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
大明 | |||||||||||
---|---|---|---|---|---|---|---|---|---|---|---|
1644年—1662年 | |||||||||||
京城 | |||||||||||
• 1644年—1645年 | 應天府 | ||||||||||
• 1645年—1646年 | 天興府 | ||||||||||
• 1646年 | 廣州府 | ||||||||||
• 1646年 | 肇慶府 | ||||||||||
• 1651年—1656年 | 安龍府 | ||||||||||
國君姓氏 | 朱 | ||||||||||
君主 | 4 | ||||||||||
• 1644年—1645年 | 安宗朱由崧 | ||||||||||
• 1646年—1662年 | 昭宗朱由榔 | ||||||||||
語言 | 明清官話 | ||||||||||
常用語 | 明清官話 | ||||||||||
人口 | 1.05億[參2](1644年) | ||||||||||
興衰 | |||||||||||
• 1644年6月19日 | 弘光帝登基 | ||||||||||
• 1662年6月1日 | 咒水之難 | ||||||||||
• 1664年9月24日 | 茅麓山戰役 | ||||||||||
• 1683年10月8日 | 鄭克塽降清 | ||||||||||
宗教 | 儒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中國民間信仰 | ||||||||||
通幣 | 弘光通寶 隆武通寶 大明通寶 永曆通寶 大明寶鈔 | ||||||||||
| |||||||||||
今屬於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緬甸 |
南明(1644年6月19日—1662年6月1日),由1644年甲申之變後,明朝宗室與官員在中國南方相繼成立的政權構成[參3]。南明主要勢力包括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魯王監國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鍵、紹武帝朱聿𨮁及桂王永曆帝朱由榔等皇族,以及明鄭、夔東十三家等軍閥。作為明朝殘餘勢力的南明各政權之間聯繫鬆散,互不統屬。
1644年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攻陷,明思宗自盡身亡,位於北京的中央政府也一併被攻滅[參4][參5]。但華南許多省份依然忠於明王朝,南京仍存在著南京六部等衙門。南明大臣意圖擁護皇族北伐。經過多次討論後由鳳陽總督馬士英與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澤清與劉良佐擁護明思宗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稱帝,即弘光帝,國號依舊為大明,史稱南明或後明。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參6][參7][參8],弘光帝逃至蕪湖被逮,後被送到北京殺害[參9]。弘光帝被俘後,魯王朱以海於浙江紹興監國;而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帝,即隆武帝。然而這兩個南明主要勢力互不承認彼此地位,而相互攻打。1646年,清軍分別占領浙江與福建,魯王朱以海逃亡海上,隆武帝於汀州逃往江西時被俘而死,鄭芝龍向清軍投降,但由於其子鄭成功起兵反清而被清廷囚禁。1651年舟山群島淪陷後,魯王朱以海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赴廈門依靠鄭成功,1662年病死在金門。朱聿鍵死後,其弟朱聿𨮁在廣州受蘇觀生及廣東布政司顧元鏡擁立稱帝,即紹武帝,於同年年底被清將李成棟攻滅。同時間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稱帝,即永曆帝[參9]。
1646年永曆帝獲得瞿式耜、張獻忠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勢力的加入以及福建鄭成功勢力的支援之下展開反攻。同時各地降清的原明軍將領先後倒戈,例如1648年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廣西耿獻忠與楊有光率部倒戈,一時之間南明收復華南各省。然而於同年,清將尚可喜率軍再度入侵,先後占領湖南、廣東等地。兩年後,李定國、孫可望與鄭成功發動第二次反攻,其中鄭成功一度包圍南京。然而,各路明軍因為距離互相難以照應,內部又發生孫可望等人的叛變,第二次反攻以節節敗退告終。1661年,清軍三路攻入雲南,永曆帝流亡緬甸首都曼德勒,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莽達之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參10],永曆帝被吳三桂以弓弦絞殺後[參9],反清勢力只剩下四川的夔東十三家以及東南沿海的明鄭。
時代背景
[編輯]明帝國的覆亡與滿清軍隊入關,這段對中國影響較大的歷史被西方學者普遍稱為是中國災難性戰爭和人口減少的時期,且因為時間相近而被西方學者和歐洲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相提並論。自1620年到1710年,中國經歷了一段極端寒冷的天氣。[參11]許多西方學者將15世紀下半葉和十六世紀上半葉這一時期全球氣溫的下降與蒙德極小期相關聯,據天文學家對太陽活動歷史的分析,公元1645年到1715年出現了一段沒有太陽黑子的延長時期。[參12]這種極端的氣候變化降低了農業作物的產量,並由此減少了明朝的國家財政收入。不僅如此,明朝耕地因此面臨大部分乾旱,許多農民流離失所。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在明朝末期,大規模地方農民會逐漸脫離地方政府領導,爆發一次次規模甚大的農民起義。
明朝時期,統治階級強調意識形態專制和中央集權管理,被稱為「帝王至上」或「皇極」。然而,當時落後的通訊和交通技術使得這一超前設想並不能得到完全實現。[參13]皇權至上的原則使得明朝的行政官員們理論上地位處於平等狀態,例如司禮監和內閣成員的關係。二者的平衡使得皇權得到鞏固,但是,面臨在整個帝國範圍內實施變革的需要日益迫切的時候,這種權力制約卻使任何嘗試改革政府官員的努力都變得更加複雜(也有例外,例如張居正主導下的萬曆年間的改革,但這一改革的前提是張居正內閣和馮保率領的司禮監之間的私人關係在嘉靖年間就很密切),讓身處於中央政府和帝國人民之間的地方官員們在動盪的時代無能為力,大多數官員們只能夠低效率辦事,這使得地方的統治循環逐漸脫離了中央政府,皇帝的權威並不能有效下放到地方中。
明朝的公務員是通過科舉考試這一項艱巨的考試系統選出的,該考試系統的測試內容主要是儒家經典里的文學知識。很顯然,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官員們已經習慣於引用來源於《周禮》等儒家典籍的先例,但在涉及實際的經濟、社會或軍事事務時,他們卻很少能夠如此博學,這使得皇帝不能夠完全放任明朝的內閣成員處理所有政務。
與前朝不同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由於「胡惟庸案」而撤銷了「宰相」這一職務,由皇帝本人直接治理六部。這一鞏固皇權的措施給明太祖的子孫們留下了巨大的負擔。此後的明朝皇帝開始設立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由六部各官員組成的內閣,並由皇帝直接設置內閣的領導人,也就是相當於宰相的內閣首輔。後來,皇帝逐漸不信任權力逐漸變大的內閣各官員,於是設立了能夠直接進入內廷,幫助皇帝批示文件的,由宦官組成的機構——司禮監。有了這兩個機構,皇帝也就不必再直接參與政務。
