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馆
鸿胪馆(日语:鴻臚館/こうろかん Kōrokan)是平安时代建立的外交和对外贸易机构,其前身筑紫馆和难波馆在奈良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
鸿胪馆的名字来源于北齐九寺中的外交机关“鸿胪寺”,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唐代时该名称传入日本,并被作为接待外国使者、商人的官方厅舍之名称。
筑紫鸿胪馆
[编辑]鸿胪馆迹展示馆 | |
---|---|
成立 | 1995年 |
地址 | 福冈県福冈市中央区城内1 |
类型 | 历史、考古 |
建立者 | 福冈市教育委员会 |
网站 | fukuokajyo |
地图 | |
筑紫鸿胪馆位于现在的福冈县福冈市中央区的福冈城内。它是唯一发现遗迹的鸿胪馆。位于筑紫国的外交机构原型可以追溯到魏志倭人传的弥生时代晚期和古坟时代,位于糸岛半岛的伊都国,有一座接待外国使者与商人的设施,上面刻着“郡使往来常驻所”的字样,但是没有相关机构名称或位置的记录流传。
筑紫馆
[编辑]磐井之乱后,朝廷于宣化天皇元年(536年)在博多港设置“那津官家”,作为统治九州的机构,并具有外交的作用。推古天皇十七年(609年),在《日本书纪》中出现筑紫大宰的纪录。[1] 天智天皇三年(664年),白江口之战后的第二年,筑紫大宰的行政职能转移到内陆的大宰府,相关厅舍设施作为大宰府的机构之一,保留接待使臣、外国商人和国防基地的功能,仍置于博多港。
该厅舍被称为筑紫馆 (日语:/筑紫館/つくしのむろつみ Tsukushinomurotsumi),作为唐、新罗、渤海国使者的招待所和住宿设施。筑紫馆和大宰府之间的距离约为16公里,两地之间铺设了一条最大宽度为10米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在8世纪就被废弃了。《日本书纪》记载持统天皇曾于688年在筑紫馆接待新罗使臣。另外出国使节、留学生和僧侣的也可在筑紫馆住宿,天平八年(736年),派往新罗的遣新罗使在筑紫馆作诗,被收录于《万叶集》。筑紫馆也负责检查,招待外国商人与货物,并进行和外国商人的贸易。在律令制下,筑紫馆隶属于治部省玄番寮管辖。
大宰鸿胪馆
[编辑]鸿胪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入唐留学僧圆仁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其中提到第19次遣唐使副使小野篁与唐人沈道古一起在太宰鸿胪馆吟诗唱和。嘉祥二年(849年),日本朝廷关于大宰府上报53名唐商来访公文中出现鸿胪馆名称记载。宽平六年(894年)停派遣唐使后,鸿胪馆主要任务由使者接待转为外商管理。
最初鸿胪馆的贸易是朝廷经营的,外国商船抵达后鸿胪馆通知大宰府,并派信使从大宰府前往朝廷。其后,朝廷派出唐物使,优先购买佛经、佛像、佛具、药材、香料等朝廷及贵族需要的物品。其余的商品由当地豪族和有影响的寺社购入,此一买卖方式称为“官司先买”。商人在鸿胪馆停留3到6个月。住宿和膳食由鸿胪馆提供。其后,延喜三年(903年)朝廷颁布了严格的禁购令,禁止民间在朝廷收购所需物品前与外国商人贸易。延喜九年(909年),大宰府的官员代替了唐物使负责“官司先买”交易。
贞观十一年(869年)贞观韩寇后,建立了鸿胪中岛馆作为安全哨所,大宰府的士兵和武器被置于此处。另有记载,宽仁三年(1019年)刀伊入寇后,在鸿胪馆的后山加强了防御,据说这也是鸿胪馆的安全哨所。
11世纪,由圣福寺、承天寺、筥崎宫与住吉神社和有影响力的贵族进行的私人贸易兴盛,现在的博多海岸成为贸易中心,更名为大宋国商客宿坊的鸿胪馆衰落。永承二年(1047年)鸿胪馆遭人纵火。宽治五年(1091年),宋商李居简在鸿胪馆抄写佛经,为鸿胪馆最后的纪录,之后便从文献中消失。
考古发掘
[编辑]江户时代,福冈藩的学者声称,鸿胪馆位今福冈县福冈市博多区中吴服町附近,直到大正时代仍被广泛相信。然而,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山平次郎根据万叶集的描述,提出了鸿胪馆位于福冈城遗址内的理论[2] 。当时,陆军步兵第24联队就驻扎在福冈城迹,1915年中山平次郎入兵营内调查。 1926-1927年他在《考古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此外,联队士兵在弹药库中发现古代屋顶瓦片的事实也支持中山的理论。
