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
魏郡,是中国古代西汉至唐朝期间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最大范围包括今天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以南,以及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一带,其中心在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西)。三国初期时魏郡分置为三。
魏郡
[编辑]战国初期,本郡大部分土地属于卫国,可能一度属于魏国,后又被赵国吞并。秦朝时属于邯郸郡、河内郡管辖。
西汉时,汉高祖置魏郡,辖县18,包括魏县。因相传前430年,魏文侯曾经由安邑迁都至魏县,于是以“魏”为名。
王莽时称魏城。东汉辖15县,郡治都在邺县,属于冀州。户二十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万九千六百五十五。下辖邺县、馆陶县、斥丘县、沙县、内黄县、清渊县、魏县、繁阳县、元城县、梁期县、黎阳县、即裴侯国、武始县、邯会侯国、阴安县、平恩侯国、邯沟侯国、武安县[1]。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以邺为据点,此后被封为魏公、魏王。建安十七年(212年)分魏郡置东、西部都尉。建安十八年(213年)割河内郡荡阴、朝歌、林虑3县,东郡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4县,钜鹿郡廮陶、曲周、南和3县,安平郡任城县,赵郡的襄国、邯郸、易阳3县共计14县入魏郡,魏郡辖县增至29县。其子曹丕以魏代汉,建立了曹魏。此后,魏郡北部被划归广平郡,黄初二年(221年)以后与广平郡、阳平郡合称“三魏”[2]。西晋时统8县,仍治邺。
北周静帝大象三年(580年),邺城被时任宰相的杨坚拆除,后魏郡的郡治南迁到了安阳县(今安阳市市区),统县11。唐朝时,原魏郡成为相州,包括原邺及安阳等地都归属于相州,并在原邺城旧址重建邺城,在东部另建的魏州已经不再是汉晋时代的魏郡所在。天宝元年(742年)改魏州为魏郡,下辖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县、元城县,乾元元年(758年)改魏郡为魏州。
魏郡东部都尉(阳平郡)
[编辑]曹魏黄初二年(221年)以魏郡东部都尉置阳平郡,西晋因之,均治馆陶县(今山东冠县东古城镇)。
魏郡西部都尉(广平郡)
[编辑]西汉征和二年(前91年)时置,时称平干国,五凤二年(前56年)改称广平国,东汉建武年间省,辖有16县。曹魏黄初二年(221年)以魏郡西部都尉复置广平郡,西晋因之,均治广平县(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晋室衣冠南渡后置侨郡于襄阳(今湖北省光化县北),刘宋、南齐因之,梁朝侯景之乱后废。北魏时移郡治曲梁(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北周时属洺州,隋文帝废郡存州,隋炀帝时又改州为武安郡,唐朝复置洺州,后改为广平郡,不久复为洺州,宋朝为洺州广平郡,元朝为广平路,明朝为广平府。
行政长官
[编辑]魏郡太守(-9年)
[编辑]魏成大尹(9年-23年)
[编辑]魏郡太守(23年-319年)
[编辑]- 陈康,汉更始帝更始二年(24年)降于刘秀。[5]
- 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人,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至五年(29年)在任。[6]
- 范横,汉光武帝建武中在任。[7]
-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至二十七年(51年)在任。[8]
- 韦彪,字孟达,右扶风平陵人,汉明帝永平中在任。[7]
- 张酺,字孟侯,汝南细阳人,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出任。[9]
- 窦瑰,右扶风平陵人,汉和帝永元中在任。[10]
- 徐防,字谒卿,沛国铚人,汉和帝永元十年(98年)离任。[11]
- 黄香,字文彊,江夏安陆人,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出任。[12]
-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汉顺帝到汉桓帝时在任。[13]
- 爰延,字季平,陈留外黄人,汉桓帝时在任。[14]
- 陈球,字伯真,下邳淮浦人,汉桓帝时在任。[15]
- 栗攀,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为兵所害。[16]
-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领,建安五年(200年)到九年(204年)遥领。[16]
- 高蕃,由袁尚任命。[17]
- 袁春卿,汝南汝阳人,由袁尚任命,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降于曹操。[16]
- 徐奕,字季才,东莞人,汉献帝建安中在任。[18]
- 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汉献帝建安中在任。[19]
-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汉献帝建安中在任。[19]
- 王脩,字叔治,北海营陵人,汉献帝建安中在任。[19]
- 王郎,字景兴,东海郯人,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以军祭酒领。[20]
-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汉献帝建安中在任。[21]
-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汉献帝建安中在任。[21]
-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在任。[22]
-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魏文帝黄初中在任。[22]
-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魏明帝时在任。[23]
- 吴瓘,陈国人。[23]
- 锺毓,字稚叔,颍川长社人,魏齐王嘉平元年(249年)离任。[20]
- 冯𬘘,字少胄,安平人。[24]
- 何遵,字思祖,陈国阳夏人,晋武帝太康中在任。[25]
- 庾纯,字谋甫,不之官。[26]
- 羊祉,泰山南城人。[27]
- 司马腾,字元迈,河内温人,晋惠帝时在任。[28]
- 解结,字叔连,济南着人,晋惠帝时在任。[29]
- 缪胤,字休祖,兰陵人,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出奔。[29]
