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不來梅號小巡洋艦

座標57°31′N 20°24′E / 57.517°N 20.400°E / 57.517; 20.40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戰爭前的不來梅號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不來梅號
艦名出處 不來梅
建造方 不來梅威悉船廠
鋪設龍骨 1902年
下水日期 1903年7月9日
入役日期 1905年5月19日
結局 1915年12月7日觸雷沉沒
技術數據
船級 不來梅級小巡洋艦
排水量 3797噸
船長 111.1米
型寬 13.3米
吃水 5.53米
動力輸出 11750匹軸馬力
動力來源 雙軸,兩台三脹蒸汽機
船速 22節
續航力 4270海里以12節
乘員 288人
武器裝備
裝甲 甲板:80毫米

不來梅號(德語:SMS Bremen[註 1])是德意志帝國所建造的七艘不來梅級小巡洋艦主導艦,以德國城市不來梅命名。它由同名城市的威悉船廠承建,於1902年開始龍骨架設、1903年7月下水、至1904年5月投入艦隊使用。其主艦炮包括有十門105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和兩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最高速度可達22節。

不來梅號於其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美洲東部駐地服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十年間。它於1914年返回德國,在敵對行動開始時被部署至波羅的海,任務是遏制在該地區活動的俄羅斯帝國海軍。1915年8月,艦隻參與了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但在戰鬥中沒有發揮顯著作用。四個月後,於12月14日,不來梅號在觸及兩枚俄國人敷設的水雷後沉沒,其250名船員亦隨之喪生。

建造

[編輯]
不來梅號艦上的105毫米炮

不來梅號是根據合同代號「L」[註 2]作為新增編入艦隊的單位訂購,並於1902年在同名城市威悉船廠開始架設龍骨。它於1903年7月9日下水,之後展開舾裝工作。1904年5月19日,艦隻正式投入活動戰列艦隊(Aktive Schlachtflotte,即公海艦隊前身)使用。[2]

不來梅號的全長為111.10公尺(364英尺6英寸),有13.3公尺(43英尺8英寸)的舷寬和5.53公尺(18英尺2英寸)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3,797公噸(3,737長噸)。[3]其推進系統由兩台三脹式蒸汽機組成,它們的額定功率為12,000匹軸馬力(8,900千瓦特),最高速度達22節(41公里每小時)。發動機由十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英語Water-tube boiler提供動力。不來梅號可攜帶860公噸(850長噸)煤,故此得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270海里(7,91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14名軍官及274-287名水兵。[2]

不來梅號的武器由十門單裝105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組成。其中兩門並排布置在艏艛英語Forecastle前方,六門設於艦舯、每邊各三門,以及兩門並排布置在艦艉。這些炮支的射程為12,200公尺(13,300碼)。它們共提供1500發彈藥,其中每炮150發。艦隻還配備有兩具450公釐(17.7英寸)的魚雷管及五枚魚雷,均浸沒舷側船體內。[4]不來梅號還受到厚達80公釐(3.1英寸)的裝甲甲板保護,司令塔的側面有100公釐(3.9英寸)厚、炮支的炮擋英語Gun shield厚度也有50公釐(2.0英寸)。[3]

服役歷史

[編輯]
不來梅號於1907年

在1904年7月15日完成海上試航後,不來梅號被派往美洲東部駐地服役,以接替小巡洋艦瞪羚號[4][5]。艦隻於同年8月27日從基爾啟程,至9月25日抵達里約熱內盧。在隨後的九年半時間裡,它都作為駐地巡洋艦德語Stationskreuzer使用。1907年4月,它與大巡洋艦羅恩號前往美國,以參加4月26日為紀念殖民者登陸乞沙比克灣而舉行的詹姆斯鎮博覽會英語Jamestown Exposition。除德國代表團外,國際艦隊還包括有來自英國、日本、奧匈帝國、法國、意大利和其它一些國家的軍艦。[6]

