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裔美國人
港裔美國人 | |
---|---|
總人口 | |
248,024 (出生於香港)(2012)[1] | |
分佈地區 | |
加利福尼亞州、紐約、華盛頓州等地[2] | |
語言 | |
主要使用英語,部分使用香港粵語[3] | |
宗教信仰 | |
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無宗教信仰 | |
相關族群 | |
華裔美國人、臺灣裔美國人、海外華人 |
香港裔美國人,又稱港裔美國人、美籍香港人、在美港人,是指現正或曾經是擁有香港居留權的香港永久居民、祖籍香港(香港原居民)或者父母為香港永久居民的美國人;抑或自己是香港人,即使沒有香港身份但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持有美國國籍的香港人。
按照美國之《香港關係法》,香港人是獨立於中國大陸、澳門之外的族群。至2019年,香港永久居民歸化為美國公民後,其公民歸化證明上註明當事人的前國籍為「香港」。有219,231名美國人出生於香港[4][5],這一數字不包含在香港以外地方出生的香港移民以及這些移民在美國出生的後代。目前,美國有超過330,000名香港移民[6]。
美國是海外港人的第二大聚居地,僅次於加拿大。許多港裔美國人持有多重國籍,包括美國公民身份和香港居留權。除了擁有美國護照,許多人也同時有香港特區護照和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歷史
[編輯]1965年的移民和國籍法令通過後,一大批香港移民定居於舊金山唐人街、加利福尼亞州、曼哈頓華埠及紐約。在唐人街附近,許多香港移民經營中式餐館和超市。[7][8][9]
香港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後,許多廣東移民在香港生活並賺得足夠的資本後移民至西方,主要是北美洲。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確定了香港未來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但是,許多香港人出於對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嚴重不信任和恐懼,特別是1989年六四事件中共鎮壓民運之後加劇了這種不安,紛紛儘可能移民至英語國家。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以來,一些港裔美國人迴流香港,並繼續在香港生活。香港美國商會是美國在海外的最大規模商會, 包括了許多美籍港人。按照美國法律,歸化為美國國籍後的香港永久居民可在海外使用香港護照,為香港政府工作或者是參與香港選舉,不會自動喪失美國公民權益,但必須向美國政府申報所得稅[10]。 (註:美國承認雙重國籍,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不承認雙重國籍,嚴格上這些美籍港人是不可以使用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部份政府工作崗位或參加部份選舉的香港人不得擁有外國國籍或外國居留權。)
1980至90年代,一大批擁有高技能的香港移民定居於洛杉磯的聖蓋博谷以及舊金山灣區,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受僱於矽谷的高科技公司。許多在灣區工作的香港移民居住在郊區,例如伯靈格姆、南舊金山、聖馬刁以及舊金山的列文治區和日落區。[11][12]
人口
[編輯]根據2012年的統計,有219,231名美國人出生於香港。96,281人出生於香港定居於加利福尼亞州。[4] 39,523出生於香港定居於紐約州。[13]在大波士頓,特別是昆西也有數量顯著的香港出生的美國人居住。[14]同時,除香港外,港籍美國人主要出生地為美國或中國廣東。美國各州都生活著大量中國廣東出生的香港人。
有香港背景的美國人
[編輯]- 倪家駿:游泳運動員,奧運會金牌獲得者
- 程守宗:黑莓公司執行長
- 鄭嘉穎:著名影視演員及歌手,無線電視前旗下經理人合約男藝員
- 周婉儀:體操運動員,奧運會金牌獲得者
- 陳卓光:美國聯邦法官
- 方大同:歌手和作曲家
- 孔慶翔:歌手
- 簡悅威:醫學家、血液學家,首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關穎珊:花式滑冰運動員,奧運會金牌獲得者
- 關南施:演員和模特,首位在西方電影成名的亞洲女星
- 李小龍:國際著名武打演員、導演、武術家、截拳道創辦人
- 側田:歌手、作曲人、填詞人
- 譚燕玉:國際著名女性服裝設計師
- 歐陽萬成:香港出生的脫口秀演員和作家
- 葉玉卿:移民美國前為演員
- 李孟熙:洋名Quentin Lee,電影導演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cite web|url=https://data.census.gov/cedsci/table?q=hong%20kong%20americans&tid=ACSSPP1Y2021.S0201%7Ctitle=S02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LECTED POPULATION PROFILE IN THE UNITED STATES|publisher=U.S. Census Bureau|accessdate=17 October 2022
- ^ Host of Papers Cater to Seattle's Asian American Community : Media: An increasing inflow of immigrants is a major reason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such publications.. Los Angeles Times. May 16, 1995 [October 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Ethnologue report for language code: wuu. Ethnologue.com. [2011-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4.0 4.1 2012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1-Year Estimates. U.S. Census Bureau. [September 2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Table 1. First, Second, and Total Responses to the Ancestry Question by Detailed Ancestry Code: 2000. U.S. Census Bureau. [December 2,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http://www.ocac.gov.tw/download.asp?tag=P&file=DownFile/File_1619.pdf&no=1619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0-02.
- ^ Chinatown History. San Francisco Chinatown. [October 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Ronald Skeldon. Reluctant Exiles?: Migration from Hong Kong and the New Overseas Chines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4: 256– [July 25, 2012]. ISBN 978-962-209-33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8).
- ^ Ming K. Chan; Gerard A. Postiglione. The Hong Kong Reader: Passage to Chinese Sovereignty. M.E. Sharpe. 1996: 174– [July 25, 2012]. ISBN 978-1-56324-8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 ^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S Citizen Services, U.S. Consulate General Hong Kong & Macau, Hong Kong.
- ^ Ronald Skeldon. Reluctant Exiles?: Migration from Hong Kong and the New Overseas Chines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4: 242– [July 25, 2012]. ISBN 978-962-209-33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8).
- ^ Foley, Michael (2007). Religion and the New Immigrants : How Faith Communities Form Our Newest. Page 4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008-2010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3-Year Estimates. U.S. Census Bureau. [November 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Quincy's Asian American community is growing, chang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Patriot Led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