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司州行政區劃
外观
(重定向自西晉司州行政區劃)
司州在西晉初稱為司隸,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以後,全國分為十九個州部,在司隸地區設置司州。[參 1]管轄範圍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陝西省東南部和山東省西北一隅。治所首都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漢趙國主劉聰派遺劉曜、王彌攻破洛陽,俘獲晉帝司馬熾,[參 2]司州大半淪沒於胡,東晉初全境易手。
永和五年(349年)及太元九年(384年)曾短暫收復,數年後又失,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收復司州黃河以南地區。[參 3]
西晉
[编辑]郡級行政區
[编辑]晉朝建國後,繼承曹魏司隸的河南、河內、弘農、河東、平陽、野王、原武、魏郡、陽平、廣平10郡。其後泰始二年(266年)廢野王、原武2郡,分河南郡置滎陽、陽翟2郡(陽翟郡不久廢郡),分河內郡置汲郡,分魏郡及廣平郡置頓丘郡,分雍州京兆郡置上洛郡。太康年間(280-289),計有12郡,100縣。
- 河南郡
- 曹魏為河南尹。晉朝建國後改稱河南郡。郡治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初領洛陽、鞏縣、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縣、新鄭、穀城、陽翟、滎陽、京縣、密縣、苑陵、中牟、開封17縣。晉初廢偃師、穀城2縣。泰始二年(266年)滎陽、京縣、苑陵、中牟、開封5縣移屬滎陽郡,陽翟、密縣2縣移屬陽翟郡(旋廢,陽翟縣來隸);弘農郡新安、陸渾2縣及潁川郡陽城縣來隸。[參 4][參 5]晉末領洛陽、河南、鞏、河陰、成皋、緱氏、陽城、新城、梁、新安、陸渾、陽翟12縣。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漢國攻破洛陽縣。[參 2]
- 弘農郡
- 曹魏舊郡。郡治弘農縣(今河南省靈寶市北),領弘農、陝縣、黽池、宜陽、盧氏、湖縣、華陰、新安、陸渾9縣。泰始二年(266年)盧氏縣移屬上洛郡,大約同時新安、陸渾2縣移屬河南郡。[參 4][參 5]晉末領弘農、湖、陝、宜陽、黽池、華陰6縣。永嘉五年(311年)為劉曜攻陷。
- 平陽郡
- 曹魏舊郡。郡治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西),領平陽、楊縣、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臨汾、北屈、皮氏10縣。晉初河東郡端氏、濩澤2縣來隸。[註 1]
- 晉末領平陽、楊、端氏、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絳邑、濩澤、臨汾、北屈、皮氏12縣。永嘉二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參 6]
- 河東郡
- 曹魏舊郡。郡治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西),領安邑、聞喜、東垣、汾陰、大陽、猗氏、解縣、蒲坂、河北、濩澤、端氏11縣。晉初端氏、濩澤2縣移屬平陽郡。[註 1]晉末領安邑、聞喜、東垣、汾陰、大陽、猗氏、解、蒲坂、河北9縣。永嘉二年(308年)為劉淵所攻陷。[參 6]
- 河內郡
- 曹魏舊郡。郡初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泰始二年(266年)左右移治野王縣(今河南省沁陽市),[參 7]領懷縣、河陽、軹縣、溫縣、州縣、平皋、山陽、武德、修武、汲縣、共縣、獲嘉、朝歌、林慮14縣。泰始二年(266年)以汲縣、朝歌、共縣、林慮、獲嘉5縣移屬汲郡,野王郡野王、沁水2縣來隸。太康年間(280-289)脩武縣移屬汲郡。[註 2]晉末郡治移往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領野王、州、懷、平皋、河陽、軹、山陽、溫、武德、沁水10縣。永嘉四年(310年)為石勒所攻陷。[參 8]
- 廣平郡