當一個年輕的、尚且不能處理政務的皇帝退居內廷享受他的妃子的陪伴時,皇帝的權力就會自然下放給了能夠給內閣呈遞的票擬批紅的、以司禮監為首的明朝宦官們。[參14]在明朝的政治架構中,只有宦官可以進入內廷,他們主要負責執行皇帝的旨意。但是,如果一個較為年輕的皇帝臨朝的時候,內閣官員們往往想從皇帝那裡得到更多的權力,而直接能夠接觸皇帝的宦官集團們逐漸地不受內閣官員們的信任並由於明太祖設計的祖制「宦官不得干預朝政」而屢遭排擠。在儒家世界的中國,臣子不能指責皇帝,只能直接將權力爭奪的矛頭對準宦官集團。而且,在東林書院受過教育的官員(被稱為「東林黨」)以指責太監和其他人缺乏正義而聞名。這便引發了明末宦官集團和士大夫階層之間的衝突公開化,權力紛爭使得明朝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逐漸弱化,客觀上也促進了農民起義誕生的可能性。
隨著權力紛爭的持續和地方政府機器低效率的運轉,明朝皇權日趨衰落。地方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終於在1644年4月24日,「闖王」李自成的士兵們攻破了明朝首都北京的城牆。次日,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為免屈辱而自縊於煤山。明朝皇室的殘餘成員和一些宮廷大臣們隨後撤退到南方尋求庇護,並在長江以南的明朝輔都南京附近重新集結。於是在中國地區,出現了四個不同的權力集團:
- 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統治秦嶺、淮河以北的陝西、甘肅、北直隸、山東和河南部分地區。
- 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控制了四川。
- 滿族領導的後金暨大清政權控制了山海關以外的東北地區,以及許多蒙古部落。
- 明朝的殘部退居於淮河以南生存,被普遍稱為南明。
歷史
[編輯]國變
[編輯]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大順」,之後向北京進兵,三月十九攻克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殉國,明朝宗室及遺留大臣多輾轉向南遁走。此時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大體據有淮河以北原明朝故地,張獻忠於八月一日成立的「大西」政權則據四川一帶,清朝政權則據有山海關外的現今東北地區,且控制蒙古諸部落,而明朝的殘餘勢力則據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此時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朱家王室的藩王,重建明朝,然後揮師北上;但具體擁立何人則發生爭議。根據「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當時明神宗長子光宗一脈(其後繼者是熹宗天啟皇帝和思宗崇禎皇帝)已無人能繼位,而次子朱常漵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雖已被李自成所殺,但他的長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況下,按照兄終弟及的順序,第一人選為福王朱由崧;而錢謙益等東林黨人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違背了東林黨在國本之爭中的立場,以立賢為名擁立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潞王朱常淓[參15][參16];史可法則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擁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但最終福王朱由崧在盧九德的幫助下,獲得了南京政權主要武裝力量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和劉澤清,以及中都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支持,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五月初三,朱由崧監國於南京,五月十五(1644年6月19日)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是為明安宗。南明時代自此開始。弘光帝的基本國策以「聯虜平寇」為主,謀求與清軍連合,一起消滅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農民軍。
諸政權的滅亡
[編輯]明朝南渡前後,大順已被多爾袞與吳三桂的聯軍擊潰,李自成先後丟失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多爾袞將軍事重心東移,命多鐸移師南征。此時弘光政權內部正進行著激烈的黨爭,爆發太子案,駐守武昌的左良玉不願與李自成正面交戰,以「清君側」為名,順長江東下爭奪南明政權。馬士英被迫急調江北四鎮迎擊左軍,致使面對清軍的江淮防線陷入空虛。史可法時在揚州雖有督師之名,卻實無法調動四鎮之兵。一月之中,清軍破徐州,渡淮河,兵臨揚州城下。四月廿五,揚州城陷,史可法不屈遇害。隨後,清軍渡過長江,攻克鎮江。弘光帝出奔蕪湖。五月十五眾大臣獻南京投降清兵;五月廿二弘光帝被虜獲,送往北京處死,弘光帝在位僅一年,即覆滅。
南京失陷後,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金陵的崇禎太子朱慈烺(可能是貌似太子的王之明。1645年)、撫州的益王朱慈𤆃(1645年)、福州的唐王朱聿鍵(1645-1646年)、紹興的魯王朱以海(1645-1653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監國政權先後建立,其中唐王朱聿鍵受鄭芝龍等人在福州擁立,登極稱帝,改元隆武,是為明紹宗。這時清朝再次宣佈薙髮令,江南一帶掀起了反薙髮的抗清鬥爭,清軍後方發生動亂,一時無力繼續南進。但南明內部嚴重的黨派鬥爭與地方勢力跋扈自雄,且隆武帝與魯王政權不但沒有利用這種有利形勢,發展抗清鬥爭,反而在自己之間為爭正統地位而形同水火,各自為戰,所以當1646年清軍再度南下時,先後為清軍所各各擊滅。魯王在張煌言等保護下逃亡海上,在沿海一帶繼續抗清;隆武帝則被清軍俘殺。
11月,在廣州和肇慶又成立了兩個南明政權: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𨮁(1646年)繼位於廣州,改明年為紹武元年;桂王朱由榔(1646-1662年)稱帝於肇慶,改元永曆,是為明昭宗。紹武、永曆二帝也不能團結,甚至大動干戈,互相攻伐。紹武政權僅存在40天就被清軍消滅。揭陽的益王朱由榛(1647年)、夔州的楚王朱容藩(1649年)稱監國與永曆帝爭立。鄭成功也在南澳一度立淮王朱常清(1648年)為監國,後廢。永曆帝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
回民抗清
[編輯]1648年,米喇印[參17]和丁國棟這兩位駐守於甘州的回族將領因對於清朝的一系列「重滿輕漢」以及歧視回民的政策不滿,於是起兵反清,並擁立延長王朱識𨩴為帝。[參18]他們得到了哈密總督巴拜汗和他的兒子土倫泰王子的支持。[參19][參20][參21]同時,這些忠於明朝的穆斯林也與漢族人和藏族人聯合了起來。[參22]經過激烈的戰鬥和談判,雙方在1649年達成了和平協議,米喇印和丁國棟宣誓效忠清朝,並被授予清朝的官職。[參23]然而不久之後,中國南方的其他明朝效忠者再次起義,清軍被迫從甘肅回撤與之作戰,米喇印和丁國棟也再次反叛。[參24]叛軍隨後被清政府鎮壓,包括米喇印、丁國棟和土倫泰在內的10萬人在戰鬥中喪生。
儒家回族穆斯林學者馬注為南明保皇黨效力,反抗清朝統治。[參25]明朝桂王朱由𣜬在回族難民的陪同下,從湖廣逃到雲南緬甸邊境,這些回民為了彰顯其反抗清和效忠明朝,他們大多改姓「明」。[參26]
農民軍歸順
