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郡,中國西晉时设置的郡。
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分河內郡置汲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属司州。領六縣:汲、朝歌、共、林慮、獲嘉、修武[1]。
十六國時期,汲郡相繼為漢(310年-318年)、後趙(318年-350年)、前秦(350年-355年)、前燕(355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後燕(384年-396年)所有,移治枋頭(370年改名永昌,後復舊)。[2]
北魏時,省并汲、獲嘉二縣,河內郡山陽縣改屬汲郡。太和十二年(488年),復置汲縣。太和十八年(494年),頓丘郡頓丘縣改屬汲郡。太和二十三年(488年),復置獲嘉縣。北魏孝明帝孝昌中,分修武縣為北修武、南修武二縣;分汲郡置黎陽郡,頓丘縣屬之。北魏孝莊帝永安元年(528年),分汲郡置林慮郡,林慮縣屬之。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535年),共縣改屬林慮郡。至此,汲郡領六縣:北修武、南修武、汲、朝歌、山陽、獲嘉,治所在朝歌縣之枋頭城。[3]
北齊時,省并北修武、山陽、獲嘉三縣,餘修武、汲、朝歌三縣。北周滅北齊後,廢伍城郡,其所領伍城縣改屬汲郡;修武縣改屬修武郡。至此,汲郡領三縣:汲、朝歌、伍城。[2]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汲郡,領縣直屬衛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衛州為汲郡,治衛縣,領八縣:衛、汲、隋興、黎陽、內黃、湯陰、臨河、澶水。[4]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汲郡為衛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復改衛州為汲郡,領五縣:汲、新鄉、衛、共城、黎陽。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汲郡為衛州。[5]
- 晉武帝太康中(280年-289年),汲郡有37000戶。[1]
-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543年-550年),汲郡有29883戶,102997口。[3]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汲郡有111721戶。[4]
-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汲郡有48056戶,284630口。[5]
- 王仁恭,字元實,天水上邽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以衛州刺史改號。[19]
- 赵王石勒,319年-330年在位,汲郡為趙國封內的二十四郡之一。[21]
- ^ 1.0 1.1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 ^ 2.0 2.1 牟发松等,2017,《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3.0 3.1 《魏書 卷一百六上 地形志二上第五》
- ^ 4.0 4.1 《隋書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 ^ 5.0 5.1 《舊唐書 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
- ^ 《晉書 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 ^ 《晉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九》
- ^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 ^ 《晉書 卷十三 志第三》
- ^ 《資治通鑒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
- ^ 11.0 11.1 《魏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
- ^ 《魏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 ^ 《魏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 ^ 《魏書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 ^ 《魏書 卷八十 列傳第六十八》
- ^ 16.0 16.1 《北齊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二》
- ^ 《魏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 ^ 《北齊書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 ^ 20.0 20.1 20.2 20.3 《唐刺史考全編》
- ^ 《晉書 卷一百四 載記第四》:“以……汲郡……合二十四郡、戶二十九萬為趙國,封內依舊改為內史。”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