- 卢志,字子道,范阳涿人,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拜,未之郡。[30]
- 刘舆,字庆孙,中山魏昌人,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在任。[31]
- 冯嵩,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为汲桑所败,邺城陷。[32]
- 王粹,弘农湖人,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为石勒所败,死之。[32]
- 刘矩,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以郡降于石勒。[33]
- 刘演,字始仁,中山魏昌人,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出任,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为石勒所败,出奔。[34]
- 桃豹,汉昭武帝嘉平三年(313年)出任。[34]
- 胡矩,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由王浚任命。[24]
- 石虎,汉昭武帝时在任。[33]
魏郡内史(319年-330年)
[编辑]魏郡太守(330年-335年)
[编辑]魏尹(335年-352年)
[编辑]魏郡太守(352年-357年)
[编辑]魏尹(357年-370年)
[编辑]魏郡太守(370年-534年)
[编辑]- 韦钟,京兆人,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到七年(371年)在任。[36]
- 齐涉,范阳安次人,后燕时在任。[37]
- 晁继,辽东襄平人,北魏初在任。[38]
- 寇赞,字奉国,上谷人,北魏明元帝泰常中在任。[39]
- 房法寿,小名乌头,清河绎幕人,北魏献文帝时在任。[40]
- 袁济,陈郡阳夏人,北魏孝文帝时在任。[41]
- 高嵩,字昆仑,辽东新昌人。[42]
- 路景略,阳平清渊人。[43]
- 游肇,字伯始,广平任人,北魏宣武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离任。[44]
- 刁遵,字奉国,勃海饶安人,北魏宣武帝景明中在任。[41]
- 郑敬宾,荥阳开封人。[45]
- 高月光,章武人。[38]
- 宋颖,字文贤,广平列人人,北魏孝明帝时在任。[46]
- 李孝怡,字悦宗,赵郡平棘人,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前后在任。[47]
魏尹(534年-560年代)
[编辑]- 李谐,字虔和,顿丘人,东魏孝静帝初征,未之官。[48]
- 陆希质,字幼成,代人,东魏孝静帝天平中在任。[49]
- 源子恭,字灵顺,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536年)出任。[50]
- 许惇,字季良,高阳新城人,东魏孝静帝时在任。[51]
- 魏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人,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除,不知郡事。[52]
- 封绘,字仲藻,勃海蓨人,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558年)行魏尹事,北齐废帝乾明元年(560年)正除,北齐武成帝大宁二年(562年)离任。[53]
- 高子瑗,勃海蓨人。[54]
清都尹(560年代-577年)
[编辑]- 魏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人,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出任。[52]
- 段孝言,武威姑臧人。[55]
- 高思宗,上洛王,勃海蓨人。[56]
- 高绍义,范阳王,勃海蓨人。[57]
- 高彦理,汝南王,勃海蓨人。[57]
- 高仁光,淮南王,勃海蓨人。[57]
魏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魏郡太守(607年-618年)
[编辑]魏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卢见义,唐玄宗天宝初任。[61]
- 苗晋卿,上党壶关人,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至六载(747年)在任。[61]
- 王象,太原人,唐玄宗天宝中在任。[61]
- 吉温,河南河南人,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离任。[61]
- 李岘,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前后在任。[61]
- 司马垂,河内温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前后在任。[61]
- 袁知泰,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由安禄山任命。[61]
- 李光弼,柳城人,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在任。[61]
- 萧华,兰陵人,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到乾元元年(758年)在任。[61]
魏郡太守(侨郡,338年-)
[编辑]- 王恬,字敬豫,琅邪临沂人,晋成帝时在任。[62]
- 毛安之,字仲祖,荥阳阳武人,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前后在任。[63]
- 滕恬之,南阳西鄂人,戍黎阳,为翟辽所执,死之。[64]
- 赵牙,晋孝武帝时在任。[65]
- 韦肃,字道寿,京兆杜陵人,南朝宋初在任。[66]
- 刘义欣,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离任。[67]
- 傅干爱,清河人,宋孝武帝时带。[68]
- 张谠,字处言,清河东武城人,宋孝武帝时带。[69]
参考文献
[编辑]- ^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属冀州。户二十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万九千六百五十五。县十八:邺[……]
- ^ 《水经注·浊漳水》:后分魏郡,置东、西部都尉,故曰“三魏”。