[編輯]正當南明政權一個接一個地覆亡,形勢萬分危急之際,大順農民軍餘部出現在抗清鬥爭最前線,挽救了危局。自李自成於1645年戰死於九宮山後(李自成的去向存疑,另有出家為僧的說法),他的餘部分為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1647年,郝搖旗部護衛逃來廣西的永曆帝居柳州,並出擊桂林。年底,大敗清軍於全州,進入湖南。次年,大順軍餘部又同何騰蛟、瞿式耜的部隊一起,在湖南連連取得勝利,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這時,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鬥爭再起,清江西提督金聲桓、清廣東提督李成棟、清廣西巡撫耿獻忠、清大同總兵姜鑲、清延安營參將王永強、清甘州副將米喇印先後反正回歸明朝,清軍後方的抗清力量也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還包括北方山西、陝西、甘肅三省一部以及東南福建和浙江兩省的沿海島嶼,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但永曆政權內部仍然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何騰蛟、瞿式耜先後在湘潭、桂林的戰役中被俘殺,清軍重新佔領湖南、廣西;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了。不久,李過之子李來亨等農民軍將領率部脫離南明政府,轉移到巴東荊襄地區組成夔東十三家軍,獨立抗清。這支部隊一直堅持到1664年。
綜觀1645-1651年間,南明軍與清軍作戰中,敗多勝少,大批南明的軍隊先後降清。先後丟失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兩廣、兩湖等等領地,地盤盡失。直到以孫可望為主的大西軍加入,再次改變了整個局勢。
張獻忠於1646年戰死後,以其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人為主的大西軍殘部自1647年進佔雲南、貴州二省。1652年,南明永曆政權接受孫可望和李定國的聯合抗清建議,定都安龍。不久,以大西軍餘部為主體的南明軍對清軍展開了全面反擊。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湖南,取得靖州大捷,收復湖南大部;隨後南下廣西,取得桂林大捷,擊斃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復廣西全省;然後又北上湖南取得衡陽大捷,擊斃清敬謹親王尼堪,天下震動。同時,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取得敘州大捷、停溪大捷,克復川南、川東。孫可望也親自率軍在湖南取得辰州大捷。東南沿海的張煌言、鄭成功等的抗清軍隊也乘機發動攻勢,接連取得磁灶大捷、錢山大捷、小盈嶺大捷、江東橋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的一連串勝利,並接受了永曆封號。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恢復到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兩省大部,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二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之後,劉文秀於四川用兵失利,在保寧戰役中被吳三桂僥倖取勝。而孫可望妒嫉李定國桂林、衡州大捷之大功,逼走李定國,自己統兵卻在寶慶戰役中失利。東南沿海的鄭成功也在漳州戰役中失利。所以明軍在四川、湖南、福建三個戰場上沒能擴大戰果,陷入了與清軍相持的局面。之後李定國與鄭成功聯絡,於1653年、1654年率軍兩次進軍廣東,約定與鄭會師廣州,一舉收復廣東,但鄭軍屢誤約期,加上瘟疫流行,導致肇慶戰役和新會戰役沒能成功。但鄭成功部隊並沒有閒著,1656年,鄭軍取得泉州大捷,1657年又取得護國嶺大捷。
滅亡
[編輯]永曆十年(1656年),孫可望祕謀篡位,引發了南明內部一場內訌,李定國擁永曆帝至雲南,次年大敗孫可望,孫可望勢窮降清。孫可望降清後,西南軍事情報盡供清廷,雲貴虛實盡為清軍所知。永曆十二年(1658年)四月,清軍主力從湖南、四川、廣西三路進攻貴州。年底吳三桂攻入雲南,次年正月,下昆明,進入雲南,永曆帝狼狽西奔,進入緬甸(東吁王朝)。李定國率全軍設伏於磨盤山,企圖一舉殲滅敵人追兵,結果因內奸洩密導致未能大獲全勝,南明軍精銳損失殆盡,此即磨盤山血戰。這時鄭成功趁清軍主力大舉攻擊西南之際,率領十餘萬大軍北伐,接連取得定海關大捷、瓜州大捷、鎮江大捷的勝利,一度兵臨南京城下,然而鄭軍中了清軍緩兵之計,最終失敗,撤回廈門。清軍派大軍圍攻廈門,企圖一舉殲滅鄭成功,但鄭成功沉著應戰,取得廈門大捷的勝利,穩定了東南沿海局勢。永曆十五年(1661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威逼東吁王朝國王平達力(莽達)交出永曆帝,十二月莽達終屈服交人,次年四月永曆帝與其子哀愍太子朱慈煊等被吳三桂處死於昆明。七月,李定國在勐臘得知永曆帝死訊,不久即於憂憤中病逝。而同年五月,鄭成功亦於臺灣急病猝逝。
兩年後,大陸最後殘存的夔東十三家亦為清廷所剿滅,孤懸海外的明鄭亦未再擁立皇帝或朱氏監國,而是繼續奉永曆為正朔。1683年,延平郡王鄭克塽降清,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大明最後一個政權正式覆滅。
主要政權
[編輯]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日(1644年2月8日),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大順」,之後向北京進兵。[參27]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攻克北京,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及遺留大臣輾轉向南走,他們打算和明朝留都南京一些文臣武將試圖擁立明朝宗室的藩王,重建明朝,然後揮師北上,恢復家國。[參28][參29]此時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大體據有秦嶺、淮河以北的明朝故地[參30],張獻忠成立的大西政權則據四川一帶[參31],清朝政權則據有山海關外的現今東北地區,且控制蒙古諸部落[參32],而明朝的殘餘勢力則據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參33]。
1644年5月,崇禎帝駕崩的消息傳到南京,而太子朱慈烺的下落不明。[參34]由於清軍很快就要南下入關,宮廷官員很快就同意,需要一位帝國人物來凝聚來自地方官員忠誠的支持。6月初,福王朱由崧宣布開始領導新的明朝政府。[參35][註1]當他到達南京附近時,他已經得到了馬士英和史可法的支持。[參36]他於6月5日進城,次日宣布「監國」。[參37]在一些朝廷官員的催促下,福王朱由崧立即開始考慮即位。[參38]一開始,監國的福王由於被指責在儒家道德方面的名聲有問題,因此東林派的一些成員建議將潞王朱常淓作為替代品。其他官員指出,監國的福王顯然是更妥當的選擇。無論如何,所謂的「正氣」派並不熱衷於與6月17日帶著大艦隊抵達南京的內閣首輔馬士英發生對抗。.[參39]崇禎十七年五月十五日(1644年6月19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是為弘光帝。[參39][參40]以明年為弘光元年。[參41]
弘光政權的基本國策以「聯虜平寇」為主。其對手有兩個:大順的農民軍與清軍。由於弘光政權兵力有限,不兩線作戰難度很大。因此,不是聯寇抗清,就是「聯虜平寇」,二者必居其一。弘光則是採取聯虜平寇的政策。史可法與馬士英都是「聯虜平寇」方針的贊決者。[參42]。
由於內閣首輔馬士英是皇帝的主要擁護者,他開始通過恢復剩餘太監的職能來壟斷朝廷的行政管理。這導致了重新猖獗的腐敗和非法的政治交易。此外,馬士英與隸屬於東林運動的史可法進行了激烈的政治爭吵。
這時弘光政權內部正進行著激烈的黨爭,爆發太子案[註2],駐守武昌的刺史左良玉不願與李自成正面交戰,以「清君側」為名,順長江東下爭奪南明政權。面對此種危急時刻,馬士英宣稱:「我和皇上寧可死在大清之手,也不願死在左良玉之手。」此時,清軍開始南下,占領徐州,準備渡淮。儘管如此,馬還是命令石指揮他的江邊部隊(準備對抗清軍的進攻)對付左良玉。