- 曹魏舊郡。郡初治曲梁縣(今河北省曲周縣西北),後移至廣平縣(今河北省曲周縣北),領曲梁、廣平、易陽、武安、涉縣、南和、平恩、邯鄲、襄國、任縣、曲周、列人、廣年、斥章、肥鄉、臨水16縣。晉初省曲周縣。晉末領廣平、邯鄲、易陽、武安、涉、襄國、南和、任、曲梁、列人、肥鄉、臨水、廣年、斥漳、平恩15縣。永嘉二年(308年)為石勒所攻陷,六年(312年)為西晉收復,建興元年(313年)石勒再次攻陷。[參 6]
- 陽平郡
- 曹魏舊郡。郡初治館陶縣(今河北省館陶縣),後移至元城縣(今河北省大名縣東),領館陶、元城、清淵、衛縣、發干、東武陽、頓丘、陽平、樂平9縣。泰始二年(266年)頓丘、衛縣2縣移屬頓丘郡;省發干、樂平2縣,太康年間復置。晉末領元城、館陶、清淵、東武陽、陽平、發干、樂平7縣。永嘉二年(308年)為石勒所攻陷,六年(312年)為西晉收復,建興元年(313年)石勒再次攻陷。[參 6]
- 魏郡
- 曹魏舊郡。郡治鄴縣(今河北省磁縣北),領鄴縣、繁陽、內黃、魏縣、黎陽、陰安、斥丘、蕩陰8縣。晉初置長樂、安陽2縣。泰始二年(266年)繁陽、陰安2縣移屬頓丘郡,鄴縣改名臨漳縣(313年改名)。晉末領臨漳、魏、斥丘、蕩陰、內黃、黎陽、長樂、安陽8縣。永嘉二年(308年)為石勒所攻陷,六年(312年)為西晉收復,建興元年(313年)石勒再次攻陷。[參 6]
- 滎陽郡
- 曹魏時曾置郡,後廢。泰始二年(266年)以河南郡滎陽、京縣、苑陵、中牟、開封5縣及原武郡原武、卷縣、陽武3縣復置滎陽郡。[參 9]郡治滎陽縣(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後廢原武縣,陽翟郡密縣來隸。晉末領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8縣。
- 上洛郡
- 晉初置京兆南部都尉,領京兆郡東南部的上洛、商縣2縣。泰始二年(266年)以都尉所屬2縣及弘農郡盧氏縣置郡。[參 10]郡治上洛縣(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領上洛、商縣、盧氏3縣。泰始三年(267年)置拒陽、豐陽2縣。太康年間(280-289)以前已廢拒陽、豐陽2縣。晉末領上洛、商、盧氏3縣。永嘉五年(311年)為劉曜攻陷。
- 汲郡
- 泰始二年(266年)以河內郡汲縣、朝歌、共縣、林慮、獲嘉5縣置郡。[參 11]郡治汲縣(今河南省新鄉縣東北)。後河內郡脩武縣來隸。[註 2]晉末領汲、朝歌、共、林慮、獲嘉、脩武6縣。永嘉四年(310年)為劉淵所攻陷。[參 6]
縣級行政區
[编辑]司州(州治:洛陽縣) |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司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
河南郡 (12) |
洛陽縣 | 洛陽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 河南郡(265-316) | |
河南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 | 河南郡(265-316) | |||
鞏縣 | 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 | 河南郡(265-316) | |||
河陰縣[註 6] | 今河南省孟津縣北 | 河南郡(265-316) | |||
成皋縣 |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 | 河南郡(265-316) | |||
緱氏縣 | 今河南省偃師市南 | 河南郡(265-316) | |||
新城縣 |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 河南郡(265-316) | |||
梁縣 | 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北臨汝鎮西 | 河南郡(265-316) | |||
陽城縣 |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 潁川郡(265-266?)→河南郡(266?-316) | |||
新安縣 | 今河南省澠池縣東 | 弘農郡(265-266?)→河南郡(266?-316) | |||
陸渾縣 | 今河南省嵩縣東北 | 弘農郡(265-266?)→河南郡(266?-316) | |||
陽翟縣 | 今河南省禹州市 | 河南郡(265-266)→陽翟郡(266)→河南郡(267?-316) | |||
偃師縣 | 今河南省偃師縣東 | 河南郡(265-266?) | 晉初廢縣併入洛陽縣。[參 14] | ||
