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消息/存檔/2006年11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存檔 | ||||||||||||||||||||||||||||||||||||||||||||||||||||||||||||||||||||||||||||||||||||||||||||||||||||||||||||||||||||||||||||||||||||||||||||||||||||||||||||||||||||||||||||||||||||||||||||||||||||||||||||||||||||||||||||||||||||||||||||||||||||||||||||||||||||||||||||||||||||||||||||||||||||||||||||||||||||
---|---|---|---|---|---|---|---|---|---|---|---|---|---|---|---|---|---|---|---|---|---|---|---|---|---|---|---|---|---|---|---|---|---|---|---|---|---|---|---|---|---|---|---|---|---|---|---|---|---|---|---|---|---|---|---|---|---|---|---|---|---|---|---|---|---|---|---|---|---|---|---|---|---|---|---|---|---|---|---|---|---|---|---|---|---|---|---|---|---|---|---|---|---|---|---|---|---|---|---|---|---|---|---|---|---|---|---|---|---|---|---|---|---|---|---|---|---|---|---|---|---|---|---|---|---|---|---|---|---|---|---|---|---|---|---|---|---|---|---|---|---|---|---|---|---|---|---|---|---|---|---|---|---|---|---|---|---|---|---|---|---|---|---|---|---|---|---|---|---|---|---|---|---|---|---|---|---|---|---|---|---|---|---|---|---|---|---|---|---|---|---|---|---|---|---|---|---|---|---|---|---|---|---|---|---|---|---|---|---|---|---|---|---|---|---|---|---|---|---|---|---|---|---|---|---|---|---|---|---|---|---|---|---|---|---|---|---|---|---|---|---|---|---|---|---|---|---|---|---|---|---|---|---|---|---|---|---|---|---|---|---|---|---|---|---|---|---|---|---|---|---|---|---|---|---|---|---|---|---|---|---|---|---|---|---|---|---|---|---|---|---|---|---|---|---|---|---|---|---|---|---|---|---|---|---|---|---|---|
| ||||||||||||||||||||||||||||||||||||||||||||||||||||||||||||||||||||||||||||||||||||||||||||||||||||||||||||||||||||||||||||||||||||||||||||||||||||||||||||||||||||||||||||||||||||||||||||||||||||||||||||||||||||||||||||||||||||||||||||||||||||||||||||||||||||||||||||||||||||||||||||||||||||||||||||||||||||
早於14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間隔號問題
台灣正體的外國人名間隔號用的「·」台灣的中文系統根本打不出來,我們鍵盤打出來的是「·」,如果沒有將人名去掉間隔作重定向,台灣根本就搜不到外國人的資料,不知可有解決方案?--WiDE 06:01 2007年1月20日 (UTC)
- 我習慣在創建/修改人物條目時,加入原文姓名的重定向,以及去除間隔的重定向,還有不同譯法的重定向。輸入原文姓名查詢應該比較容易,但也需要作好各種重定向。--Giant(Talk) 11:39 2007年1月20日 (UTC)
- 嗯嗯,這也是很好的方法,我只是覺得,條目名稱用的是使用者打不出來文字,奇也怪哉。--WiDE 14:28 2007年1月20日 (UTC)
- 不是的,朱邦復先生設計的倉頡輸入法,按ZXAQ就可以輸入「·」。既然簡體拼音(全形Shift+2)和倉頡都能輸入這個間隔號,我從來做條目都不用重定向的。--Xieza 15:53 2007年1月20日 (UTC)
- 我是用最基本的方式,無論任何輸入法都適用,就是直接用全形輸入點號,出現的是大顆的「.」這個字。
- 而小顆的「·」這個字除了用上方的編輯工具欄,和Xieza君說的倉頡輸入法,我就不知道要怎麼打出來了。
- 況且,倉頡輸入法是需要經過學習才會,不算是種完全普遍的輸入法,(相對之下)台灣大眾最普遍流行的輸入法應該是注音類的輸入法,當然台灣人不可能用簡體拼音。
- 因為我自己用的大易輸入法實在打不出「·」這個字,常用的注音輸入法也不行,每次都要複製來複製去,讓我傷透腦筋呢。我更好奇的是,在(台灣正體)中文的系統裡,半形點號的全形是大顆的「.」,那維基使用的小顆「·」到底是什麼字呢,是否可能為簡繁轉換下的漏字?