弘光政權軍隊的這種作戰方向客觀上促使清軍攻占揚州。這導致了1645年5月的揚州大屠殺和史可法被清軍所殺,也直接導致了南京弘光政權的滅亡。6月1日,清軍渡過鎮江附近的長江後,皇帝逃離南京。由多鐸率領的清軍立即向南京進發,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1645年6月8日)眾大臣獻南京投降清兵;[參43]弘光元年五月二十二日(1645年6月15日),弘光帝被清兵虜獲,並於弘光元年五月二十五日(1645年6月18日)被帶回南京。[參44]弘光帝后來被送往北京,隆武二年五月十九日(1646年7月1日)被處死,弘光帝在位僅一年,即覆滅。[參44][參45]
南京失陷後,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撫州的益王朱慈𤆃(1645年)、福州的唐王朱聿鍵(1645-1646年)、紹興的魯王朱以海(1645-1653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政權先後建立,其中以魯、唐二王政權較有實力。[參46][參46][參47]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唐王朱聿鍵赴廣西平樂途中,在蘇州得知清軍已攻陷南京,俘虜了明弘光帝,朱聿鍵遂至嘉興避難。弘光元年六月初十日(1645年7月3日),朱聿鍵至杭州,遇到潞王朱常淓,奏請其監國,不聽;請朝陳方略,不允。當時鎮江總兵官鄭鴻逵、戶部郎中蘇觀生至杭州,與朱聿鍵談及國難,泣下沾襟。後朱聿鍵被鄭鴻逵護送,前往福建。途中在浙江衢州聞得潞王朱常淓已在杭州降清,於是南安伯鄭芝龍、巡撫都御史張肯堂,與禮部尚書黃道周等商議,奉朱聿鍵為監國。弘光元年六月二十八日(1645年7月21日),朱聿鍵在福建建寧,以唐王的身分監國。弘光元年閏六月初七日(1645年7月29日),抵達福州,以「南安伯府」為行宮。弘光元年閏六月二十七日(1645年8月18日),朱聿鍵於福州稱帝,是為明紹宗。宣布從七月初一日起,改弘光元年為隆武元年。遙尊朱由崧為「上皇聖安皇帝」。
當時,在紹興還有魯王朱以海建立的小朝廷,也自稱「監國」。清軍攻紹興,魯王朱以海派信使赴福州,向隆武帝朱聿鍵求援兵。信上稱朱聿鍵為「皇伯父」,而未稱「陛下」,朱聿鍵怒,令殺魯王信使。
1646年2月,清軍從魯王政權手中奪取了錢塘江以西的土地,並在江西東北擊敗了代表明隆武帝的一支明軍。同年五月,清軍圍攻江西最後的明軍堡壘贛州。7月,清將博洛率領清軍攻滅紹興的魯王政權,開始進攻福州的隆武政權。鄭芝龍逃往沿海。1646年9月下旬,明隆武帝以解除贛南圍城為藉口,離開福州,清軍追上。隆武二年八月二十八日(1646年10月6日),汀州遭清軍攻陷,明隆武帝遇害身亡。鄭芝龍投降清朝,其子鄭成功繼續抗清。
隆武帝朱聿鍵死後,朱聿𨮁在隆武二年十一月初五(1646年12月11日)被大學士蘇觀生及廣東布政使顧元鏡等在廣州擁立為帝,年號紹武,後世史學家稱之為紹武政權,與肇慶的永曆帝朝廷互相抗衡。[參48]由於官服短缺,朝廷不得不從當地的粵劇劇團購買伶人戲服。[參48]隆武二年十一月十八日(1646年12月24日),桂王朱由榔稱帝於廣東肇慶,改元永曆,是為明昭宗。[參48]紹武、永曆二帝也不能團結,甚至大動干戈,互相攻伐到隆武二年十二月十五日(1647年1月20日),由清朝將領李成棟率領的清軍攻陷廣州,紹武帝自縊而死,紹武政權僅存在40天就被清軍消滅,永曆帝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南寧。[參49]
李成棟在1647年鎮壓了廣東更多的抵抗運動,但在1648年5月叛變反清,因為他不滿被任命為他征服的省份的唯一地區指揮官。[參50]江西另一名前明將軍的同時叛亂幫助永曆政權重新奪回了中國南部的大部分地區,讓清政府只控制了廣東和江西南部的一些飛地。[參51]但是這種忠誠者希望的復甦是短暫的。1649年和1650年,清軍設法重新征服湖廣、江西和廣東等中部省份。[參52]永曆皇帝逃往南寧,並從那裡逃往桂州。[參52]1650年11月24日,尚可喜在圍城十個月後占領廣州,屠殺全城人口,殺害多達7萬人。[參53]
儘管在攝政王多爾袞(1612-1650)的領導下,清朝成功地將南明擊退至中國的西南地區,但對明朝效忠的將領並未消亡。1652年8月上旬,李定國曾在大西皇帝張獻忠(死於1647年)手下擔任四川將軍,現在保護永曆帝,從清朝手中奪回桂林。[參54]一個月內,大部分支持清朝的廣西地區的軍閥又回到明朝一方。[參55]儘管在湖廣和廣東的軍事行動偶爾會取得成功。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李定國未能奪回重要城市。[參54]
1653年,清廷派洪承疇負責收復西南。[參56]總部設在長沙,他耐心地建立自己的力量;直到1658年底,清軍重整軍備才開始多管齊下攻占貴州和雲南。[參56]1659年1月下旬,信親王多尼率領的清軍攻占首都昆明(滇都),永曆帝逃往附近的緬甸東吁王朝,由彬德萊收留。[參56]永曆帝在此逗留至1662年,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1662年6月1日),永曆帝與其子哀愍太子朱慈煊等被吳三桂處死於昆明。[參57]
康熙元年( 1662 ),清政府組織四川、陝西、湖北三省力量圍剿夔東十三家。各路清兵約20萬分別在李家店、長坪等地與李來亨、郝搖旗等激戰。到康熙三年( 1664 ),清軍四面合圍李來亨的據點茅麓山,晝夜環攻。李來亨見勢已敗,焚其妻子,自縊而死。
顧誠認為夔東抗清基地的被摧毀,應當視為南明史的結束。理由是,永曆帝雖然在兩年以前被俘殺,以明朝為正朔的夔東抗清復明運動仍在繼續,他們有永曆朝廷委派的全權代表,有相當可觀的旗幟鮮明的軍隊,有地方政權,維護和行使明朝的制度。
北伐
[編輯]南明永曆十一年(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反抗清軍的各級將領官兵聚集在福建,選擇北伐目標。鄭成功選擇收復南京——這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建國時選擇的都城,自然會有大量的反清人口。南京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永曆十二年(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五月,鄭成功率領10萬陸軍、290隻船艦組成的水師,與駐軍於浙江東部海域的張煌言將軍會師一同攻打南京,留下一小部分兵力保衛廈門。
儘管鄭成功通過突襲奪取了大量郡縣,但他依然傳令給清軍首領在南京和清軍決戰,這提前給清朝準備充足的時間,因為他想要像他父親鄭芝龍成功對荷蘭的明荷料羅灣海戰一樣,和清軍一決雌雄。這種決策導致鄭成功丟掉了能夠發動突襲的主動權。根據1671年一位法國傳教士的記載,鄭成功如果對清朝占領的南京發動進攻,將切斷京杭大運河的補給線,可能導致北京出現饑荒,從而迫使滿族人考慮返回滿洲並放棄中國的中原地區。[參58]北京和南京的平民和官員都在等待獲勝的一方。從一位北京的官員給自己家人和相識的另一名在南京的官員往來的信件中可以看到,這位北京的官員在信中稱南京和北京之間的一切往來都已經被切斷,由於鄭成功及其軍隊在南京附近大規模且成功的軍事活動,清朝政府打算放棄南京和北京,將首都撤離到很遠的地區,這反映了清朝北京政府所感受到的嚴峻形勢。這位官員告訴他在南京的孩子們準備投奔鄭成功,而他自己也正準備投奔鄭成功。鄭成功的部隊截獲了這些信件,讀了這些信件後,鄭成功可能開始後悔自己故意拖延以準備與清軍的決戰的決定,而不是迅速進攻南京。[參59]鄭成功的軍隊經過台州,臨海,定海|舟山,鎮江[註3],與另一位司令員張環炎匯合共同進攻南京。大軍進入長江在羊山島附近海域發生了颶風,造成了8000多人的損失,40多艘軍艦沉沒,所有船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鄭成功下令暫時停止軍事推進,並下令維修和整修艦隊,等待合適的攻擊時機。清政府要求加強崇明島、福建山區[註4]、泉州和鎮江周邊的防禦,在江面上鋪設一條長長的鐵鏈,並建造木筏駐紮士兵和大炮。鄭成功命令士兵用斧頭砍斷鐵鏈,並放火燒敵人的木筏。當鄭成功與張煌言在長江附近匯合時,清軍的防禦力量的抵抗是最小的,很快就攻克了南京。