穀城縣 | 今河南省洛陽市西 | 河南郡(265-266?) | 晉初廢縣併入洛陽縣。[參 15] | ||
弘農郡 (6) |
弘農縣 | 弘農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北 | 弘農郡(265-316) | |
湖縣 |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 | 弘農郡(265-316) | |||
陝縣 |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 | 弘農郡(265-316) | |||
宜陽縣 | 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 弘農郡(265-316) | |||
黽池縣 | 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 | 弘農郡(265-316) | |||
華陰縣 | 今陝西省華陰市 | 弘農郡(265-316) | |||
平陽郡 (12) |
平陽縣 | 平陽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西 | 平陽郡(265-316) | |
楊縣 | 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 | 平陽郡(265-316) | |||
端氏縣 | 今山西省沁水縣東北 | 平陽郡(265-316) | |||
永安縣 | 今山西省霍州市 | 平陽郡(265-316) | |||
蒲子縣 | 今山西省隰縣 | 平陽郡(265-316) | |||
狐讘縣 | 今山西省永和縣西南 | 平陽郡(265-316) | |||
襄陵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東南 | 平陽郡(265-316) | |||
絳邑縣 | 今山西省侯馬市東 | 平陽郡(265-316) | |||
濩澤縣 | 今山西省陽城縣西北 | 平陽郡(265-316) | |||
臨汾縣 | 今山西省臨汾市北 | 平陽郡(265-316) | |||
北屈縣 | 今山西省吉縣北 | 平陽郡(265-316) | |||
皮氏縣 | 今山西省河津市 | 平陽郡(265-316) | |||
河東郡 (9) |
安邑縣 | 安邑縣 | 今山西省夏縣西 | 河東郡(265-316) | |
聞喜縣 | 今山西省聞喜縣 | 河東郡(265-316) | |||
東垣縣[註 7] | 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南 | 河東郡(265-316) | |||
汾陰縣[參 16] | 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 | 河東郡(265-316) | |||
大陽縣 | 今山西省平陸縣 | 河東郡(265-316) | |||
猗氏縣 | 今山西省運城市西 | 河東郡(265-316) | |||
解縣 | 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 | 河東郡(265-316) | |||
蒲坂縣 |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 河東郡(265-316) | |||
河北縣 | 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 河東郡(265-316) | |||
河內郡 (10) |
懷縣 ↓ 野王縣 ↓ 懷縣 |
野王縣 | 今河南省沁陽市 | 野王郡(265-266?)→河內郡(266?-316) | |
州縣 | 今河南省沁陽市東 | 河內郡(265-316) | |||
懷縣 | 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北 | 河內郡(265-316) | |||
平皋縣 | 今河南省溫縣東 | 河內郡(265-316) | |||
河陽縣 | 今河南省孟縣西 | 河內郡(265-316) | |||
軹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北 | 河內郡(265-316) | |||
山陽縣 | 今河南省焦作市東北 | 河內郡(265-316) | |||