- 後來我試著用大顆的「·」為人名重定向,結果不知怎的被「修正」了。--WiDE 16:18 2007年1月20日 (UTC)
- 發現日語維基用的是點號「・」,是全形的但卻沒「·」那麼大。--Onsf 14:50 2007年1月21日 (UTC)
- 如果打不出現行方針所指定的「·」號,在編輯工具的中文標點列中有提供「·」,可點選輸入。
- 我先預告一下,「·」這個符號在大步跨入Vista時代後會出問題。因為:
暈,上頭Shinjiman君一共列出了4種字碼的點號,既然百樂兔君說目前使用的點號未來在ViSTA系統下會有問題,是不是能夠及早改用可供泛用的點號呢。--WiDE 09:38 2007年1月22日 (UTC)
不是的,只要看看就能發現只有U+00B7和U+2027兩個才應該作為間隔號,其他的都不是……
而且,不能因為電腦字型的問題就隨便改標點符號的標準--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4:48 2007年1月27日 (UTC)
- 就如同間隔號條目裡頭所言,「由於輸入不方便,很多人會以全形英文句號「.」代替」,目前只有看到倉頡輸入法可以輸入,這...用這種不普及的符號(U+00B7)作標準根本是阻礙使用者查詢,沒有道理啊,當初何不使用全形英文句號「.」( U+2027)呢--WiDE 05:43 2007年1月27日 (UTC)
- ( U+2027)根本不可以,簡體下顯示:「.」繁體下顯示「.」。是句號不是間隔號啊……--zy26 was here. 00:35 2007年2月2日 (UTC)
參看http://www.unicode.org/reports/tr11/#Relation
最後,我想請問,在不使用倉頡的情況下,你們是怎麼在查詢一個外國人名時,輸入間隔號的。--WiDE 02:24 2007年2月2日 (UTC)
{{Userboxes}}的錯誤顯示?
如右圖所示,為何{{Userboxes}}的顯示會有這種問題?是不是因為不同的用戶框對齊方式不一所導致?闇黑御用,隼是也。 16:36 2007年1月24日 (UTC)
- 應該是,香港創作獎那個模板是靠右的--Alex S.H. Lin 19:00 2007年1月25日 (UTC)
- 怪不得,這麼眼熟~是我的用戶頁喇!!Stewart~惡龍 21:04 2007年2月5日 (UTC)
google分析工具
不知道能否使用google分析工具來統計wikipedia的一些統計數據?--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41 2007年1月26日 (UTC)
- 應該可以,可以試試類似導入導航Popup的語法將google給的那段js代碼放到MediaWiki:Common.js。--Isnow 08:37 2007年1月26日 (UTC)
- 我加到了MediaWiki:copyright,MediaWiki:Common.js上使用,google無法檢測到。--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00 2007年1月26日 (UTC)
- 即使不能做到完全公開,定期由管理員發佈數據也是可以接受吧。況且這是測試版,數據未必準確,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便算了,不用過份認真。 -- Kevinhksouth (Talk) 15:08 2007年1月31日 (UTC)
- 我已經向google去信反映了這個問題,他們回信說已經向開發工程師反映了我的建議。但是不知道將來是否可以完全公開瀏覽分析報告。另外,關於代碼,我是加在了MediaWiki:copyright這裡--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02 2007年2月2日 (UTC)
- 在MediaWiki:copyright中應加上「本頁導入Google分析語法,如有意見或建議請連絡這裡」之類的醒目提示。因為將瀏覽記錄導向第三方可能有侵犯使用者隱私之虞,而且不熟悉WP的使用者可能根本不曉得有添加這個分析也無從表示意見。--百楽兎 04:17 2007年2月3日 (UTC)
- 感謝書生兄採納,不過我的意思是那句話要顯示出來讓大家知道(不是註解),以盡告知義務。--百楽兎 14:42 2007年2月5日 (UTC)
能不能在頂部的「字詞轉換」改用其他樣式?
目前用下拉選單,覺得特別難看……--翔風·艾倫·獲加☆有事找我*^-^* 04:31 2007年1月27日 (UTC)
我認為放在左邊,說明欄位的上面或下面,也是不錯的選擇。--WiDE 10:49 2007年1月27日 (UTC)
- 可否做成如下圖的樣式?--Ellery 02:29 2007年1月29日 (UTC)
有數人向我說明希望改一個樣式,我也理解大家的想法。用js是肯定能做到的,不過,只有CSS能夠定位我才會修改。至少我不願意為了界面上的美觀而非功能上的增進去寫一個占用客戶端負載的js。如果有人願意在自己的js上放置這樣的腳本,我可以提供幫助。— fdcn talk 2007年1月29日15:37 (UTC+8 1月29日23:37)
- 我做了一個並不完美的版本 (IE7下的顯示還是不正常)。請參考我的User:笨笨的小B/monobook.css跟User:笨笨的小B/monobook.js :)。--笨笨的小B | 20巷 16:55 2007年1月29日 (UTC)
我將下拉選單的字體縮小了[2]以臨時應對,請重新整理檢視效果。--Gakmo (Talk) 20:18 2007年1月29日 (UTC)
請把簡繁體字體轉換和詞彙翻譯兩個概念區分開來,不要繼續混淆不清了!能不能這樣?具體討論在這裡: TTTT 04:11 2007年2月2日 (UTC)
- 技術上的問題沒想像得那麼難,都可以用現有的技術和表完成(某些表需要整理);只要誰授我權,我絕對樂意去實現。舉個例子,依照上圖,如果用戶選擇簡體,但用台灣區域詞替換,自動轉變的步驟應該如下:(1)把源文件(也就是「不轉換」版的內文)用簡轉繁純字體轉換轉成全繁體(包括內文的所有標籤,都一併轉換),被特殊escape的段落不轉換;(2)從源文里抽取(zh;zh-cn;zh-tw;...)標籤,把zh的詞選替換成zh-tw的詞選,被特殊escape的段落不替換;(3)把第2步的結果用繁轉簡純字體轉換成全簡體。TTTT 07:06 2007年2月2日 (UTC)
說明
- 有差別。這裡存在三件並行的事情,首先是技術上,繁簡和地區應該分開。為什麼?我在上面連接的「方針」頁闡述了,這裡概述一下:一個(繁簡轉換)是客觀的純技術的轉換,另一個(詞彙替換)是內容轉換,是需要經過維基過程的,兩者有必要分開處理以便分開管理。不分開就意味著有爭議的東西和一般轉換問題混雜在一起乘free ride,舉個例子,目前的狀況簡體「大陸」轉換成繁體「中國」,或「大陸」轉換成繁體「中共」算是轉換表問題還是內容問題?
