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语言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语言列表列出中國大陸各民族所使用的或曾经使用的语言,包括有声语言、无声语言、外来语言或替代语言。所有语言代码按照ISO 639-3ISO 639-5的标准列出。

附有†記號者為已消亡語言。另外,中國大陸對於母語運動相關活動為中國語言保護

漢藏語系[编辑]

漢白語族[编辑]

汉语作为大语言(Macrolanguage)时,其ISO 639-1(zh)(汉语),ISO 639-2(chi)(B)、(zho)(T),ISO 639-3(cmn)(官话)。

古汉语[编辑]

语言 代码 备注
上古汉语 ozh 已消亡
中古汉语 ltc 已消亡
文言文 lzh

官话[编辑]

多数汉族使用的语言。各方言区之间有差异,除去江淮官话之外可以互相交流。

语言 代码 方言 备注
官话 cmn 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 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汉语标准语,是中国的通用语言
北京官话 通行于北京及河北北部(热河)
东北官话 通行于东北地区大部
冀鲁官话 通行于天津、河北南部、山东西部
胶辽官话 通行于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中原官话 通行于黄河中游地区,以及新疆南部的汉族聚居区
兰银官话 通行于宁夏、甘肃、新疆北部的汉族聚居区
西南官话 通行于西南地区的汉族聚居区
江淮官话 通行于皖中、苏北、南京地区;因其与吴语互相影响,与其他官话方言差异较大,故部分人认为其为独立语言

官话、闽语以外之汉语言[编辑]

部分汉族使用的语言。中国内地学术界认为其是汉语的方言;而国际学术界以其不能交流性,认为其为汉语族下的独立语言。

语言 代码 备注
粤语 yue 通行于广东中西部、广西东部以及香港、澳门
吴语 wuu 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吴语温州话与其他吴语差异极大,部分人认为其为独立语言
湘语 hsn 通行于湖南大部
赣语 gan 通行于江西中北部
客家语 hak 通行于赣闽粤湘四省交界地带及广西东部及臺灣、東南亞地區、南美洲蘇利南等
徽语 czh 通行于安徽南部
晋语 cjy 通行于山西大部及陕西北部

闽语支[编辑]

闽语的情况更复杂一些。闽语的各大分支几乎不能互相交流,因此国际学术界认为闽语的各个分支也是汉语族下的独立语言。

语言 代码 备注
闽东语 cdo 通行于福州、宁德及闽浙边界地区
莆仙语 cpx 通行于莆田地区
闽南语 nan 通行于福建南部、闽粤交界地带及臺灣、東南亞地區、美洲部分地區
闽北语 mnp 通行于闽北地区
闽中语 czo 通行于三明地区
邵将语 通行于南平、三明与江西省交界各县;受赣语影响较大
琼雷语 通行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大部

古汉语[编辑]

汉白语族[编辑]

方言学家估计汉语族下有上百种无法互通的口音。它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方言连续体,总体上差异随距离增加,也有差异明显的分界。

藏緬語族[编辑]

藏-喜马拉雅语群[编辑]

羌-党項語群[编辑]

緬彝語群[编辑]

汉藏语系孤立語群和语支[编辑]

