編, 虞愚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章》
- ^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今此論爰引六經,所謂華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毗達磨、楞伽、厚嚴;十一部論: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論、十地、分別瑜伽、觀所緣緣、二十唯識、辨中邊、集論等為證。」
-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五》:「諸眾歡喜,為法師競立美名,大乘眾號曰摩訶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眾號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脫天。」
- ^ 王夫之,《相宗絡索》
- ^ 譚嗣同,《仁學》
- ^ 章炳麟《齊物論唯識釋》
- ^ 《中國哲學發展史(隋唐)》第175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
外部連結
[編輯]- 《百法明門論》講解
- 宏正法師-認識唯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韓廷傑 : 唯識宗哲理略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羅時憲 : 唯識方隅
- 唯識典籍數位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