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
馬士英 | |
---|---|
大明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 | |
籍貫 | 貴州貴陽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沖然,號瑤草 |
出生 |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 貴州貴陽 |
逝世 | 永曆元年(1647年) 浙江 |
配偶 | 周氏 |
出身 | |
|
馬士英(1596年—1647年),字沖然,號瑤草[1],貴州貴陽人,祖籍直隸儀真(今江蘇儀徵),明末、南明政治人物,萬曆己未進士。弘光時官至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清軍破南京,馬士英逃亡浙江,被俘身死。
生平
[編輯]明末
[編輯]誥授光祿大夫、太僕寺少卿馬明卿四子[2][3][註 1]。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馬士英舉乙卯科貴州鄉試十三名舉人[4],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式己未科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天啟年間,遷郎中,出為嚴州、河南、大同知府。崇禎三年(1630年),任山西陽和道副使,後升宣府巡撫,不久因賄賂權貴被太監王坤舉發削職,寓居南京。馬士英閒居南京時與阮大鋮交厚,更因阮之力復出擔任鳳陽總督一職,結下了與閹黨的深厚關係。
弘光朝
[編輯]崇禎帝殉國後,當時藩王中尚存的神宗直系子孫,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潞王朱常淓、桂王朱常瀛(永曆帝朱由榔之父)等人。論輩分親疏,又以福王朱由崧為其中最適當人選,然而南京朝廷的許多大臣皆為東林黨、復社出身,對於擁立福王有所顧忌。因為此前明神宗曾經想要廢太子,改立朱常洵(福忠王,朱由崧的父親),遭到東林黨人的反對而作罷,是為國本之爭,故東林黨、復社人士害怕福王一旦登基,自己恐怕難逃排擠與報復,於是亦有許多人支持擁立潞王稱帝。
南京朝廷的首席重臣史可法的恩師左光斗為東林黨人,史可法本身的政治理念也較偏向東林、復社人士,但是考慮到諸位藩王王地位的親疏,仍以立福王最具正當性,於是史可法為此積極奔走、試圖找尋折衷的辦法。在史可法仍在聯絡各方人士的過程中,馬士英與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等人則搶先一步推舉福王擔任監國,並於五月十五即位為皇帝,改隔年為弘光年號。
福王既立,馬士英因為定策有功,任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加右副都御史銜,仍任鳳陽總督,成為南明朝廷首席大臣。其餘高傑、黃得功等人亦因為實際擁有兵權而加官晉爵,統領江北地區的軍備防務。原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與復社人士也因此失勢;史可法乃自請督師,前往揚州統籌守務,然而高、黃、劉等武將,卻各自只為鞏固自身勢力,與史可法未能配合。
馬士英後來推薦了在「魏忠賢逆案」中被定罪的阮大鋮任官,使復社人士相當不滿,藉此攻擊馬士英為閹黨奸佞。兩方在政治上爭執不下,造成南明朝廷的內、外不和諧,始終無法同心力求明廷的恢復[5]。明亡之後史家因受東林黨影響,而將馬士英列為奸臣。
弘光元年(1645年),鎮守武昌的左良玉,發兵沿江而下,要「清君側」、「除馬阮」[6]。馬士英提出:「寧可君臣皆死於大清,不可死於左良玉之手」[7]。命史可法從泗州移兵抵燕子磯,以防左良玉。左良玉兵敗後,史可法移師揚州,在清軍攻擊下失守,史可法壯烈殉國,南京政權被滅。弘光帝被虜,馬士英逃至浙江,投靠總兵方國安,後被清軍所俘,拒降身死。(一說逃慝台州四明山之金鐘寺剃髮[8],被清兵俘虜,最後殛死)。
家族
[編輯]有兩子,一名馬錫,一名馬鑾。馬錫由於看不慣其父為人,哭着勸其父改過。明亡後在南京靠算命為生,終其天年。馬鑾則依仗其父勢力,在宮內佈置密探,監視朝廷動靜。清軍入南京時被殺。[9]