威廉·卡納里斯,作為後來的海軍上將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勃維爾的頭目,自1907年11月2日開始登艦服役,這是他從海軍學院畢業後的第一站[5]。不來梅號於1908年底展開了一次拉丁美洲之旅,於9月初造訪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隨後又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停留。旅程一直持續至1909年2月,期間曾先後來到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危地馬拉和荷屬安的列斯群島。同年3月,不來梅號回到北大西洋,並於接下來的三個月繼續訪問美國港口。[7]

1909年9月至10月,不來梅號加入大巡洋艦維多利亞·路易絲號赫塔號的陣中,連同小巡洋艦德累斯頓號一起,代表德國前往美國參加哈德遜-富爾頓慶典英語Hudson–Fulton Celebration[8][9]。1912年初,不來梅號又與戰列巡洋艦毛奇號和小巡洋艦斯德丁號一同,被派往美國展開友好巡航。這些艦隻於1912年5月11日離開基爾,並於5月30日抵達弗吉尼亞州漢普頓錨地[10]在那裡,它們遇到了美國大西洋艦隊,並受到時任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五月花號遊艇英語USS Mayflower (PY-1)上的迎接[11]。在美國東海岸遊歷兩周後,它們於6月24日回到基爾[10]

不來梅號於1912年在美國

1912年12月,在利比里亞爆發動亂後,不來梅號受命前往德屬西非,以支援炮艇豹子號德語SMS Panther (1901)野豬號德語SMS Eber (1903)。它於1913年1月回到美洲東部駐地。同年6月,不來梅號被責令回國,並在返程途中於8月訪問了德國殖民地喀麥隆多哥蘭。然而,當它於1913年9月24日抵達馬德拉島豐沙爾時,回國的命令卻被撤銷,這是由於接替它的德累斯頓號尚未完成整備。不來梅號遂前往墨西哥東岸,因當地的動盪直至1914年1月21日才平息。至同年2月13日,它終於得以回國,並於3月18日抵達威廉港。3月27日,不來梅暫時撤出現役。隨後,它在威廉港的船塢進行了徹底的檢修和部分現代化改造。其四門105毫米炮被替換成兩門150毫米炮。此外,艦隻的煙囪得到了更換、艦艏也進行了重建,並更新了測距裝置。[12]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爆發後,不來梅號被部署至波羅的海值勤[4]。在那裡,它參加了1915年的里加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the Gulf of Riga,期間,艦隻被分配至8月16日實施的第二輪灣區襲擊。它與小巡洋艦格勞登茨號奧格斯堡號皮勞號負責為無畏艦拿騷號波森號提供護航,並嘗試強行進入灣區。[13]德國區艦隊於8月19日突破了俄國人的防線並駛入里加灣,但因受制於協約國潛艇水雷的威脅,而在此後不久撤出[14]。1915年12月17日,不來梅號與魚雷艇V191號英語SMS V191駛入俄國雷區;不來梅號在文道附近觸發了兩枚水雷,與V191號雙雙沉沒。不來梅號的大部分船員都在下沉時死亡,共計造成250人遇難。[4][15]

注釋

[編輯]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替艦」。[1]
引用
  1. ^ Gröner,第56頁.
  2. ^ 2.0 2.1 Gröner,第102–103頁.
  3. ^ 3.0 3.1 Gröner,第102頁.
  4. ^ 4.0 4.1 4.2 4.3 Gröner,第103頁.
  5. ^ 5.0 5.1 Mueller,第6頁.
  6. ^ Schroeder,第302–303頁.
  7. ^ Mueller,第6–7頁.
  8. ^ Levine & Panetta,第51頁.
  9. ^ Mueller,第7頁.
  10. ^ 10.0 10.1 Staff,第15頁.
  11. ^ Hadley & Sarty,第66頁.
  12. ^ Wiechmann,第206頁.
  13. ^ Halpern,第197頁.
  14. ^ Halpern,第198頁.
  15. ^ Halpern,第205頁.

參考資料

[編輯]

57°31′N 20°24′E / 57.517°N 20.400°E / 57.517; 2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