- 第二是概念上,兩者有必要分開。如果我是只看得懂繁體的老華僑或是只看得懂簡體的外籍中文學者,我為什麼只能看簡繁混雜的「不轉換」版,不然就要看被替換過詞的地區版?你怎麼知道我習慣用哪個地區的詞?顯然問題就出在繁簡字體轉換和地區詞替換(更確切叫作地區詞翻譯)混為一談這點上。還有我想提醒一下,當初怎麼會陸續出現那麼多區域頁面的?就是因為兩者混為一談,原本的一對多技術性轉換變成了對應詞的翻譯,結果當然就出現了怎麼翻譯,要翻譯誰的等等問題。
- 第三界面上也要把兩者區分開來。我們現在一踏入中文維基百科看到五種選項,直覺就是有五個中文維基百科,而其實大部分文章是相同的。但如果這樣的界面繼續,沒有保證發展趨勢不會是以後誰提出各地區各自負責通篇改寫「自己」的文章。
- 我覺得有必要改改,而且有迫切性,因為上述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TTTT 14:37 2007年2月2日 (UTC)
第0節編輯按鈕
建議在頁面上添加一個編輯第0節的按鈕。因為如果有些條目太長,比如幾十kB的一個特條,要想編輯第0節就必須把全文都拿出來編輯,那樣效率很低,而且容易造成衝突。現在偽基百科就是這麼做的,這個按鈕在頂端「編輯本頁」和「歷史」之間,標籤叫「0」,設置一個快捷鍵「alt+0」。 Burea Acupotter'n TALK? 15:31 2007年1月30日 (UTC)
- 1月25日就已經增加這個功能了喔。--百楽兎 02:18 2007年1月31日 (UTC)
第0節有沒有名稱?只有個0字,新手未必明白。--Xieza 06:47 2007年1月31日 (UTC)
- 滑鼠停留在上面時會出現「編輯首段」的提示。也有人稱第0節為「導論」。--百楽兎 07:48 2007年1月31日 (UTC)
- 建議修改標籤名稱,改成「編輯首段」。我來維基已經有4年,第一次看到那個標籤時也還是愣了半天才搞明白其用途。--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6:57 2007年1月31日 (UTC)
- 引言?--Hillgentleman | 書 19:24 2007年1月31日 (UTC)
- 其實只要用兩個字就夠了,因為旁邊已經有了編輯本頁,所以就會看起來很像「編輯本頁/首段」,這樣挺容易了解的。-- Nikopoley✪尼可波里|☝《舉手發言》 04:48 2007年2月3日 (UTC)
- 建議修改標籤名稱,改成「編輯首段」。我來維基已經有4年,第一次看到那個標籤時也還是愣了半天才搞明白其用途。--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6:57 2007年1月31日 (UTC)
- 原來「0」的意義是這樣用的,不說明還真得不知道。--布學吾樹☆☆(talk) 03:52 2007年2月14日 (UTC)
注音配合繁簡
目前維基百科中文版已正式劃分大陸簡體、台灣正體、港澳繁體及馬新簡體4個版本。而以普通話(國語)注音來說,臺灣多使用注音符號,大陸使用漢語拼音,不知是否能開發注音配合繁簡而自動轉換表記方式呢?感覺會是很有益的功能。--Koika 17:46 2007年2月1日 (UTC)
- 且不要太確信這種盲目建立的劃分,首先就根本沒「大陸簡體」這麼一回事。
- 您心中的表記是甚麼形式?如果是類似中國大百科全書那樣,給條目一個國音名稱,就只需要一個模板。--Xieza 01:59 2007年2月2日 (UTC)
- 注音轉漢語拼音易,但漢語拼音轉注音難,因為需要設計機械轉換時如何區分是漢語拼音、英文或是其他外文。方法之一是設計一個辨識標籤套用在所有漢語拼音的表記上,但這個套用的動作還是需要人工。-百楽兎 02:25 2007年2月2日 (UTC)
- 我的構想是設計模板沒錯,大致說明如下:{{注音|wei2}}在簡體看來是「wéi」,在台灣正體是「ㄨㄟˊ」。當然,此模板寫作{{注音|ㄨㄟˊ}}或{{注音|wéi}}也有一樣的效果。若有多個字,也可以用[[{{注音|wei2|ji1}}]]這樣表記,不知可行否?--Koika 06:47 2007年2月2日 (UTC)
- 對不起,我沒弄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說再單分出「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兩個標籤讓系統軟體進行漢字<-->拼音符號的轉換工作麼?還是說某些條目中因含有異音字或罕見字而特意標註的漢語拼音或注音符號需要自動轉換功能?這種情況比較少,如果編輯人有意識地添注漢語拼音來介紹難字的發音,那麼手工添補上相對的注音符號也並不是多麼難。--Shibo77 08:47 2007年2月2日 (UTC)
- 也有道理,情況就像一個條目的名字有幾個同義詞,都列在首段首行一般。如果維持用手動方式加註拼音的話,不妨造個類似英語維基分繁簡字的模板:--Xieza 16:01 2007年2月2日 (UTC)