然而,他卻落入了清軍的陷阱伏擊,相當一部分將領也戰死在了沙場上。在進攻南京時,鄭成功的明朝效忠者與占多數的漢族旗人清軍作戰,從8月24日開始,鄭成功對南京的圍攻持續了近三個星期。鄭成功的軍隊無法維持完全包圍,這使南京城能夠獲得補給甚至增援——儘管針對南京城的守城清軍的騎兵攻擊甚至在增援到達之前就成功了。鄭成功的部隊被擊敗並「退回」(Wakeman的短語原文為「slipped back」)到帶來他們的船隻上。[參60]在南京慘敗後,鄭成功最終決定撤回廈門。因為南京之戰後鄭成功再也沒有和清軍進行大規模作戰,因此中國歷史學家得出結論,南京之戰的失敗是鄭成功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戰,原因被視為南京之戰嚴重破壞了他宏偉的反清決心。
東征臺灣
[編輯]隨後,鄭成功決定從荷蘭手中攻取荷屬福爾摩莎。他於1662年發動了熱蘭遮城圍攻[註5],打敗了荷蘭人並把他們趕出台灣。然後他在前荷蘭殖民地的遺址上建立了明鄭政權[77]。追隨鄭成功前往台灣的明朝皇室成員包括寧靖王朱術桂和朱弘桓(監國魯王朱以海的兒子)。朱術桂以逝去的永曆帝朱由榔的名義行事。鄭成功則以"延平王"的身份實際上統治著大員。[參61]
開發台灣
[編輯]明鄭的墾拓台灣,從多方面進行,荷領時代的王田,收為官有,稱為官田,耕種的農民成為政府的佃戶;鄭氏宗堂、文武官員以及民間富豪,自己招佃開墾,稱為私田,又稱文武官田;軍隊就所駐之地,自耕自給,稱為營盤田。這時的農作物,仍然以稻、蔗兩項為主,由於明的農業以充實軍糧為主,和荷蘭人重視商業利益不同,稻作較蔗作更為重視,因此水利建設較荷領時代為多,但這些水利建設的規模都很小,耕作方式也很粗放,一年只栽培一季稻。墾拓的範圍,仍然承荷領時代之舊,以台南及其南北為重心,但是向南至屏東以南,向北至台中以北,也都以零散的墾拓據點存在。[來源請求]
國際貿易
[編輯]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繼續持續抗清活動。1670年,日本人和中國人相繼在濟州島發現一艘擱淺的船隻。經過調查,這艘船屬於明鄭政權,原本準備駛往日本長崎。當時的日本德川幕府由於嚴格執行閉關鎖國政策,因此會對來往於日本唯一開放的港口之一——長崎的船隻進行嚴格調查和監視,因此被外界認為這艘船能夠來往於鎖國的日本,一定是得到了德川幕府的暗中支持(就像在明嘉靖年間的「倭寇」一樣)。外界認為是因為德川幕府是允許日本人加入明鄭政權以便幫助他們對抗清政府。一方面,德川幕府面對在國內持續製造麻煩的流浪武士,迫切希望讓這些武士們轉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以避免對德川幕府造成威脅;另一方面,由於清朝政府對朝鮮的征服,日本十分擔心清軍會渡海進攻日本,於是主張讓日本流浪武士去支持對抗清朝政府的勢力,在台灣島的明鄭政權無疑是很好的選擇。反對荷蘭的越南阮主政權(在今越南中部)也願意和在台灣的明鄭政權進行貿易,以獲得資金對抗荷蘭人和在東京(今越南河內)附近的鄭主政權。與阮主政權貿易的同時,明鄭政權也和對立的鄭主政權進行貿易,因為鄭主政權曾經給予鄭成功援助其收復台灣。[參62]
清政府表示:只要鄭經收編部隊,放棄台灣島上的據點回到大陸,清政府可以派遣使者與鄭經談判。[參63]鄭經表示自己打算在台灣島和附近的海域繼續建立中華,把大陸留給清政府,1667年,鄭經派遣的一名貿易官員陳德接受了朝鮮人的招待[參64],席間陳德告訴迎接他的朝鮮官員:「大明已經在茫茫波濤中安穩下來……(大明)正在一塊遠離清國的土地上重新樹立統治」。[參65][註6]
鄭經西征
[編輯]鄭泰叛逃到清朝,與鄭經和鄭鳴駿[註7]就長崎唐通事辦事處(專門用於處理與中國貿易的外交兼翻譯部門)中的30萬兩白銀的存款發生爭執。[參66]1673——1681年的「三藩」之亂中,鄭經在接受了耿精忠的戰船之後,開始渡海西征,對清朝發動了新的攻勢,並奪回了福建的部分土地。[參67]鄭泰在北京的親屬再次叛逃打算回到鄭經身邊。鄭經重啟反清的軍事行動之後,德川幕府重新和鄭經談判,解決了鄭泰和鄭經之間的白銀糾紛,將銀子交給了鄭經。[註8]加入明鄭政權的日本武士幫助明鄭看守台灣北部的基隆島,鄭經也從長崎購買了更多的武器、劍和大炮。[參68]
1679年,對復明感到無望的南明將領陳上川、楊彥迪率領3000名南明官兵逃亡越南。阮氏不肯收留,又想利用他們向南擴張,就指使他們到當時並不屬於阮氏管轄範圍的湄公河三角洲東浦地區(今越南南部嘉定一帶)去自行開發。[來源請求]
降清覆亡
[編輯]1681年鄭經病逝之後,明鄭政權出現動盪,監國世子鄭克𡒉被馮錫范殺害,立次子鄭克塽為延平王[89][90]。1683年,施琅領清軍攻下澎湖,寧靖王朱術桂自盡殉國[91][92]。幼主鄭克塽出降,康熙皇帝授予他"正黃旗漢軍公"稱號,他和他的士兵們被納入漢軍八旗。[參69][參70][參71]為了安撫台灣子民,清朝政府把仍住在台灣的17位明朝宗室子孫送回中國大陸並在那裡度過了餘生。[參72]
軍事
[編輯]經濟
[編輯]南明時期江南地區備受滿清軍隊蹂躪,經過清朝和南明軍閥之間的反覆爭奪,加之清軍的多次屠城,令昔日繁華的江南地區破敗不堪。
社會
[編輯]江南士人深受儒家「華夷大防」的影響,十分抗拒滿洲人的征服戰爭,江南爆發多次反清起義,湧現出夏完淳等諸多抗清英雄。也有王夫之、顧炎武等在抗清失敗後被迫歸隱。
文化
[編輯]明代中期以後江南經濟的發達,造就了南方戲曲的蓬勃發展。至明清之際江南城市與農村經濟雖已衰退,但因未遭流寇之亂,離北方又遠,新聞傳播之訊息遲緩,使士大夫與富室未覺世局已岌岌可危,而依舊樂衷於演戲。而百姓則面臨空前之災荒與時疫,只得透過演戲的方式以祈神禳災,並藉此抒發心中的不安全感,祭祀演劇的盛行遂成為普遍的現象,也使江南戲劇維持不墜。清軍南下時江南縱使有戰亂造成部份地區演劇短時間的中斷,然不久即恢復舊觀,故演劇之風仍持續,尤其是蘇州曲派的形成,造就了崑曲的另一高峰。[參73]此時湧現了諸如《桃花扇》等經典的文學作品。
宗教
[編輯]明清易代的過程中,橫渡大洋遠道而來的天主教傳教士們為了為了保存在中國的傳教工作,分別和當時的三大割據勢力——滿清、農民軍以及南明朝廷合作。南明朝廷中的天主教官員更是數不勝數,畢方濟、瞿紗微、卜彌格都是南明朝廷的中流砥柱,幫助南明歷任政權和澳門葡萄牙當局建立聯繫。永曆帝還派出卜彌格神父作為使者,希望他能完成借兵歐洲的目標,1651年卜彌格自澳門乘船出發前往歐洲,歷經兩年時間到達了羅馬教廷。[參74]
人口
[編輯]明末清初的多種史料,皆反映易代之際江南人口因戰禍而大量損失。按撰述松江一帶史事的筆記小說《閱世編》所記載,動搖明人統治根基的天災約始於崇禎十四年(1641),而水旱饑荒直至康熙十九年(1680)才漸漸消失。[參75]
範圍變遷
[編輯]南明諸政權鼎盛時期北接李自成大順政權和張獻忠大西政權,但時間短暫,隨後即被南下的清軍打散,最後與農民軍餘部聯合抗清,活躍於浙江、江西、湖南、廣西、雲南和四川等省份,中國大陸有組織的抗清勢力延續到夔東十三家被滅亡。
外交
[編輯]南明時期,安南、日本、琉球、呂宋、占城也曾派使者入貢。[參76]隆武元年也曾頒登基詔書予琉球,並記載於琉球《歷代寶案》一書。
南明弘光帝曾以對等的禮儀派使者左懋第詔諭,並稱順治帝為清國可汗。在詔書中,弘光帝提出四件事:要安葬崇禎帝及崇禎皇后、以山海關為界,關外土地給予清朝、每年十萬歲幣,並「犒金千兩、銀十萬兩、絲緞萬匹、犒銀三萬兩」、建國任便。[參76]意圖令南明和清朝共存,通好議和。不過左懋第到北京被囚,使事失敗。
君主列表
[編輯]皇帝列表
[編輯]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年號 | 在位時間 | 陵寢 |
---|---|---|---|---|---|---|---|
福王政權 | |||||||
- | 福忠王[102],又作福恭王[103]
(崇禎帝朱由檢諡) |
朱常洵 | 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 (55歲8天) |
- | - | 熙陵 | |
- | 貞純肅哲聖敬仁毅恭皇帝 | ||||||
- | 貞純肅哲聖敬仁毅孝皇帝 | ||||||
恭宗 | 慕天敷道貞純肅哲修文顯武聖敬仁毅孝皇帝 | ||||||
- | 赧皇帝(監國魯王朱以海諡)[106] | 朱由崧 | 1607年9月5日-1646年7月1日 (38歲299天) |
弘光 | 1644年6月7日—19日(監國) (12天) 1644年6月19日-1645年6月15日(皇帝) (361天) |
- | |
質宗 | 安皇帝(監國魯王朱以海改諡)[106] | ||||||