溫縣 | 今河南省孟州市東 | 河內郡(265-316) | |||
武德縣[註 8] | 今河南省武陟縣東 | 河內郡(265-316) | |||
沁水縣 | 今河南省濟源市東 | 野王郡(265-266?)→河內郡(266?-316) | |||
廣平郡 (15) |
曲梁縣 ↓ 廣平縣 |
廣平縣 | 今河北省曲周縣北 | 廣平郡(265-316) | |
邯鄲縣 | 今河北省邯鄲市 | 廣平郡(265-316) | |||
易陽縣 | 今河北省邯鄲市東北 | 廣平郡(265-316) | |||
武安縣 | 今河北省武安市 | 廣平郡(265-316) | |||
涉縣 | 今河北省涉縣 | 廣平郡(265-316) | |||
襄國縣 | 今河北省邢臺市 | 廣平郡(265-316) | |||
南和縣 | 今河北省南和縣 | 廣平郡(265-316) | |||
任縣 | 今河北省任縣東 | 廣平郡(265-316) | |||
曲梁縣 | 今河北省曲周縣西北 | 廣平郡(265-316) | |||
列人縣 | 今河北省肥鄉縣北 | 廣平郡(265-316) | |||
肥鄉縣 | 今河北省肥鄉縣南 | 廣平郡(265-316) | |||
臨水縣 | 今河北省磁縣 | 廣平郡(265-316) | |||
廣年縣 | 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東 | 廣平郡(265-316) | |||
斥漳縣 | 今河北省曲周縣北 | 廣平郡(265-316) | |||
平恩縣 | 今河北省丘縣西南 | 廣平郡(265-316) | |||
曲周縣 | 今河北省丘縣東北 | 廣平郡(265-266?) | 晉初廢縣。[參 17] | ||
陽平郡 (7) |
館陶縣 ↓ 元城縣 |
元城縣 | 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 陽平郡(265-316) | |
館陶縣 | 今河北省館陶縣 | 陽平郡(265-316) | |||
清淵縣[註 9] | 今河北省館陶縣北 | 陽平郡(265-316) | |||
東武陽縣 | 今山東省莘縣南 | 陽平郡(265-316) | |||
陽平縣 | 今山東省莘縣 | 陽平郡(265-316) | |||
發干縣 | 今河北省冠縣東 | 陽平郡(265-266?)→(廢縣)→陽平郡(?-316) | 晉初廢縣,太康年間(280-289)復置。[註 10] | ||
樂平縣 | 今河北省冠縣東 | 陽平郡(265-266?)→(廢縣)→陽平郡(?-316) | 晉初廢縣,太康年間(280-289)復置。[註 11] | ||
魏郡 (8) |
臨漳縣 | 臨漳縣 | 今河北省磁縣北 | 魏郡(265-316) | 曹魏為鄴縣,建興元年(313年)更名臨漳縣。[參 18] |
魏縣 | 今河北省大名縣西 | 魏郡(265-316) | |||
斥丘縣 | 今河北省臨漳縣東 | 魏郡(265-316) | |||
蕩陰縣 | 今河北省蕩陰縣 | 魏郡(265-316) | |||
內黃縣 | 今河南省內黃縣西 | 魏郡(265-316) | |||
黎陽縣 | 今河南省浚縣東 | 魏郡(265-316) | |||
長樂縣[需要消歧义] | 今河南省安陽市東 | 魏郡(?-316) | 晉初分內黃縣置。[參 19] | ||
安陽縣 | 今河南省安陽市 | 魏郡(?-316) | 晉初分湯陰縣置。[參 20] | ||
滎陽郡 (8) |
滎陽縣 | 滎陽縣 | 今河南省滎陽市東北 | 河南郡(265-266)→滎陽郡(266-316) | |
京縣 | 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南 | 河南郡(265-266)→滎陽郡(266-316) | |||
密縣 | 今河南省新密市東南 | 河南郡(265-266)→陽翟郡(266)→滎陽郡(267?-316) | |||
卷縣 | 今河南省原陽縣西 | 原武郡(265-266)→滎陽郡(266-316) | |||
陽武縣 | 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 | 原武郡(265-266)→滎陽郡(266-316) | |||
苑陵縣 | 今河南省新鄭市東北 | 河南郡(265-266)→滎陽郡(266-316) | |||
中牟縣 | 今河南省中牟縣 | 河南郡(265-266)→滎陽郡(266-316) | |||
開封縣 | 今河南省開封市北 | 河南郡(265-266)→滎陽郡(266-316) | |||