- 想問問如「期」字在台灣是ㄑㄧˊ,在中國大陸是qi1(兩岸發音不同),應怎辦?--Hello World! 15:27 2007年2月3日 (UTC)
重定向按鈕顯示
現在使用的按鈕圖像與換行的圖像相近,能否恢復以前使用的圖像:在MediaWiki:Common.js中將
addEditButton("commons/4/47/Button_redir.png", "#REDIRECT [[", wgULS("目标条目名","目標條目名"), "]]", "重定向" );
改成
addEditButton("commons/c/c8/Button_redirect.png", "#REDIRECT [[", wgULS("目标条目名","目標條目名"), "]]", "重定向" );
。謝謝!--Shibo77 05:08 2007年2月2日 (UTC)
- 我最近因此按錯了兩三次,不過我覺得習慣就好。--百楽兎 05:58 2007年2月2日 (UTC)
我個人認為這兩個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比左右括號的差別還明顯。再者,你可以進入到每一個重定向頁面(被重定向的頁面),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指示圖標。採用能讓另多人明了意義。其實,只是用得習慣了才覺得容易辨認,這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意思。如果你個人偏愛,在你的monobook.js中加入:
hookEvent("load", function(){
var toolbar=document.getElementById('toolbar');
if(toolbar){
var cusBtns = toolbar.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var i=0,btn;btn=cusBtns[i];i++){
if(btn.title&&btn.title=="重定向"){
btn.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8/Button_redirect.png';
return;
}
}
}
});
— fdcn talk 2007年2月4日14:31 (UTC+8 2月4日22:31)
- 這個我覺得Shibo77說的也不無道理,說實在我也一度出現了他的問題,不過最近用多了便習慣了。但我們更需要關心的可能是新手,不妨找一些朋友問問吧。Stewart~惡龍 21:00 2007年2月5日 (UTC)
- 這個我也是從重定向頁來的一般想法來推測,並不堅持這些,也無調查。
前後兩種圖標都是我加入的,只覺得後一個更合適一些,對已使用習慣第一個的維基人來講不太公平,不方便的話其它管理員改回去,呵呵,俺自己用哪個無所謂,倒都不會弄錯。— fdcn talk 2007年2月5日22:38 (UTC+8 2月6日06:38)- 剛才查了查歷史,第一個圖標是User:Pubuhan加的。偶記錯了。— fdcn talk 2007年2月5日23:06 (UTC+8 2月6日07:06)
- 這個我也是從重定向頁來的一般想法來推測,並不堅持這些,也無調查。
求助:關於編輯歷史頁面的繁簡轉換功能
我在察看某條目的編輯歷史時使用新設置的繁簡轉換Java工具會自動導回主條目頁,看不到編輯歷史的各個字體版本。參數設置中的界面語言和中文字體都是zh - 中文(不转换)
,我在Konqueror,Firefox和Opera上都試過,得到同樣的效果。我必須得手工輸入相應的網址才能看到各個字體的版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同樣的問題?--Shibo77 09:04 2007年2月2日 (UTC)
- 不是以前就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Nikopoley✪尼可波里|☝《舉手發言》 04:45 2007年2月3日 (UTC)
{{Link FA}}模板無效
發現原用來標明其他語言版本的特色條目的{{Link FA}}模板現在無效了,(可參看南極洲 左側的德de、英en、俄ru都應有五角星符號)。不知是不是跟MediaWiki:Common.js中增添優良條目段落有關?--Shibo77 10:39 2007年2月2日 (UTC)
- MediaWiki:Common.js已正常。關鍵是{{Link FA}}里id多加了「interwiki-」,反而匹配不上了。— fdcn talk 2007年2月2日13:41 (UTC+8 2月2日21:41)
- 其實好像連{{Link GA}}也一同失效了。 -- Kevinhksouth (Talk) 16:56 2007年2月2日 (UTC)
新的繁簡標籤
