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私觀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日本文化私観 |
假名 | にほんぶんかしかん |
平文式羅馬字 | nihon bunka shikan |
文學 |
文學 |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
出版社・文學期刊 文學獎 |
作家 |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
《日本文化私觀》,是日本文學家坂口安吾在1942年(昭和17年)發表的隨筆,與《墮落論》並稱坂口安吾隨筆代表作。
概要
[編輯]坂口安吾在《日本文化私觀》一文中,大力抨擊「民族性」以及「傳統」兩個概念。他稱自己對於日本古典文化知識一竅不通,只懂得酩酊大醉之樂,卻從來不認為自己不是日本人。坂口指出所謂的日本傳統和民族性明明與日本國民的個性背道而馳,卻必須背負在身上。傳統雖具有一定重要性,但是能創造傳統的卻是活著的人,因此傳統與民族性是符合自身需求的,並非遵守過往規則。
日本人,生性不愛記仇,而武士道卻強調復仇的概念,為不適合日本人的民族性,沒有必要繼續承受。
日本的文化人,如工程師和藝妓,過於「社交懶惰」,對於日本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皆無全盤理解,又不從事學習,是一大弊端。
日人推崇以節儉為美德的「農村文化」,但坂口安吾認為這種文化的精神不過只是「不屈不撓的研究如何逃稅罷了」,是種偽善的文化,無法成為進步的動力,連富翁都要省一、兩塊停車錢,無法透過消費刺激經濟。
和服一直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傳統服飾,坂口安吾卻認為沒有非穿不可的理由,說不定和服根本不適合日本人,穿在高大的西方人身上或許更威風;反之,或許以前從未體驗過的西方服飾,才符合日本人的需求。就算在習慣轉變的過程中看來萬分滑稽,遭受西方嘲笑,也不重要,他認為只要日人對於新事物的便利性感到心滿意足就夠了。
坂口安吾認為事物的實用性就是美感。就算京都的寺廟或奈良的佛寺全毀了,除了感到可惜外,不會有其他不便;但若是市區的電車因毀損而停駛,可就麻煩大了。坂口安吾還提到家鄉有一座木製古橋被拆除,換成鐵製的,起初非常惋惜,後來卻覺得理所當然,因為是有必要做的事。同理,就算有日本式老舊建築要被西式建築替代了,不用感到難過,因為日本人會因此獲得更加便利的生活。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日本文化私観』:新字新仮名 - 青空文庫(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