原武縣 | 今河南省原陽縣 | 原武郡(265-266) | 晉初廢縣。 | ||
上洛郡 (3) |
上洛縣 | 上洛縣 | 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 京兆郡(265-266)→上洛郡(266-316) | |
商縣 | 今陝西省丹鳳縣 | 京兆郡(265-266)→上洛郡(266-316) | |||
盧氏縣 | 今河南省盧氏縣 | 弘農郡(265-266)→上洛郡(266-316) | |||
拒陽縣 | 今陝西省洛南縣境內 | 上洛郡(267-?) | 泰始三年(267年)分上洛縣置,太康年間(280-289)以前已廢縣。[參 21] | ||
豐陽縣 | 今陝西省山陽縣 | 上洛郡(267-?) | 泰始三年(267年)分商縣置,因縣境有豐陽川而得名。太康年間(280-289)以前已廢縣。[參 22] | ||
汲郡 (6) |
汲縣 | 汲縣 | 今河南省新鄉縣東北 | 河內郡(265-266)→汲郡(266-316) | |
朝歌縣 | 今河南省淇縣 | 河內郡(265-266)→汲郡(266-316) | |||
共縣 | 今河南省輝縣市 | 河內郡(265-266)→汲郡(266-316) | |||
林慮縣 | 今河南省林州市 | 河內郡(265-266)→汲郡(266-316) | |||
獲嘉縣 | 今河南省新鄉市西 | 河內郡(265-266)→汲郡(266-316) | |||
脩武縣 | 今河南省獲嘉縣 | 河內郡(265-280?)→汲郡(280?-316) | |||
頓丘郡 (4) |
頓丘縣 | 頓丘縣 | 今河南省內黃縣南 | 陽平郡(265-266)→頓丘郡(266-316) | |
衛縣 | 今河南省清豐縣 | 陽平郡(265-266)→頓丘郡(266-316) | |||
繁陽縣 | 今河南省內黃縣北 | 魏郡(265-266)→頓丘郡(266-316) | |||
陰安縣 | 今河南省清豐縣北 | 魏郡(265-266)→頓丘郡(266-316) |
東晉
[编辑]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收復部分地區,東晉滅亡前夕,司州治虎牢(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汜水鎮),下領3郡、28縣。
東晉司州郡縣表(元熙元年‧西元419年) | |||
說明:「 」為東晉時期的僑郡或僑縣;「*」為東晉時期新置或復置的郡縣 |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下轄縣名 | 備注 |
---|---|---|---|
河南郡 (11) |
洛陽縣 | 洛陽縣、河南縣、鞏縣、緱氏縣、新城縣、梁縣、河陰縣、陸渾縣、#東垣縣、新安縣、*西東垣縣[參 23] | |
滎陽郡 (9) |
滎陽縣 | 滎陽縣、京縣、密縣、卷縣、陽武縣、苑陵縣、中牟縣、開封縣、#成皋縣[參 24] |
|
弘農郡 (8) |
弘農縣 | 弘農縣、陝縣、宜陽縣、黽池縣、#盧氏縣、華陰縣、[註 12]湖縣、曲陽縣[參 25] | |
河北郡 | 河北縣 | #河北縣 | |
北河東郡 | 蒲坂縣 | #蒲坂縣 | |
上洛郡 | 上洛縣 | 上洛縣、商縣 |
|
注釋
[编辑]- ^ 1.0 1.1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圖組》中,端氏、濩澤2縣屬河東郡,而《晉書·地理志》屬平陽郡。
- ^ 2.0 2.1 孔祥軍依據《水經·清水注》「京相璠曰:河內脩武縣北有故隤城」和《水經·穀水注》「京相璠與裴司空彥季脩《晉輿地圖》,作《春秋地名》」的記載,認為晉泰始年間脩武縣仍屬河內郡,直到太康年間以前才移屬汲郡。(《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8頁)
-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和楊晨《三國會要》認為領有野王1縣,但據地理位置,西側的沁水縣可能也是該郡領有。
-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和楊晨《三國會要》認為領有原武1縣,但據地理位置,周邊的卷縣、陽武2縣可能也是該郡領有。
- ^ 史書記載領有密縣,但據郡名,陽翟縣可能也屬於該郡所領。