新的繁簡標籤的顯示方式,在我的firefox下滑鼠無法選擇任何一種轉換模式,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這個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52 2007年2月3日 (UTC)
- YES, 在Firefox有錯誤。--WiDE 15:01 2007年2月3日 (UTC)
- 書生,清掉緩存看看。我現在IE跟Fx都是正常的--Alex S.H. Lin 15:03 2007年2月3日 (UTC)
- 重新載入之後已正常。--WiDE 15:17 2007年2月3日 (UTC)
- 我用Firefox還是沒法使用。--Kfsung 07:16 2007年2月4日 (UTC)
新的繁簡下拉式選單在Firefox和Safari中無法正常使用。
維基百科不應該是一個IE ONLY的網站,任何加上這些新功能的人,都應該確保這個功能在各瀏覽器的相容性。請有辦法的人立刻改善這個問題!--Giant(Talk) 17:08 2007年2月3日 (UTC)
- 參照上述#能不能在頂部的「字詞轉換」改用其他樣式?,您可暫時「在你的個人JS頁加入:wgToggleAdjustLan=false;」恢復原來的樣式。--Isnow 11:11 2007年2月4日 (UTC)
Fx用不了,但按全選後,才能勉強使用。--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4:11 2007年2月5日 (UTC)
- 你的描述還是不清楚,我建議你還是先刷新一下,即按Ctrl+R。如果還是不行,描述到哪一步不能用。伺服器的代碼我可以改,但你機器上的緩存我動不了,滑鼠不能定位到下拉選單上的大都是沒刷新造成的。— fdcn talk 2007年2月5日14:35 (UTC+8 2月5日22:35)
- 刷了一千遍也不能。--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13:21 2007年2月6日 (UTC)
我是沒有使用cache的,是在條目當中不能點。--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8:50 2007年2月8日 (UTC)
- 你可不可以先照著我說的操作一遍再反饋一下呢?只要你使用Fx,就必然使用了cache的,這裡不多著筆墨了。你反映問題,也要學會描述與傾聽,「點不了,選不了,用不了」,我還是沒明白你到底是哪一步不能用。我只能告訴你,在你的系統下這個下拉選單是沒有問題的,它也與是不是在條目中沒關係。— fdcn talk 2007年2月8日10:01 (UTC+8 2月8日18:01)
- 我也用「Windows XP,Firefox 2.01」,滑鼠移動到下拉框,顯示下拉菜單,然後選在下拉菜單中的選項:
- 若從下拉框移動到下拉菜單的速度稍微慢一點的話,下拉菜單就消失了
- 甚麼是愛情???可能和我的情況類似
- 能不能使用「click」之類的事件?
- --Isnow 10:20 2007年2月8日 (UTC)
- 我也用「Windows XP,Firefox 2.01」,滑鼠移動到下拉框,顯示下拉菜單,然後選在下拉菜單中的選項:
我在Mac上的FF和Safari都無法點選。 --石 01:47 2007年2月7日 (UTC)
強烈要求改回過去那種標準的html下拉標籤!!
- 現在這種方式根本就不符合維基百科樸實無華的風格和精神。看起來花里胡哨的。
- 本身能用且很好用的東西何必改來改去、討論來討論去的浪費群體的生命。
- 世界上難道只有上面提到的那些瀏覽器嗎,手機上的瀏覽器怎麼辦?我們這裡所有人都還沒有想到的瀏覽器怎麼辦?維基百科使用最基本的html元素絕對是有道理的,難道開源社群媒體維基這麼大的系統都做出來了,還搞不定幾個javascript特效?--CCFS 11:00 2007年2月7日 (UTC)
你說的不錯,有些js特效不好。但這個改動並非追求什麼特效,是為了暫時解決一些分歧而做的,並且待討論有結果後會再檢討形式。請查閱相關討論。— fdcn talk 2007年2月7日15:15 (UTC+8 2月7日23:15)- 目前的實現主要是CSS,和XHTML一樣,是web標準。— fdcn talk 2007年2月7日16:07 (UTC+8 2月8日00:07)
- 我也修正一下我的說法:維基百科應該用HTML標準中的最小集合來實現功能,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瀏覽器的兼容性。--CCFS 01:59 2007年2月8日 (UTC)
要考慮兼容性。--南大95物理婁明 13:51 2007年2月8日 (UTC)
請教一下,Wikipedia提供下載的資料庫的命名規則
如主題,非常感謝
因為資料庫也比較大,我想下載「中華文化、人類社會、常用列表、全球與中文世界、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資料庫,能否提取下載?
