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巡洋艦
艦隊巡洋艦(德語:Flottenkreuzer)是德意志帝國海軍自19世紀末提出、應用在線列戰術中的一種小型巡洋艦的類別,這類巡洋艦的裝甲相對較重,但仍然可以達到很高的速度。它們應與戰列艦隊共同行動,以保護後者免受敵方魚雷艇或驅逐艦的攻擊,並承擔艦隊的偵察任務。它們在武器裝備上與魚雷巡洋艦類似,有多門大口徑炮,而減少的魚雷管空間則有助於配備更強大的裝甲。當時,具備細分用途的巡洋艦幾乎全由英國建造。德意志帝國海軍則由於經費有限,只得循「一艦多能」的方向設計發展出小巡洋艦。然而,它們在速度和裝甲方面均不如英國巡洋艦。直至1916年,德意志帝國才開始實際開發艦隊巡洋艦,但最終未能建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着更大型艦隻的需求增加,艦隊巡洋艦的類別最終被替換為輕巡洋艦。
發展
[編輯]1897年,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出任德國海軍大臣,他主張建設以裝甲艦為核心的海上決戰型艦隊,因此德國巡洋艦的特點發生了巨大變化。英國成為德國海軍艦隊建設的主要參照,裝甲巡洋艦成為德國艦隊偵察部隊的核心,在艦隊戰鬥中協助裝甲艦(戰列艦)發揮與敵方主力交戰的作用。而原本在艦隊戰鬥中擔負前衛和偵察任務的三等以下小型巡洋艦,則應由具備高速作戰能力的艦隊巡洋艦取代。然而,海外部署以及破交戰等依然是巡洋艦的必要任務,但國力和海軍力量均處於劣勢的德國無法與英國一樣按每種細分用途造艦,因此只得循「一艦多能」的方向發展出小巡洋艦類別。[1]
直至1916年,德意志帝國海軍在完成了十艘科隆級小巡洋艦的訂購之後,才重新啟動艦隊巡洋艦的開發。它們最初的目的是區別於搭載重型武器的科隆級而具備高速偵察能力,但在最終的迭代中,它們的武器已與前級同樣強大。設計人員共計提交了五種方案:FK1、FK1a、FK2、FK3和FK4型。相關建議的設計排水量範圍從3,000公噸(3,000長噸)至7,500公噸(7,400長噸)不等,並裝備有五至八門150公釐(5.9英寸)炮作為主炮。隨着武器和推進系統的增加,每個擬議的設計都比前一個草案的規模更大。由於帝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裡的造艦重點轉移,這些設計都未能落實。[2]
設計
[編輯]FK1和FK1a方案
[編輯]技術數據 | |
---|---|
船型 | 艦隊巡洋艦 |
排水量 |
|
型寬 |
|
吃水 |
|
船速 | 32-33節 |
續航力 | 2800海里以17節 |
乘員 | 357人 |
武器裝備 |
|
至1916年,德國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失了十三艘小巡洋艦。為了取代它們,德意志帝國海軍一舉訂購了十艘科隆級小巡洋艦。[3]同時由於戰時處境,《艦隊法》對建造艦數所做的限制已被打破,海軍決定重啟艦隊巡洋艦(代號FK1)的開發。這是應德皇威廉二世的要求,以英國的C級巡洋艦為藍本設計,主要強調偵察作用和高速作戰能力。而代號為FK1a的改進版本,則是在艦隻尺寸上有所加大。[4]
FK1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28公尺(419英尺11英寸)和130公尺(426英尺6英寸),有11.6公尺(38英尺1英寸)的舷寬,以及4.9公尺(16英尺1英寸)的前吃水和4.1公尺(13英尺5英寸)的後吃水。它的設計排水量為3,000公噸(3,000長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3,800公噸(3,700長噸)。船體採用縱向鋼框架構造,設有十五個水密艙室和一個占龍骨長度比重為52%的雙層船底。改進版的FK1a方案體積略大,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31公尺(429英尺9英寸)和136公尺(446英尺2英寸),有12.4公尺(40英尺8英寸)的舷寬和4.6公尺(15英尺1英寸)的吃水深度。船體按FK1的樣式建造,具有相同的水密艙室數量和雙層船底。根據設計,FK1a的排水量為4,025公噸(3,961長噸),滿載時則可達4,850公噸(4,770長噸)。[4]
兩種方案的推進系統都將由兩台蒸汽輪機組成,它們各負責驅動一副直徑為3.50公尺(11英尺6英寸)的三葉螺旋槳。FK1將配備五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鍋爐提供動力,而FK1a則優化為雙頭式水管鍋爐。FK1發動機的額定功率為48,000匹軸馬力(35,794千瓦特),設計速度為32節(59公里每小時);改進版FK1a的最大功率則為52,000匹軸馬力(38,776千瓦特),最高速度為33節(61公里每小時)。燃料的貯存量按設計分別為1,000公噸(980長噸)和1,150公噸(1,130長噸),允許其以17節(31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巡航最多2,800海里(5,200公里)。兩種方案都配備了三台柴油發電機,可在220伏特的電壓下輸出300千瓦特(400匹馬力)的總電功率。轉向通過大型單舵控制。[4]