軼事
[編輯]傳說馬士英渡過錢塘江後,底下的黔兵各個四散潛逃,馬士英乃隱居在天台寺中。後被其家丁五花大綁獻給清朝的某位貝勒,貝勒細數其罪狀及惡行後,將其誅殺;再將其屍體的皮剝下,中間塞草,憤怒的百姓看到馬士英的下場,無不拍手稱快。厭惡他的更將他與崇禎時被明思宗賜死的周延儒並稱,將兩人下場寫作一副對聯,曰:
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尸;
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10]。
評價
[編輯]- 《明史》謂馬士英「為人貪鄙無遠略,復引用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於亡」。
- 顧誠的《南明史》評價馬士英固然不是救時之相,但把他打入另冊,列入《明史》奸臣傳是毫無道理的。至於把他同阮大鋮掛在一起稱之為「閹禍」更是無中生有[11]。
- 清代王應奎《柳南續筆》卷一《蟋蟀相公》條稱:「馬士英在弘光朝,為人極似賈秋壑,其聲色貨利無一不同。羽書倉皇,猶以鬥蟋蟀為戲,一時目為『蟋蟀相公』。」
註釋
[編輯]- ^ 《明季南略》誤作士英原廣西梧州府藤縣人。本姓李,五歲時,為販檳榔客馬姓者螟蛉而去,故遂從其姓。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李先耕. 馬士英姓字家族考. 中國典籍與文化. 2012, 83 (4): 30.
- ^ 清・馬春暉,《貴陽馬氏家譜》:「雲龍公四子諱明卿……誥授光祿大夫,太僕寺少卿,壽六十九。配妻曹氏,贈一品夫人。繼配房氏,誥封一品夫人,生萬曆五年,卒康熙元年壬寅七月十七日,壽八十六歲,葬觀風台。生八子:士元、士甲、士奇、士英、士傑、士望、士偉、士雄。」
- ^ 清・馬春暉,《貴陽馬氏家譜》:「明卿公四子諱士英,字瑤草,萬曆乙卯舉人,丙辰會魁,己未進士,官江南戶部主事,遷河南府知府,升北直兵備道,隨升宣化府巡撫,起鳳陽總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入武英殿大學士,功封太保。生萬曆丙申年,卒順治丁亥,葬於福建寧安縣大佛廟坎下。妻周夫人,葬於江南,生二子:曰鑾、曰錫。」
-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進士履歷便覽》
- ^ 李清《三垣筆記》卷下《弘光》記載:「馬輔士英初亦有意為君子,實廷臣激之走險。當其出劉入阮時,賦詩曰:『蘇蕙才名千古絕,陽台歌舞世無多。若使同房不相妬,也應快殺竇連波。』蓋以若蘭喻劉、陽台喻阮也。」
- ^ 《明季南略、卷七、左良玉參馬士英八罪》云:「數列八罪,使人摭辨不得,躲閃不得,足褫奸雄之魄矣。」
- ^ 《明史·卷308·馬士英傳》:「士英厲聲叱曰:若輩東林,猶藉口防江,欲縱左逆入犯耶?北兵至,猶可議款。左逆至,則若輩高官,我君臣獨死耳!」
- ^ 徐芳烈:《浙東紀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錢海岳《南明史·奸臣列傳》
- ^ 清·顧炎武,《聖安本紀》(卷6):「士英渡江後,黔兵逃散,乃潛居天台寺中。其家丁某縛之以獻貝勒,貝勒數其罪惡誅之;剝其皮,實之以草,用快眾憤。時人有以周、馬作對者:『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尸;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
- ^ 《第四節 弘光朝廷內部黨爭的激化》
來源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官銜 | ||
---|---|---|
前任: 吳暘 |
明朝河南府知府 天啟年間 |
繼任: 尹明翼 |
前任: 劉士璉 |
明朝大同府知府 天啟年間 |
繼任: 李樹初 |
前任: 許國士 |
明朝嚴州府知府 崇禎年間 |
繼任: 胡崇德 |
前任: 史可法 |
南明(南京)兵部尚書 1644年 |
繼任: 練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