另外我想單獨下載「維基百科使用手冊」,其他的下載了也用不到。希望大家幫忙:)—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十方俱滅 (對話 · 貢獻) 在05:07 2007年2月4日所加入的。
沙盒的繁簡對應
- 我新創建了新的「沙盒」!因為在沙盒中「其他沙盒」分類是以簡體字來對應,我在練習「移動」功能時以正體字為名稱,結果就產生正簡兩種沙盒了,如「相关站奌链接」寫成「相關站點連結」、「编辑」寫成「編輯」。請見Template:沙盒。--布學吾樹☆☆(talk) 06:04 2007年2月4日 (UTC)
有關保護
現在保護頁面可以設定自動解除時間囉,在對付破壞或一時的條目編輯時應該會很有效。--笨笨的小B | 20巷 06:28 2007年2月4日 (UTC)
語言標籤樣式恢復為非下拉菜單
由於非ie用戶在#新的語系下拉式選單在Firefox和Safari中無法正常使用和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好看不中用,請求改正!的意見,目前將語言標籤樣式恢復為非下拉菜單。--Isnow 11:29 2007年2月4日 (UTC)
我想設計一個平仄模板
我想做一個平仄模板,以顏色來區分平、仄等文字,概念如下:
- 目標: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 語法: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 效果: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也就是說遇到「平」字就轉為紅色,遇到「仄」字就轉為綠色。請問現在WP可用的語法能不能做到這種效果?如果可以請不吝賜教,謝謝。--百楽兎 12:35 2007年2月4日 (UTC)
- 不可以,得等m:StringFunctions出來。或者改變你要求的語法,比如這樣{{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不過使用太過麻煩了。— fdcn talk 2007年2月4日14:37 (UTC+8 2月4日22:37)
- 半開玩笑:逗號左右變成兩個參數,各寫32個#ifeq? :P --笨笨的小B | 20巷 15:04 2007年2月4日 (UTC)
幸好(或不幸地)mediawiki還未有 for loop --Hello World! 16:02 2007年2月4日 (UTC)
- 是否需要建立 ━ Template:仄兩個模板--用心閣(對話頁) 05:12 2007年2月5日 (UTC)
- 可否用0、1代平仄,模數處理,如zh-classical:Template:Num2Chinese?——Hillgentleman | 書 10:29 2007年2月5日 (UTC)
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
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Template:Num2Tone--修自user:shinjiman 之 zh-classical:Template:Num2Chinese. ---Hillgentleman | 書 12:36 2007年2月5日 (UTC)
高興了一下,不過使用上要先轉換成數字實在不方便…(我真的太懶了(笑))--百楽兎 14:49 2007年2月5日 (UTC)
- 維基媒體有無打算用m:StringFunctions?--Hillgentleman | 書 17:12 2007年2月5日 (UTC)
- 來參加投票吧:http://bugzilla.wikimedia.org/show_bug.cgi?id=6455 --百楽兎 04:00 2007年2月6日 (UTC)
下載中文維基通常需要下載哪些文件?XML文件應該如何使用?
能否幫忙注釋一下各個文件的用途?
pages-meta-history是不是各個頁面編輯的歷史,如果是的話,是否可以不下載呢?
其他文件都很小,主要是替換現有數據表中的數據
all-titles-in-ns0.gz為各個條目的列表,除了導入前參考外,是否沒有必要對資料庫產生什麼影響?
最後,請問幾個XML文件應該如何使用?我嘗試了在Special:Import導入zhwikisource-20070202-stub-articles.xml,文件只有4M多一點,程序返回「上傳導入文件失敗; 可能是該文件大於允許的文件上傳大小. 」,請問這個在哪裡控制?對於比較大的文件比如zhwikisource-20070202-pages-articles,是否也要通過這裡導入?
非常感謝! —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67.15.183.3 (對話 · 貢獻) 在2007年2月5日 12:00 (UTC)所加入的。
- 具體的我不清楚。大概你需要下載的是「pages-articles.xml.bz2」,這包含著所有的條目、圖像與模板。我使用Linux系統,用bzip2解壓至你個人搭架的MediaWiki維基的文件中,或者直接使用MWDumper(Java)將
.bz2
轉換為.sql
或.xml
,傳上你的MediaWiki的資料庫。參考:(英文)m:Data dumps#Tools。--Shibo77 14:19 2007年2月9日 (UTC)
T標題及轉換表
想問一下,T標籤和港澳地區用詞轉換表(zh-hk)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嗎?!Stewart~惡龍 21:06 2007年2月5日 (UTC)
怎樣從網頁上存下圖像?
諸位,我想把一個網上遇羅克的遺照附到維基上,但總是無法把它存到硬碟里。不知哪位能幫我這個忙?謝謝!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pubvp/2006/05/200605170712.shtml —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Torpedo8888 (對話 · 貢獻) 在2007年2月5日 22:34 (UTC)所加入的。
- 那個網站有版權,圖片本身也沒有過期,維基百科不能使用。上載圖片前,請先參閱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以及Wikipedia:簡明版權資訊。-- tonync (talk) 03:55 2007年2月6日 (UTC)
如何在條目中插入英文維基的圖像?
諸位,我在編寫裝甲艦條目時想借用英文維基的圖片,但是用「[image:Admiral_Scheer_in_Gibraltar.jpg]」(外面我用的是雙括號)卻無法引用並出現這個效果:--Prinz W 01:48 2007年2月6日 (UTC)
- 首先,要先確定英文維基中的圖片,實際擺放的位置到底是在Commons還是在英文版上,如果是前者才能直接引用,如果是後者,中文維基是沒辦法直接使用秀出的,必須要先複製移動到Commons或中文維基上擺放才行。--泅水大象 訐譙☎ 02:56 2007年2月6日 (UTC)
感謝樓上的幫助,不知道我能不能直接call你大象?呵呵,不喜歡就算了。說正事,我是wiki新手,怎麼把英文版上的東西放到commons上?而且我住在這個宿舍裡面是用wireless上網,住在我這裡的印度學生因為匿名破壞英文wiki結果ip被英文wiki所訂了 不能申請用戶……
- 嗯,直接叫我大象我並不介意。要從英文版上下載圖片其實並不需要帳號,只要單純的另存新檔到自己的電腦中,然後到commons上面使用upload files的功能上傳(不是很確定在commons上傳圖片是否需要註冊帳號?不過commons上能否註冊應是與英文版分開的)。不過,記得要把英文維基上的說明與作者資訊copy到commons上,以維持GFDL宣告的有效性。--泅水大象 訐譙☎ 10:42 2007年2月6日 (UTC)
參照en:Wikipedia:Protected titles建立了Wikipedia:被保護的標題。可以利用連鎖保護功能保護多次被刪除的空白頁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39 2007年2月6日 (UTC)
關於編輯工具的安排
我接到User:Stewart的一個詢問,把其中關於編輯工具方面的列在這:
- 我目前在1280*1024的電腦螢幕上看,編輯工具按鈕中「條目內容屬性」和「外語標明」都升了上第一行,很不方便。可有解決方法?