战后,1948年福冈县为举行国民体育大会,在步兵第24联队兵营旧址上修建体育场,1949年又修建了平和台棒球场。1950年,师从中山平次郎的高野孤鹿与大场宪郎发现大量来自中国的瓦片和青瓷,1951年出土了一块被认为是鸿胪馆遗迹的基石,但没有正式出土,调查认为遗迹已被破坏。 1987年,对棒球场外场座位改造的发掘调查显示,原被认为已被破坏的部分遗址状况良好,其余遗址也有可能保持原状。
1997年平和台棒球场关闭,1999年开始进行发掘调查,2004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历史遗迹。另外1995年时在发掘调查工作已完成的遗址南侧修建了鸿胪馆遗址陈列馆,展出发现的遗迹和出土文物。
难波鸿胪馆
[编辑]难波鸿胪馆位置约在今日横跨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和北区的天满桥和天神桥之间,也有位于中央区高丽桥附近,或中央区心斋桥筋三津寺附近的说法。难波作为近畿重要港口,古坟时代便建造过外交机构难波馆,《日本书纪》记载继体天皇六年(512年)百济武宁王遣使进献贡物,并请求割让任那给百济,当时百济使者便住在难波馆[3],此为外国使者住于难波馆的首个纪录。
推古天皇十六年(608年)隋朝使者裴世清出使朝廷,朝廷为隋朝使者建造新馆于难波馆的高丽馆之上[4]。难波馆未被称为鸿胪馆,在难波馆存在的时代没有鸿胪馆的称呼,之后撰写史书时,因为功能与大宰府鸿胪馆相似,因此也被称为鸿胪馆。承和十一年(844年)难波馆被废止,厅舍转为摄津国的国府。[5]
平安京鸿胪馆
[编辑]平安京即今日京都,平安京鸿胪馆为3处鸿胪馆中最晚建成的,因平安京直到790年代迁都才建立。平安京鸿胪馆分为东、西鸿胪馆,用于接待前往平安京的外国使臣,原建于平安京朱雀大路罗城门内两侧,但该地后来改为东寺和西寺寺院用地,东、西鸿胪馆遂于弘仁年间迁至七条大路北侧,位于今日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9世纪平安京鸿胪馆主要接待渤海遣日使,当时渤海国为唯一定期派出使者至日本的国家,延长四年(926年)渤海国灭亡后,不再有外国使臣定期至平安京,平安京鸿胪馆衰微[6],最晚于镰仓时代被废止并消失。
参考资料
[编辑]书籍文献
[编辑]- 中山平次郎 著・冈崎敬 编‘古代の博多’九州大学出版会 1984年
- 古代の博多展実行委员会‘鸿胪馆迹発掘20周年记念特别展 -古代の博多-鸿胪馆とその时代’ 2007年
- 森弘子‘太宰府発见’海鸟社、2003年、ISBN 4-87415-422-0
- 筑紫豊‘さいふまいり’西日本新闻社、1976年
- 浦辺登‘太宰府天満宫の定远馆’弦书房、2009年、ISBN 978-4-86329-026-6
- ‘福冈県の历史散歩’山川出版社
- 福冈市 编‘ふくおか历史散歩’
- 冈本顕实‘鸿胪馆’さわらび社
其他
[编辑]- ^ 《日本书记‧卷第廿二‧推古天皇十七年四月》:“筑紫大宰奏上言:‘百济僧道欣、惠弥为首一十人,俗人七十五人,泊于肥后国苇北津。’”
- ^ 万叶集巻15记录,736年遣新罗使于筑紫鸿胪馆咏歌4首、关于《志贺之浦》和《志贺之海人》的诗很多,从第3655首歌曲中提到山,但博多周围并无山,因此推测是指高出平地的福冈城迹。
- ^ 《日本书记‧卷第十七‧继体天皇冬十二月条》:“百济遣使贡调,别表请任那国上哆唎、下哆唎、娑陀、牟娄四县……物部大连,方欲发向难波馆,宣敕于百济客。”
- ^ 《日本书记‧卷第廿二‧推古天皇十六年四月》:“大唐使人裴世清,下客十二人,从妹子臣至于筑紫……召大唐客裴世清等,为唐客更造新馆于难波高丽馆之上。”
- ^ 《续日本后纪‧卷第十四‧承和十一年冬十月条》:“摄津国言……今国弊民疲,不堪发役,望请……便以鸿胪馆为国府,且加修理者,敕听之。”
- ^ SI019 東鴻臚館址. www2.city.kyoto.lg.jp. [2022-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相关项目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国家指定文化财数据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