安宗 | 奉天遵道寬和靜穆修文布武溫恭仁孝簡皇帝 | ||||||
- | 潞閔王(隆武帝朱聿鍵諡)[108] | 朱常淓(潞王監國) | 1608年-1646年 | - | 1645年7月1日—6日(監國) (5天) |
- | |
魯王監國政權 | |||||||
- | - | 朱以海(魯王監國) | 1618年-1662年 | - | 1645年9月7日-1653年3月或4月(監國) | - | |
靖江王監國政權 | |||||||
- | - | - | 朱亨嘉(靖江王監國) | ?-1646年 | 興業 | 1645年9月22日—10月14日(監國) (22天) |
- |
唐王政權 | |||||||
- | - | 唐敬王(嘉靖帝朱厚熜諡)[109] | 朱宇溫 | 1485年-1560年 | - | - | - |
- | 惠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鍵追諡)[110][111][112] | ||||||
- | - | 唐順王(嘉靖帝朱厚熜諡)[109] | 朱宙栐 | 1538年-1564年 | - | - | - |
- | 順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鍵追諡)[110][111] | ||||||
- | - | 唐端王(崇禎帝朱由檢諡)[109] | 朱碩熿 | ?-1632年 | - | - | - |
- | 端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鍵追諡)[110][111] | ||||||
- | - | 唐裕王(朱聿鍵繼承唐王時追諡)[109] | 朱器墭 | ? | - | - | - |
- | 宣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鍵追諡)[110][111][112] | ||||||
紹宗 |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 朱聿鍵 | 1602年5月25日-1646年10月6日 (44歲134天) |
隆武 | 1645年7月21日—8月18日(監國) (28天) 1645年8月18日—1646年10月6日(皇帝) (1年49天) |
- | |
- | - | - | 朱聿𨮁 | 1605年-1647年1月20日 (約42歲19天) |
紹武 | 1646年12月11日-1647年1月20日 (40天) |
- |
- | - | - | 朱常清(淮王監國) | ?-1649年 | 東武 | 1648年1月或2月-11月或12月(監國) | - |
桂王政權 | |||||||
- | - | 桂端王(南明諡)[114] | 朱常瀛 | 1601年-1645年 | - | - | - |
禮宗 | 體天昌道莊毅溫弘興文宣武仁智誠孝端皇帝 | ||||||
昭宗 | 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 | 朱由榔 | 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 (38歲212天) |
永曆 | 1646年11月16日—12月24日(監國) (38天) 1646年12月24日-1662年6月1日(皇帝) (15年159天) |
- |
監國列表
[編輯]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年號 | 在位時間 | 陵寢 |
---|---|---|---|---|---|---|---|
- | 潞閔王 (隆武帝朱聿鍵諡)[參77] |
朱常淓 | 1608年-1646年5月23日 | - | 1645年7月1日—6日 | - | |
- | - | 朱以海 | 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 | - | 1645年9月7日-1653年3月或4月 | 魯王墓 | |
- | - | 益先王 | 朱慈𤆃 | ?-1647年1月20日 | - | 1645年 | - |
- | - | - | 益陽王某 | ?-1647年1月20日 | - | 1645年 | - |
- | - | - | 朱亨嘉 | 1583年-1646年 | 興業 | 1645年9月22日-10月14日 | - |
- | - | - | 朱由榛 | ?-1647年10月20日 | - | 1647年10月18日-20日 | - |
- | - | - | 朱常清 | ?-1649年 | 東武 | 1648年1月或2月-11月或12月 | - |
- | - | - | 朱容藩 | ?-1649年 | - | 1649年3月或4月—9月1日 | - |
監軍列表
[編輯]肖像 |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年號 | 在位時間 | 陵寢 |
---|---|---|---|---|---|---|---|
- | - | 朱術桂 | 1617年10月24日-1683年7月20日 | - | 1648年-1683年7月20日 | 寧靖王墓 |
注釋
[編輯]- ^ 這位皇族世子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1573–1620)的孫子。朱由崧的父親是朱常洵,萬曆十四年(1586年)出生於紫禁城。由於是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頗受父親明神宗喜愛,想將他立為太子,因百官阻撓而失敗,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被冊封為福王,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就藩河南洛陽。雖然這件事已經是三代以前的事情了,但南京的東林黨官員們還是擔心這位繼任的皇帝會報復他們。
- ^ 太子案是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的一起案件。「南渡三案」之一,一少年名王之明者,詐自稱是皇太子朱慈烺,被弘光朝廷識破,引發轟動。
- ^ 原英文引述存在很多失誤,譯者對照鄭成功抗清鬥爭地圖的標註重新調整了地名。——譯者注
- ^ 原文英文為「Mount Fu」,由於鄭成功的進攻路線中並沒有哪一座山叫做「福山」,因此翻譯為「福建山區」。——譯者注
- ^ 「熱蘭遮城」直譯於荷蘭語「Zeelandia」,鄭成功來臺後,因為懷念閩南第二故鄉泉州府晉江縣的「安平」,同時也將該城改為「安平鎮城」,這就是現今「安平古堡」這個名稱的由來。——譯者注
- ^ 這段話在中文典籍中沒有出現,英文原著中倒是有這一句話,但是選取的材料正如原文中所說事「根據朝鮮官員記述」而來的,這句話英文原句為:「the Great Ming has settled among the waves...and administers a separate land from the Qing.」,英文原著的引用為Sŏng Haeun, Chŏngmi chŏnshinrok, pp. 277_012a-012b.,這是一部韓語的著作,由於譯者並不懂韓語,所以譯文是根據英文原著中的句子翻譯過來的。——譯者注。
- ^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氏,鄭成功是有著日本血統的,後來鄭成功的胞弟中有繼承母親姓氏的人,叫做田川七左衛門(Tagawa Shichizaemon)。英文原著中將鄭鳴駿稱之為「Shichizaemon(七左衛門)」,目前沒有資料顯示田川七左衛門就是鄭鳴駿,英文原著中是否將鄭成功的堂兄和胞弟搞混尚且不得而知,但是歷史上是鄭泰的弟弟鄭鳴駿和鄭經同時爭奪這30萬兩白銀的。——譯者注
- ^ 實際上,因為鄭經重新進攻清政府之後,在北京的鄭泰家屬被重新拘押,此時鄭泰也想回到明鄭政權,於是同意將寄存在日本長崎的30萬兩白銀(實際收回了26萬兩白銀)一併交給鄭經。——譯者注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故宫历史网·明朝地图,南明疆域变化图. [2019-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3).
