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科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Portal:科学

科學主題首頁

歡迎來到科學主題首頁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的學問,能夠對於自然現象給出可供重複驗證的解釋與預測。科學家研究科學時,必須符合科學方法,即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必須建立於收集可觀察、可經驗、可量度的證據,並且合乎明確的邏輯推理原則。另一種比較老舊,很接近的涵義表明,科學是所有可信賴、合乎邏輯與理性的知識。

古典時代以來,科學就與哲學密切連結。近代時期,在英語,科學與哲學這兩個術語有時可以交換使用。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與哲學才開始有所區別。後來,為了更強調兩者不同,又將自然哲學改稱為自然科學。這種詮釋強調,自然科學專注於研究自然現象與相關自然定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

將科學所倚賴的治學理論與治學精神延伸至其它領域,現代學者開展了探討人類社會社會科學。現今,科學這術語可以廣義指稱關於某論題的可信賴知識,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語言學等。

特色條目

物理学史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行为和运动的科学。它是最早形成的自然科学之一。最早的物理学著作是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形成物理学的元素主要来自对天文学、光学力学的研究,而这些研究通过几何学的方法统合在一起形成了物理学。这些方法形成于古巴比伦古希腊时期,当时的代表人物如数学家阿基米德和天文学家托勒密;随后这些学说被传入阿拉伯世界,并被当时的阿拉伯科学家海什木等人发展为更具有物理性和实验性的传统学说。最终这些学说传入了西欧,首先研究这些内容的学者代表人物是罗吉尔·培根。而在古代中国印度的科学史上,类似的研究数学的方法也在发展中。

優良條目

織女一又稱為織女星天琴座α,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恒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是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恆星,僅次於大角星。它與大角星天狼星一樣,是非常靠近地球的恆星,距離地球只有25.3光年;它也是太陽附近最明亮的恆星之一。在中國古代的「牛郎织女」神話中,織女為天帝孫女,故亦稱天孫。天文學家對織女星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因此它「無疑是天空中第二重要的恆星,僅次於太陽」。織女星大約在西元前12,000年曾是北半球極星,但因歲差現象,它在13,727年會再度成為北極星,屆時它的赤緯會達到+86°14'。織女星是太陽之外第一顆被人類拍攝下來的恆星,也是第一顆有光譜記錄的恆星。它也是第一批經由视差測量估計出距離的恆星之一。織女星也曾是測量光度亮度標尺的校準基線,是UBV测光系统用來定義平均值的恆星之一。在北半球夏天,觀測者多半可在天頂附近的位置見到織女星,因為身為天文學上星等的標準,其视星等被定義為0等,因此天文学家會以織女星作為光度測定的標準。織女星的年齡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1倍,因此它的預期壽命也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這兩顆恆星目前都在接近壽命的中點上。織女星的光譜分類為A0V,其溫度比天狼星的A1V高一點。它仍处於主序星階段,通过把核心內的聚變來發光發熱。織女星比重(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豐度異常的低,織女星光度有輕微的周期性變化,因此天文學家懷疑它是一顆變星。它的自轉相當快速,赤道自轉速度是每秒274千米。離心力的影響導致恆星的赤道向外突起,溫度的變化通过光球表面在極點達到最大值。地球上的觀測者視線正朝著織女星的極點。天文學家經過測定後,得知織女星每12.5小時自轉一周,整顆恆星呈扁平狀,赤道直徑比兩極大了23%。天文學家觀測到織女星红外线輻射超量,顯示織女星似乎有塵埃組成的拱星盤。這些塵粒可能類似於太阳系柯伊伯帶,是岩屑盤中的天體碰撞產生的結果。這些由於塵埃盤造成紅外線輻射超量的恆星被歸類為類織女恆星。織女星盤的分布並不規則,顯示至少有一顆大小類似木星的行星環繞著織女星公轉。

每日圖片

點撃這裡即可觀看正二十面體的旋轉模型

幾何學中,正二十面體是一種正多面體,是由20正三角形所組成的正多面體。同時,它是柏拉圖立體三角面多面體,也是康威多面體,是所有正多面體面數最多的,因為不可能有正多面體面數大於20。

正二十面體有203012頂點,其對偶正十二面體。它的頂點布局為3.3.3.3.3或35,在施萊夫利符號中可用{3,5}來表示。

人物

格奥尔格·康托尔(1845年3月3日—1918年1月6日),出生于俄国德国数学家波羅的海德國人)。创立了现代集合论作为实数理论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他还提出了集合的的概念。

康托尔提出了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对无限集合的大小进行比较,并将能够彼此建立一一对应的集合称为等势,即可以被认为是“一样大”的。他引入了可数无穷的概念,用来指与自然数集合等势的集合,并证明了有理数集合是可数无穷,而实数集合不是可数无穷,这表明无穷集合的确存在着不同的大小,他称与实数等势(从而不是可数无穷)的集合为不可数无穷...

歡迎參與

  • 您可以……
自然科學育種 - 光電比色計 - 暴風雨 (科學) - 傅立葉效應 - 宇稱守恆 - 偽醫療 - 原子核结构英语Nuclear structure - 环神经动物英语Cycloneuralia - 颚胃动物英语Gnathifera (clade)
应用科学与技术表面效應 - 烟雾探测器英语Smoke detector - 量子糾纏實驗描述 - 热解聚英语Thermal depolymerization - 定日鏡英语Heliostat - 熔鹽
已創建待審核:稀有地球假說
  1. 創建以上請求條目。
  2. 歡迎參與科學專題,此專題是旨在為科學相關條目和相關討論協調翻譯與撰寫。
  3. 兴趣小组簽到,讓相關同好認識您並交流連絡。
  4. 改善現有條目的品質,參與科技提升計畫相關提案。
  5. 翻譯各語言維基的相關條目到中文維基,參與化學翻譯請求
  6. 參考可靠來源寫新條目,參與自然科學條目請求,或应用科学与技术條目請求
  7. 直接擴充更新科學小作品

新知

< 科學新聞動態 下列日期是新聞發布時間,而非事件發表或發現時間
2022年焦點新聞

2021年焦點新聞

2020年焦點新聞 

2019年焦點新聞 


参考文献

  1. ^ 首次 中國太空站機械臂轉位貨運太空船試驗成功. 中國時報. 2022-01-06 [202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2. ^ Michael O'Riordan. David Bennett, First Transplant Recipient of a Pig Heart, Dies. TCTMD. [2022-12-18]. 
  3.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到達最終觀測位置. BBC News中文. 2022-01-25. 
  4. ^ Solidot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5. ^ Solidot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 

你知道吗?


前次頁面更新時間為2024年11月21日 11時28分49秒 UTC,清除緩存頁面

维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