- 另外,注釋用回了ICON會不會使新手混亂?
- 簽名可以用回以前的三種嗎?! 「~~~」、「~~~~」和「~~~~~」。
其實,不僅僅這幾個方面,比如哪些按鈕應當增加、哪些按鈕應當刪除、按鈕的順序安排、是以按鈕還是以下拉選單方式等,在這裡想請大家表達看法,畢竟使用是大家使用,取得大家的授權,做了改動也不怕被人說成「無法無天」和「醜陋」的。:)
請滿足以下的一些要求:
- 按鈕與選單僅分布在前二行,以1024的解析度為主。第三行的符號暫不動。
- 儘可能的相似功能的按鈕排在一起。
- 使用頻度大的應置前,反之亦然
- 下拉選單的操作比按鈕要囉嗦,儘可能安排使用頻度低的功能。
— fdcn talk 2007年2月7日08:02 (UTC+8 2月7日16:02)
建議
維護相關的按鈕不要增加,例如刪除投票等--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19 2007年2月7日 (UTC)
我已經開始習慣現在的配置了。--百楽兎 06:39 2007年2月9日 (UTC)
WikEd
今天看到Alexsh的編輯發現了一個輔助工具,wikEd,作了簡體中文翻譯。如果你使用的是Monobook界面,可以將以下這段代碼複製粘貼至你的monobook.js頁面,刷新,不妨試一試,我翻譯得不好,可以幫著修改。另外我們是否應考慮單建一個Wikipedia:附加軟體頁面用來給大家介紹一些維基輔助工具,像維游的popup.js就可以移至Wikipedia:附加軟體/代碼/popup,方便管理員做維護工作。可以參考某些其他的語言版本的做法:pt:Wikipedia:Software/Scripts。
// 安装[[User:Cacycle/wikEd]]JavaScript附加软件的简体中文翻译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 + 'http://wiki.gdrain.workers.dev/w/index.php?title=Wikipedia:附加软件/代码/wikEd/zhHans' + '&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dontcountme=s"></script>'); // 安装[[User:Cacycle/wikEd]]JavaScript附加软件 document.writ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 +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acycle/wikEd.js' + '&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dontcountme=s"></script>');
謝謝!--Shibo77 12:56 2007年2月9日 (UTC)
- 看起來不錯,不過我裝上後狀態老是Loading Error…--百楽兎 13:47 2007年2月9日 (UTC)
- 通繁/正體的用戶有興趣可以作個繁體中文翻譯,原代碼在此,同時可參考User:Alexsh/wikEd_international.js。我把你monobook.js中的內容複製粘貼至我的monobook.js頁面,但是沒有出現「無法載入」的現象,不知原因何在……--Shibo77 14:43 2007年2月9日 (UTC)
- 這類.js可否同時安裝兩個?我不懂電腦的事情……不知可以如何著手?--Xieza 15:27 2007年2月9日 (UTC)
功能蠻複雜的,在Fx2.0下能正常使用,但好象與popups衝突。這個工具可以簡化導入為:
importScript('Wikipedia:附加软件/代码/wikEd/zhHans');
importScript('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Cacycle/wikEd.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dontcountme=s');
— fdcn talk 2007年2月14日12:58 (UTC+8 2月14日20:58)
saga
移動到Wikipedia:詢問處。--笨笨的小B | 20巷 12:48 2007年2月10日 (UTC)
註腳欄目
我發現英文維基百科最近在註腳方面引入了一個功能,當按下文章中的某個註釋標籤後,在註腳欄目中就會將註釋文字反白顯示。
例子:
我覺得這項功能十分有用,可以令讀者知道自己要閱讀的註釋文字。不知中文維基是否已引入此功能? --Lkopeter 15:20 2007年2月10日 (UTC)
中文維基百科向論壇類戰場進化中
只顧自己的利益大戰與秒俱增,拒絕合作達成共識、作討論頁投票大戰的人士持續湧入。對於我們社區的環境,歡迎運用摩菲定理:-) --- 66.150.105.8 19:26 2007年2月10日 (UTC)
現在標題顯示還是有一點技術限制
以隨身碟來說吧,雖然使用了{{noteT|zh-hant:隨身碟;zh-hans:闪存盘}},但是在台灣繁-{體和港澳繁-{體內文是顯示隨身碟,標題卻顯示成「快閃記憶體盤」,一定是標題直接轉換閃存和盤造成的。不知道如何做才可以在繁-{體標題都能顯示隨身碟?--陋室◈(亭中茶話) 00:03 2007年2月12日 (UTC)