- ^ 曹樹基. 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年: 第86頁 [2020-08-29]. ISBN 7-309-0277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0).
- ^ 柳亞子《南明史綱初稿》、錢海岳《南明史》
- ^ 〈社會科學研究叢刊〉編輯部《張獻忠在四川》,1981年,第213頁
- ^ 《明季北略.卷十七.李自成陷河南府》
- ^ 劉三解:清朝建立後明朝十萬皇族遭遇了什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鳳凰網
- ^ 王春瑜《明清史散論》東方出版中心,1996,第333頁
- ^ 吳偉業撰《鹿樵紀聞.卷中.秦晉宗人》
- ^ 9.0 9.1 9.2 姜公韜. 第五章 明清之際. 《中國通史 明清史》. : 第73頁-第93頁.
- ^ 劉健《庭聞錄》記:「七月十九日,緬酋盡殺永曆從臣。」
- ^ "2,000-Year Temperature Histo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Eddy, John A., "The Maunder Minimum: Sunspots and Climate in the Age of Louis XIV", "The General Crisi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dited by Geoffrey Parker, Lesley M. Smith.
- ^ "Government finance under the Ming represented an attempt to impose and extremely ambitious centralized system on an enormous empire before its level of technology had made such a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practical." Ray Huang, "Taxation and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 p. 313.
- ^ Tong, James, "Disorder Under Heaven: Collective Violence in the Ming Dynasty" (1991), p. 112.
- ^ 《明史》卷308:十七年三月,京師陷,帝崩,南京諸大臣聞變,倉卒議立君。而福王由崧、潞王常淓俱避賊至淮安,倫序當屬福王。諸大臣慮福王立,或追怨「妖書」及「挺擊」、「移宮」等案;潞王立,則無後患,且可邀功。陰主之者,廢籍禮部侍郎錢謙益,力持其議者兵部侍郎呂大器,而右都御史張慎言、詹事姜曰廣皆然之。前山東按察使僉事雷縯祚、禮部員外郎周鑣往來遊說。
- ^ 李清《三垣筆記》中記載:「北都變聞,在籍錢宗伯謙益有迎潞王議。揚州鄭進士元勳密語予:'予語里人解少司馬學龍曰:福從此始矣,神宗四十八年,德澤猶係人心,豈可舍孫立侄?況應立者不立,則誰不可立?萬一左良玉挾楚,鄭芝龍挾益,各挾天子以令諸侯,誰禁之者?且潞王既立,置福王於何地?死之耶?抑幽之耶?是動天下之兵也,不可。」
- ^ Millward, James A. 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 illustrate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98 [24 April 2014]. ISBN 978-08047293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 ^ Lipman, Jonathan Nea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8: 53 [24 April 2014]. ISBN 978-02958005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 ^ Lipman, Jonathan Nea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8: 54 [24 April 2014]. ISBN 978-02958005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Millward, James A. 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 illustrate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71 [24 April 2014]. ISBN 978-08047293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 ^ Dwyer, Arienne M. Salar: A Study in Inner Asian Language Contact Processes, Part 1 illustrated.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2007: 8 [24 April 2014]. ISBN 978-344704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 ^ Lipman, Jonathan Neama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8: 55 [24 April 2014]. ISBN 978-02958005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 ^ WAKEMAN JR., FREDERIC. GREAT ENTERPRI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802 [24 April 2014]. ISBN 978-0520048041.
- ^ Wakeman Jr., Frederic. GREAT ENTERPRI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803 [24 April 2014]. ISBN 978-0520048041.
milayin.
- ^ Brown, Rajeswary Ampalavanar; Pierce, Justin (編). Charities in the Non-Western World: The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of Indigenous and Islamic Charities. Routledge. 2013: 152 [24 April 2014]. ISBN 978-1317938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 ^ Michael Dillon. China'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Sects. Taylor & Francis. 16 December 2013: 45– [2021-07-29]. ISBN 978-1-136-809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9).
- ^ 張廷玉. 《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七‧流賊》 (中文).
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稱王於西安,僭國號曰大順,改元永昌,改名自晟。
- ^ 張廷玉. 《明史‧本紀第二十四‧莊烈帝二》 (中文).
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 ^ 徐兵博. 《讀史要略(下)》. 中華民國: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31日: 第310頁. ISBN 97895771114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4月7日) (中文).
明宗室及遺留大臣輾轉向南走,他們和明朝留都南京一些文臣武將試圖擁立朱家王室藩王,重建明朝,然後揮師北上,恢復家國。
- ^ 顧誠. 《南明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7年: 第17頁. ISBN 97875006240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中文).
至此,秦嶺、淮河以北的明朝軍隊已全部收編,地方除遼東外均為大順政權接管。
- ^ 張豈之. 王天有; 成崇德 , 編. 《中國歷史:元明清史》. 中華民國: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7月3日: 第299頁. ISBN 97895711286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4月7日) (中文).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張獻忠入四川,七月克重慶,八月破成都。占領成都後·即派兵四出,分取各地,除遵義地方及石柱等土司外,四川各州縣大都收歸所有。十一月,獻忠在成都正式建國,國號大西,年號大順.稱大西王,以成都為西京.以蜀王府為宮殿,並且次第展開一些設施,使大西政權初具規模。
- ^ 田曉岫. 《中華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 華夏出版社. 1991年: 第15頁. ISBN 97878005385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中文).
1644年進入山海關,建立清朝,定都北京。入關以前,滿族先統一了包括庫頁島在內的東北地區。定鼎之後,又統一了漠南蒙古(今內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漠西厄魯特蒙古(今新疆北部)。
- ^ 王戎笙. 《清代簡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7年: 第44頁. ISBN 97872050378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7) (中文).
弘光政權擁兵50萬,控制著淮河下游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人力物力資源均為中國各派政治力量之首……
- ^ Struve 1988,第641–642頁.
- ^ Struve 1988,第642頁
- ^ Struve 1988,第642頁.
- ^ Hucker 1985,第149頁 (item 840).
- ^ Wakeman 1985, pp. 345 and 346, note 86.
- ^ 39.0 39.1 Wakeman 1985,第346頁.
- ^ Struve 1988,第644頁.
- ^ 李崇智. 《中國歷代年號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978-7-101-02512-5 (中文).
- ^ Wakeman 1985,第396 and 404頁.
- ^ Wakeman 1985,第578頁.
- ^ 44.0 44.1 Wakeman 1985,第580頁.
- ^ Kennedy 1943,第196頁 .
- ^ 46.0 46.1 Dillon, Michael.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History. Taylor & Francis. 2016: 645. ISBN 978-1317817161.