- ^ 孔祥軍據《魏書·地形志》記載「河陰,晉置」,認為河陰縣似乎在太康年間以後廢縣(見《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7頁),但據《晉書·傅祗傳》及《資治通鑑》卷88記載,永嘉五年(311年),司徒傅祗和大將軍苟晞在河陰建行臺,並命傅暢為河陰縣令,此時河陰縣仍然存在。
- ^ 《晉書·地理志》作「垣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晉圖組》作「東垣縣」,孔祥軍依據《魏志》卷16「白騎攻東垣」及《左傳·襄公元年》杜注「河東郡有東垣縣」,認為作「東垣」是。(《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6頁)
- ^ 《晉書·地理志》遺漏此縣,《晉書·石勒載記》有武德縣的記載。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晉圖組》河內郡有此縣。
- ^ 「清淵」,《晉書·地理志》作「清泉」,是唐代人避唐帝名諱改名。
- ^ 孔祥軍依據《宋書》卷35〈州郡志一·東安太守〉「發干令,漢舊名,屬東郡,《太康地志》無」的記載,認為該縣晉時廢縣,太康四年左右復置。(《晉書地理志校注》第33頁)
- ^ 孔祥軍依據《宋書》卷35〈州郡志一·東安太守〉「樂平令,前漢曰清,屬東郡,章帝更名,晉《太康地志》無」的記載,認為該縣晉時廢縣,太康四年左右復置。(《晉書地理志校注》第33頁)
- ^ 胡阿祥謂《宋志》司州弘農郡脫華陰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835頁)
- ^ 《考表》謂:考《漢志》上東海郡、《續漢志》三徐州下邳國領有曲陽,則《宋志》不誣也。以弘農實郡領東土舊縣,其為僑縣無疑。(胡阿祥《宋書州郡志匯釋》,第178頁)
出處
[编辑]-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曰:「晉武帝太康元年,既平孫氏,凡增置郡國二十有三,省司隸置司州。」;《通典》卷171〈州郡一〉曰:「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分為十九州部:置司州,治洛陽。」;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證:「今考司州之名魏時屢見,……魏時司隸但通稱司州,至太康元年始定耳。」(《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第9頁)
- ^ 2.0 2.1 《晉書》卷5〈孝懷帝紀〉:「(永嘉五年六月)丁酉,劉、王彌入京師。」
- ^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司州刺史,漢之司隸校尉也。晉江左以來,淪沒戎寇,雖永和、太元王化暫及,太和、隆安還復湮陷。牧司之任,示舉大綱而已。縣邑戶口,不可具知。武帝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領河南、滎陽、弘農實土三郡。」
- ^ 4.0 4.1 《元和郡縣圖志》卷5〈河南道·河南府新安縣〉:「新安縣,本漢舊縣,屬弘農郡。晉改屬河南郡。」
- ^ 5.0 5.1 《宋書》卷28〈符瑞志中〉:「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弘農陸渾。」;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9頁注釋:「泰始元年時陸渾縣己移屬弘農郡。……遲於太康元年,陸渾縣復屬河南尹。」
- ^ 6.0 6.1 6.2 6.3 6.4 6.5 6.6 《晉書》卷5〈孝懷帝紀〉:「(永嘉二年)三月,東海王越鎮鄄城。劉元海侵汲郡,略有頓丘、河內之地。……秋七月甲辰,劉元海寇平陽,太守宋抽奔京師,河東太守路述力戰,死之。……(十一月)己酉,石勒寇鄴,魏郡太守王粹戰敗,死之。……(永嘉四年)五月,石勒寇汲郡,執太守胡寵。」卷104〈石勒載記上〉:「「建興元年,石季龍攻鄴三臺,鄴潰,劉演奔於稟丘,將軍謝胥、田青、郎牧等率三臺流人降于勒,勒以桃豹為魏郡太守以撫之。」
- ^ 《太平寰宇記》卷53〈河北道·懷州修武縣〉:「故懷縣……兩漢河內郡并理之。晉移郡理于野王。」