- 這裡看沒有問題,purge一下試試。--百楽兎 01:15 2007年2月12日 (UTC)
- Monobook.js已經被POPUP佔據了...如何有兩個monobook.js呢?--陋室◈(亭中茶話) 02:02 2007年2月12日 (UTC)
我也有這個問題,不管用什麼方式,換不同的瀏覽器都一樣。
我在以撒·艾西莫夫條目使用{{noteT|zh-hant:以撒·艾西莫夫;zh-hans:艾萨克·阿西莫夫}}但是標題顯示還是「艾薩克·阿西莫夫」,沒有改變。我一度懷疑{{noteT}}是壞掉的模板呢。
--WiDE 02:29 2007年2月12日 (UTC)
- 在網址末尾加?action=purge後按enter試試。--百楽兎 04:42 2007年2月12日 (UTC)
學校簡稱問題
請問如何將「臺北市立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簡稱「內湖高工」、「湖工」,以及「臺」「台」兩字在搜尋時互通呢?—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加入。
強烈要求中文維基改回下拉選單
求求維基百科不要歧見其他瀏覽器使用者,只支援微軟的IE,如果是支持M$的話,請你們的伺服器也改用Windows,這裡不單是有IE用戶,還有Opera、Firefox和其他瀏覽器,請不要使用非正式語法!!!--甚麼是愛情???(有事找我?) 09:06 2007年2月13日 (UTC)
- 我使用WindowsXP+Firefox=OK。--WiDE 10:04 2007年2月13日 (UTC)
- 我這邊用XP + Fx2.0及2000+Fx1.5都ok,IE就不知了,因為很少用。--Ellery 02:39 2007年2月14日 (UTC)
Twinkle工具
大家來看看WP:Twinkle這一頁,這工具好像挺好用,可以回退大量破壞編輯(雖然中文維基還用不著這麼厲害的東西),還有其他功能。--Xieza 06:00 2007年2月14日 (UTC)
AntiVandalBot,反破壞機器人
移动自User:下一次登录/AntiVandalBot。-下一次登录 22:05 2007年2月14日 (UTC)
Charlotte1125提議類似en:User:AntiVandalBot在中文維基建立一個反破壞Wikipedia:機器人,希望聽取各位的意見,我想了一下,目前有如下問題:
- 真的有必要嗎?現在破華的情況如何,很需要機器人協助管理員維護嗎?
- User:下一次登錄目前只有使用Perl編寫機器人程序的經驗,而AntiVandalBot目前在伺服器端運行,所以應該是PY程序。
- 現在還不太了解AntiVandalBot的判斷規則,這個在英語維基也是保密的,有知道的人嗎?
- -下一次登錄
- 感謝下一次登錄對這種機器人的興趣。由於我本身對編寫機器人程序一竅不通,只能提出一些理念上的意見。而我對這種機器人的認識來自en:User:AntiVandalBot/FAQ的介紹。實際上能否執行還是請熟悉機器人程序的維基人多多幫忙。以下討論上面提出的問題。
- - 有無必要架設反破壞機器人?中文維基百科現時遭破壞的情況當然沒有英文版的嚴重,只是我認為有許多簡單的破壞(例如清空)其實可以不靠人手恢復,使管理員可以騰出時間處理其他需要人手判讀的問題。
- - 當然機器人運作時要另外有2個考慮:一.機器人的辨識準確度要高,不能反而成為負擔。二.應要有管理員(可能不止一位)在幕後監測運作和修正失誤。
- - 關於程式的問題,可以先跟英文版的編寫者en:User:Tawker和en:User:Joshbuddy發電郵了解。
- - 我觀察過AntiVandalBot的運作,有些判斷規則是頗為明顯的,例如全頁清空(例子:[4])、禁止全句用大寫字(例子:[5]、[6])、將一些粗言穢語字列為黑名單(例子:[7]、[8])等等。其他的規則可能要跟開發者談談才知道吧。--Charlotte1125 10:17 2007年2月14日 (UTC)
- 補充:我找來了一些判斷規則不太明顯的例子,也有一些疑問。一.機器人如何判別塗鴉?[9]二.當不是全頁清空時如何辨別?[10]三.有些判斷規則不明。[11]、[12]在運作初期或許先以最明顯的幾種破壞作判斷規則。--Charlotte1125 06:00 2007年2月15日 (UTC)
移动完毕。-下一次登录 22:05 2007年2月14日 (UTC)
- 我目前只會用Perl編機器人,但檢查清空是可以實現的,其他的像改大小寫不適合中文維基。-下一次登錄 22:05 2007年2月14日 (UTC)
- 簡體改繁體或者繁體改簡體,應該有辦法識別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00:57 2007年2月15日 (UTC)
- 全頁改繁簡可以考慮用機器人回退。個別字改繁簡還是要人手判斷。總言之,能給機器人回退的項目,我建議是那些給任何維基人看見都會回退的、十分明顯的破壞。--Charlotte1125 05:45 2007年2月15日 (UTC)
- 簡體改繁體或者繁體改簡體,應該有辦法識別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00:57 2007年2月15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