  • 松林语(Songlin)
  • 萨尔语群
  • 侬语支(Nungish)
    • 日旺语(Rawang)(raw) (Răwang, Rvwang、Nung Rawang, Rawan, Rwan, Ch'opa, Kiutze)
      • 达鲁-杰旺语(Daru-Jerwang、由 Dvru 和 Zørwang 组成,包括昆朗语 Kunglang)
        • 马龙语(Malong)
        • 孔龙语(Konglang)
        • 阿维格旺语(Awiqwang)
        • 鲁姆尔语(Rvmøl)
      • 龙米语(Lungmi)
        • 克朗库语(Khrangkhu / 丁宁隆语 Thininglong、南龙米语 Southern Lungmi)
        • 凯伊库语(Kyaikhu、当拉克语 Dangraq、马尚语 Mashang, 北龙米语 Northern Lungmi)
      • 马特旺语(Matwang、穆特旺语 Mutwang)
      • 唐萨尔语(Tangsar)
        • 东唐萨尔语(Tangsar East、长贡 Changgong)
        • 西唐萨尔语(Tangsar West、朗达克贡语 Langdaqgong、仁因池语 Renyinchi)
      • 塔鲁克语(Thaluq)
      • 瓦当空语(Wadamkhong)
      • 克温桑语(Khwingsang)
      • 阿古语(Agu)
      • 丁拉语(Dingra)
      • 彭斯语(Hpungsi)
      • 蒂撒旺语(Htiselwang)
      • 马特瓦姆利语(Matwamly)
      • 撒塔语(Sertha)
      • 撒旺语(Serwang)
      • 瓦科语(Wahke)
      • 塔荣语(Taron)
      • 兹屯语(Zithung)
    • 獨龍語(Derung)(duu) (Trung, Dulong, Drung, Tvrung、Drung, Tulung, Taron, Kiutse, Kiupa, Kiao)
      • 独龙语(Dulong)
      • 怒语(Nu)
    • 阿儂語(Nung)(nun) (Anong, Along, Anung, Khupang)
      • 乔洛语(Cholo)
      • 格瓦扎语(Gwaza)
      • 米科语(Miko)
    • 诺拉语(Norra)(nrr)(Nora, Noza, Nurra) (9.000)
      • 诺拉语(Nora)
      • 拜亚贝语(Byabe)
      • 基佐洛语(Kizolo)
    • 拉麻语(Lama)(lay
  • 达尼语支(Tani)
  • 鲁苏语支Hrusish
    • 鲁苏语(Hrusso昂卡Aka)(hru
    • 米济语(Miji)(sjl
      • 达迈语(Dhammai、西米济语、萨觉朗 Sajolang)
      • 纳迈语(Nhammai、東米济语、瓦杜 Wadu)
    • 崩如语(Bengru)
      • 匹撒语(Pisa)
      • 梅洛语(Melo)
      • 塔冈语(Tagang)
      • 米力语(Mili)
      • 撒佩语(Sape)
  • 义都—达让语支(Digaro)
  • 桑朗语支(Siangic)
  • 舍朱奔语支
    • 西分支
      • 杜洪比–基斯皮语组(Duhumbi–Khispi 或 Chug–Lish)
      • 梅伊–萨尔当语组(Mey–Sartang)
        • 舍朱奔语(Sherdukpen、Mey、Ngnok)(門巴語)(sdp
          • 谢尔冈语(Shergaon)
          • 鲁帕语(Rupa)
        • 萨尔当语(Sartang)(門巴語)(onp)(Bootpa, But Monpa, But Pa, Matchopa)
          • 杰里加翁语(Jerigaon)
          • 科伊纳语(Khoina)
          • 拉洪语(Rahung)
          • 科伊塔姆语(Khoitam)
    • 蘇龍語(布瑞)(Puroik/苏龙Sulung)(suv
    • 布贡语(科瓦)(Bugun/科瓦Khowa)(bgg
      • A分支
        • 布鲁语(Bulu)
        • 拉瓦语(Rawa)
        • 科乔语(Kojo)
        • 罗乔语(Rojo)
        • 萨里奥萨里亚语(Sario Saria)
        • 拉苏姆帕特语(Lasumpatte)
        • 查扬塔乔语(Chayangtajo)
      • B分支
        • 纳姆弗里语(Namphri)
        • 卡斯皮语(Kaspi)
        • 旺霍语(Wangho)
        • 迪克扬语(Dikhyang)
        • 辛查昂语(Singchaung)
        • 比乔姆语(Bichom)
  • 格曼语支Miju
  • 未分類的藏緬語族語言

苗瑶语系[编辑]

壯侗語系[编辑]

南亞語系[编辑]

南島語系[编辑]

核心南島語[编辑]

核心南島語言依計算方式不同,可有16至20多個語種,以下語種分類以《民族語》為基礎,[1]同時參考李壬癸(2006)之分類,將核心南島語分為北台灣南島語族中台灣南島語族南台灣南島語族、以及東台灣南島語族四個分支。