- ^ 《晉書》卷61〈茍晞傳〉:「懷城已陷,河內太守裴整為賊所執」;《資治通鑑》卷87:「〔永嘉四年〕秋,七月,漢楚王聰、始安王曜、石勒及安北大將軍趙國圍河內太守裴整于懷,詔征虜將軍宋抽救懷。勒與平北大將軍王桑逆擊抽,殺之;河內人執整以降,漢主淵以整為尚書左丞。」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滎陽郡,泰始二年置。」;《太平寰宇記》卷5〈鄭州〉:「晉泰始二年,分河南郡地置滎陽郡。」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上洛郡,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部置。」;《太平寰宇記》卷141〈山南西道·商州〉:「晉初改為京兆南部,後又立為上洛郡,即太始二年(原作「太始三年」))分京兆置上洛郡。」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汲郡,泰始二年置。」
- ^ 《晉書》卷14〈地理志上〉:「頓丘郡,泰始二年置。」;《宋書》卷35〈州郡志一〉:「頓丘令,二漢屬東郡,魏屬陽平,晉武帝泰始二年,分陽平(原誤作淮陽)置頓丘郡。」
- ^ 《太平寰宇記》卷5〈河南道·密縣〉:「晉太始二年分河南置陽翟郡,以密縣屬焉。」;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頁注釋1:「泰始二年似分河南置陽翟郡,然《元和志》、《輿地廣記》皆言陽翟郡後魏置,則此郡似旋置旋廢。」
- ^ 《太平寰宇記》卷5〈河南道·偃師縣〉:「偃師縣……周為畿內之邑,秦屬三川,漢屬河南,即今縣理是也,晉併入洛陽。」
- ^ 《太平寰宇記》卷5〈河南道·偃師縣〉:「故穀城……西晉省併入河南。」
- ^ 中華書局點校本《晉書》卷14〈地理志上〉注釋10:「汾陽公國相 畢校及方愷《新校晉書地理志》以後簡稱方校均謂『汾陽』當作『汾陰』。」;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27頁:「《左傳·文公六年》杜注河東郡有汾陰縣,《後魏志》:『汾陰,二漢、晉屬河東』,則『汾陽』似當作『汾陰』。」
- ^ 《輿地廣記》卷11〈河北西路〉:「漢武帝建元四年置,屬廣平國,東漢屬鉅鹿郡,晉省之。」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河北道一〉:「晉以懷帝諱,改鄴為臨漳縣,石季龍徙都之,復改為鄴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河北道·相州內黃縣〉:「堯城縣,本漢內黃地,晉於此置長樂縣。」
- ^ 《元和郡縣圖志》卷16〈河北道·相州安陽縣〉:「漢初廢,以其地屬湯陰縣。晉於今理西南三里置安陽縣,屬魏郡。」
- ^ 《太平寰宇記》卷141〈山南西道·商州洛南縣〉:「晉太始三年分上洛地,於今縣東北八十里置拒陽縣,屬上洛郡,尋省。」
- ^ 《太平寰宇記》卷141〈山南西道·商州豐陽縣〉:「晉太始三年分商縣之地置豐陽縣。因豐陽川以為名,尋廢。」
- ^ 23.0 23.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河南領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並漢舊縣。)河陰、(《晉太康地志》有。)陸渾、(漢舊縣,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南。)東垣、(二漢、《晉太康地志》、何有垣縣。)新安、(二漢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東。)西東垣,(新立。)凡十一縣。」
- ^ 24.0 24.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滎陽領京、密、滎陽、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成皋,(並漢舊縣。屬河南。)凡九縣。」
- ^ 25.0 25.1 《宋書》卷36〈州郡志二·司州刺史〉:「弘農領弘農、陝、宜陽、黽池、盧氏、(並漢舊縣。)曲陽,(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凡七縣。」
- ^ 《資治通鑑》卷118:「檀道濟、沈林子自陝北渡河,拔襄邑堡,秦河北太守薛帛奔河東。」胡三省注:「襄邑堡在河北郡河北縣,漢、晉屬河東郡,秦分立河北郡。」
- ^ 《宋書》卷51〈宗室傳·劉遵考〉:「〔劉遵考〕隨高祖北伐。時高祖諸子竝弱,宗室唯有遵考。長安平定,以督并州、司州之北河東、北平陽、北雍州之新平、安定五郡諸軍事、輔國將軍、并州刺史,領河東太守,鎮蒲阪。」
參考資料
[编辑]書籍
[编辑]-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