- ^ 徐兵博. 《讀史要略(下)》. 中華民國: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31日: 第310頁. ISBN 97895771114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4月7日) (中文).
南京失陷後,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撫州的益王朱慈𤆃(1645年)、福州的朱聿鍵(1645-1646年)、紹興的魯王朱以海]1645-1653年)、桂林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政權先後建立,其中以魯、唐二王政權較有實力。
- ^ 48.0 48.1 48.2 Wakeman 1985,第737頁.
- ^ Wakeman 1985,第738頁.
- ^ Wakeman 1985,第760– 61頁(1647 年末明代抗戰)和 765 年(李成棟兵變)。
- ^ Wakeman 1985,第766頁。
- ^ 52.0 52.1 Wakeman 1985,第767頁。
- ^ Wakeman 1985,第767–68頁。
- ^ 54.0 54.1 Struve 1988,第704頁。
- ^ Wakeman 1985,第973頁,注 194。
- ^ 56.0 56.1 56.2 Dennerline 2002,第117頁。
- ^ Struve 1988,第710頁。
- ^ Ho, Dahpon David. Sealords live in vain : Fujian and the making of a maritime fronti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學位論文).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149–150. 2011 [202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 ^ Yim, Lawrence C.H.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Routledge. 2009: 109 [2021-07-28]. ISBN 978-11340060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 ^ FREDERIC WAKEMAN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1047–1048 [2021-07-28]. ISBN 978-0-520-0480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 ^ John Robert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469–70 [2021-07-28]. ISBN 978-0-8047-206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 ^ Xing Hang. Conflict and Commerce in Maritime East Asia: The Zheng Famil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1620–17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January 2016: 106– [2021-07-28]. ISBN 978-1-107-121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Xing Hang. Conflict and Commerce in Maritime East Asia: The Zheng Famil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1620–17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January 2016: 149– [2021-07-28]. ISBN 978-1-107-121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Xing Hang. Conflict and Commerce in Maritime East Asia: The Zheng Famil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1620–17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January 2016: 94– [2021-07-28]. ISBN 978-1-107-121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Xing Hang. Conflict and Commerce in Maritime East Asia: The Zheng Famil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1620–17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January 2016: 179– [2021-07-28]. ISBN 978-1-107-121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Xing Hang. Conflict and Commerce in Maritime East Asia: The Zheng Famil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1620–17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January 2016: 154–155 [2021-07-28]. ISBN 978-1-107-121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Xing Hang. Conflict and Commerce in Maritime East Asia: The Zheng Famil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1620–17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January 2016: 203– [2021-07-28]. ISBN 978-1-107-121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Xing Hang. Conflict and Commerce in Maritime East Asia: The Zheng Family and the Shap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1620–172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January 2016: 204– [2021-07-28]. ISBN 978-1-107-1218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 Herbert Baxter Adam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Extra volumes. 1925: 57 [202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 ^ Pao Chao Hsieh. Government of China 1644- Cb: Govt of China. Routledge. 23 October 2013: 57– [2021-07-28]. ISBN 978-1-136-9027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 ^ Pao C. Hsieh.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1644–1911. Psychology Press. May 1967: 57– [2021-07-28]. ISBN 978-0-7146-102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8).
- ^ Manthorpe 200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108.
- ^ 巫仁恕. 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99年6月, (31) [202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30).
- ^ 陳文源. 西方传教士与南明政权 (PDF).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年11月, (25) [2023-0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07).
- ^ (清)葉夢珠:《閱世編》卷一,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16—22頁;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年)》,第399—400頁
- ^ 76.0 76.1 《南明史》卷七 志第二 禮
- ^ 錢海岳.《南明史·列傳第四 諸王三》:「隆武元年九月,從安宗北狩。明年五月,與荊王某、衡王由棷世子十一人遇害薨。事聞(隆武帝),謚曰閔。」
來源
[編輯]- 《南明史》:顧誠1997年付梓,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2版
- 《清詩史》(人民文學出版社)《清詞史》(江蘇教育出版社):嚴迪昌.基於《全清詞》等
- Lynn Struve(司徒琳)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原題: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1984年初版)
- Jerry Dennerline(鄧爾麟)著,宋華麗譯:《嘉定忠臣——十七世紀中國士大夫之統治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編譯出版社,2012). 原題:The Chia-ting Loyalists: 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Yale Historical Publications Series,1981年初版)
- Dennerline, Jerry, The Shun-chih Reign, Peterson, Willard J. (編),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9, Part 1: The Ch'ing Dynasty to 1800,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3–119, 2002 [2021-07-30], ISBN 978-0-521-2433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 Hucker, Charles O.,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BN 978-0-8047-1193-7.
- Template:Cite ECCP
- Lin, Renchuan (林仁川), Mingmo Qingchu siren haishang maoyi 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Private Ocean Trade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Shanghai, China: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987 [2021-07-30], CSBN: 11135.24 / F5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5) (中文).
- Struve, Lynn, The Southern Ming, Frederic W. Mote; Denis Twitchett; John King Fairbank (編),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7,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41–725, 1988 [2021-07-30], ISBN 9780521243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 Wakeman, Frederic,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ISBN 978-0-520-04804-1.
研究書目
[編輯]根本文獻
[編輯]史部
[編輯]- 《南明史》:錢海岳,中華書局,2004年版(全十四冊)原抄本藏南京圖書館
- 《石匱書》、《石匱書後集》:張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全三冊)影印,原抄本藏南京圖書館
- 《爝火錄》:李天根,中華書局
- 《國榷》、《棗林雜俎》:談遷,中華書局
- 《明季北略》、《明季南略》:計六奇,中華書局
- 《南疆繹史》:溫睿臨、楊鳳苞等,中華書局
- 《東南紀事》、《西南紀事》:邵廷采,江蘇古籍出版社
- 《罪惟錄》:查繼佐,齊魯書社
- 《弘光實錄鈔》:黃宗羲,廣陵書社
- 《韃靼征服中國史、韃靼中國史、韃靼戰紀》:衛匡國,商務印書館
子部
[編輯]- 《三垣筆記》:李清
- 《甲乙事案》:文秉
- 《鹿樵紀聞》:吳偉業
- 《滇黔紀聞》:方孝標
- 《日下舊聞》:朱彝尊
- 《嶺海焚余》:金堡
- 《廣東新語》:屈大均,中華書局(尚有《四朝成仁録》列入廣東叢書,余多焚於四庫)
- 《廣陽雜記》:劉獻廷,中華書局
集部
[編輯]- 《張蒼水集》(含《奇零草》、《北征錄》):張煌言,民國四明叢書
- 《皇明經世文編》、《陳忠裕集》:陳子龍
- 《楊嗣昌集》,嶽麓書社
- 《錢澄之集》(含《所知錄》),黃山書社
- 《顧亭林集》:顧炎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
- 《船山遺書》(含《永暦實錄》《宋論》),王夫之
- 《倖存錄》:夏完淳
- 《南山集》:戴名世
- 《鮚埼亭集》:全祖望
- 《朱舜水集》:朱之瑜,日本水戶門人所編
地方
[編輯]- 《揚州十日記》:王秀楚,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 《丹午筆記.吳城日記.五石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 《明末江陰守城紀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代
[編輯]- 《明史稿》:萬斯同、王鴻緒 等,商務印書館
- 《清史列傳》:柯紹忞、趙爾巽 等,中華書局
- 《明史紀事本末》:谷應泰,中華書局
- 《三藩紀事本末》:楊陸榮,中華書局
- 《續明紀事本末》:倪在田 輯,四庫焚書
- 《小腆紀年》《小腆紀傳》:徐鼒,中華書局
參見
[編輯]
前朝: 大明 |
中國朝代 | 後朝: 大清 明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