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编辑]

突厥语系[编辑]

蒙古语系[编辑]

满-通古斯语系[编辑]

南通古斯语族[编辑]

满语支[编辑]
语言 代码 备注
女真语 juc 已消亡
满语 mnc 通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族聚居区的满族中;满族杂居区的满族多使用汉语官话;曾為清朝的官方語言,現為极危语言
锡伯语 sjo 通行于新疆的锡伯族
赫哲语支[编辑]
语言 代码 备注
赫哲语 gld 通行于黑龙江的赫哲族中;在中国只有50余使用者,系极危语言

北通古斯语族[编辑]

鄂温克语支[编辑]
语言 代码 备注
鄂温克语 evn 通行于东北的鄂温克族
鄂伦春语 orh 通行于东北的鄂伦春族

扶餘語系[编辑]

全族消亡。

语言 代码 备注
高句丽语 zkg 已消亡
扶余语 xpy
百济语 xpp

日琉语系[编辑]

语言 代码 备注
日语 jpn 日本使用的语言。由于近代以来日本先于中国近代化,且两次侵华,日语一度成为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的官方语言,极大影响当地语言体系;而日语对许多西方概念的汉字词翻译也影响了现代汉语。2000年代以后,日本的动漫轻小说特摄以及偶像文化传入中国内地,使得日语在中国内地逐渐流行。

朝鲜语系[编辑]

语言 代码 方言 备注
朝鲜语 kor 中國朝鮮語 通行于吉林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中国朝鲜族中。中国朝鮮语东北方言为主,并受其他朝鲜语方言东北官话影响。中国大陆中国朝鲜族使用的语言和朝鲜人使用的语言为朝鮮语;称韩国人使用的语言为韩语;官方开设的小语种专业皆称朝鮮语。1992年中韩建交之前,在中国的朝鲜语教学使用的教材、教授的语音语法皆以朝鲜文化语为标准。中韩建交后,随着韩国企业大规模投资中国,中国朝鲜语开始受到标准韩国语的影响。现在中国的朝鲜语教学使用的教材、教授的语音语法绝大多数皆为标准韩国语,且现在中国教授朝鲜语的外教绝大多数都是从韩国而来,而鲜有朝鲜而来,再加上中韩两国建交后有大量双方人民前往对方国家居住、留学等,以及韩流的影响,现阶段中国朝鲜语已经大大地受到标准韩国语的影响。


印歐語系[编辑]

外来印欧语[编辑]

语言 代码 备注
英语 eng 香港的官方语言之一,在中国内地亦为第一外语;属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英格兰使用的语言,后随着英国美国在全球扩展其影响力,成为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
葡萄牙语 por 澳门的官方语言之一;属罗曼语族伊比利亚-罗曼语支葡萄牙使用的语言,葡萄牙于明朝开始租用澳门。
德语 ger 曾为膠州灣(今青島市)的官方语言;属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德國使用的语言,德國於1898年开始租用膠州灣。
俄语 rus 通用于新疆的中国俄罗斯族中;另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中国内地教育体系的第一外语;属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俄罗斯使用的语言;在中國的一些邊疆地區也有一定的通行度。
法语 fra 曾为廣州灣(今湛江市)的官方语言;属罗曼语族高盧-羅曼語支法國使用的语言,法國於1898年开始租用廣州灣。

吐火罗语族[编辑]

全族消亡。

语言 代码 备注
吐火罗语A† xto 已消亡;或称焉耆
吐火罗语B† txb 已消亡;或称龟兹

印度-伊朗语族[编辑]


混合語[编辑]

克里奧爾語[编辑]

手語[编辑]

古代語言[编辑]

注释[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 Austronesian. [2019-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1). 
  2. ^ 李, 壬癸. 珍惜台灣南島語言. 台灣本鋪:前衛出版社. 2010: 148–154. ISBN 978-957-801-635-4. 
书籍
网站

外部連結[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