兩種方案的武器裝備都包括有五門單座安裝的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其中一門居於艦艏,兩門並排布置在司令塔上,以及兩門以背負式成對設在艉部艦艛。[4]這些炮管在發射45公斤(99英磅)炮彈的初速為835公尺每秒(2,740英尺每秒)[5]。FK1和FK1a分別提供500發和650彈藥。[4]炮支的射程為17,600公尺(19,200碼)。兩種方案都配備有兩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作為防空武器,均安裝在煙囪後方的中心線上,並提供100發10公斤(22英磅)炮彈[6]。這些方案也標配搭載有四具600公釐(23.6英寸)魚雷管,均安裝在甲板的旋轉發射器內。FK1a還可攜帶多達100枚水雷。兩種方案的標準船員編制為15名軍官和342名水兵。[4]
FK2、FK3和FK4
[編輯]技術數據 | |
---|---|
船型 | 艦隊巡洋艦 |
排水量 |
|
型寬 |
|
吃水 |
|
船速 | 32-33節 |
續航力 | 2800海里以17節 |
武器裝備 |
|
在貫穿1916年設計過程中,隨着海軍增加新的設計要求,所開發巡洋艦的尺寸也隨之增加。這便導致了FK2方案的出台。其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增加至139公尺(456英尺0英寸)和144公尺(472英尺5英寸),有13公尺(42英尺8英寸)的舷寬和5.5公尺(18英尺1英寸)的吃水深度。它的設計和滿載排水量也相應增加至4,500公噸(4,400長噸)和5,350公噸(5,270長噸),顯著大於原始方案。FK2設計配備五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和兩門88毫米45倍徑速射炮。與早期方案一樣,它攜帶相同數量的600毫米魚雷管,並安裝在雙座發射器內。[7]該方案保留了與早期相同的推進系統,但採用改進的發動機型號和增加一個額外的鍋爐,額定功率為60,000匹軸馬力(44,742千瓦特),最高速度可達32節(59公里每小時)。它可以17節的速度巡航2800海里,與原始方案相同。[2]
下一迭代,FK3方案,則帶來了更多的改變。其設計和滿載排水量分別增加至6,000公噸(5,900長噸)和6,900公噸(6,800長噸),是原始FK方案的兩倍之多。水線長度和全長也分別增加至155公尺(508英尺6英寸)和159公尺(521英尺8英寸),有14.2公尺(46英尺7英寸)的舷寬。武器系統則增加了兩門150毫米炮和一門88毫米炮。由於艦隻尺寸的增加,需要更強勁的推進系統;因此便加入了第三台渦輪機,鍋爐數量也增加至十三台。額定功率從而達到70,000匹軸馬力(52,199千瓦特),但速度及巡航範圍均與之前的方案相同。[7]
FK4作為最終的方案,仍然更大。其設計排水量為7,500公噸(7,400長噸),在滿載負荷下,這一數字上升至8,650公噸(8,510長噸)。這款規劃的巡洋艦水線長度為170公尺(557英尺9英寸),有15.4公尺(50英尺6英寸)的舷寬和6公尺(19英尺8英寸)的吃水深度。艦隻的推進系統將由六台燃煤鍋爐和九台燃油鍋爐提供動力。武器裝備也得到進一步增加,達到八門150毫米炮。[7]
最終,這些方案都沒有落實建造,就像其它在戰爭後期設計的德國軍艦一樣,如L 20e α戰列艦方案和約克代艦級戰列巡洋艦方案。在戰爭的最後幾年,德國海軍的造艦業已很大程度放棄了水面艦艇的建造,轉而專注建造U艇。一戰結束後,隨着更大型艦隻的需求增加,艦隊巡洋艦的類別最終轉變為輕巡洋艦。[2][8]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日本海人社. 德国巡洋舰史.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Friedman, Norman.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ISBN 978-1-84832-100-7.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NY: Humanity Books. 1980. ISBN 1-57392-286-2.
- Weir, Gary. Building the Kaiser's Navy.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ISBN 1-55750-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