- ^ 《汉书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 ^ 《汉书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 ^ 《后汉书 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 ^ 《后汉书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 ^ 7.0 7.1 《后汉书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 ^ 《后汉书 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 ^ 《后汉书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 ^ 《后汉书 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
- ^ 《后汉书 卷四十四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
- ^ 《后汉书 卷八十上 文苑列传第七十上》
- ^ 《后汉书 卷六十一 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 ^ 《后汉书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 ^ 《后汉书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 ^ 16.0 16.1 16.2 《三国志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 ^ 《三国志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 ^ 《三国志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 ^ 19.0 19.1 19.2 《三国志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 ^ 20.0 20.1 《三国志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 ^ 21.0 21.1 《三国志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 ^ 22.0 22.1 《三国志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 ^ 23.0 23.1 《三国志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 ^ 24.0 24.1 《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九》
- ^ 《晋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三》
- ^ 《晋书 卷五十 列传第二十》
- ^ 《晋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四》
- ^ 《晋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七》
- ^ 29.0 29.1 《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三十》
- ^ 《晋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十四》
- ^ 《晋书 卷六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 ^ 32.0 32.1 《晋书 卷五 帝纪第五》
- ^ 33.0 33.1 《晋书 卷一百四 载记第四》
- ^ 34.0 34.1 《资治通鉴 卷八十八 晋纪十》
- ^ 《资治通鉴 卷一百一 晋纪二十三》
- ^ 《资治通鉴 卷一百二 晋纪二十四》
- ^ 《资治通鉴 卷一百七 晋纪二十九》
- ^ 38.0 38.1 《魏书 卷九十一 列传术艺第七十九》
- ^ 《魏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 ^ 《魏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 ^ 41.0 41.1 《魏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
- ^ 《魏书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
- ^ 《魏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
- ^ 《魏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三》
- ^ 《魏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 ^ 《魏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一》
- ^ 《魏书 卷十九下 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
- ^ 《魏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三》
- ^ 《魏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八》
- ^ 《魏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 ^ 《北齐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 ^ 52.0 52.1 《北齐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 ^ 《魏书 卷一百四 列传第九十二》
- ^ 《北齐书 卷十四 列传第六》
- ^ 《北齐书 卷十六 列传第八》
- ^ 《北齐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
- ^ 57.0 57.1 57.2 《北齐书 卷十二 列传第四》
-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
-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
- ^ 《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
- ^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唐刺史考全编》
- ^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 ^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
- ^ 《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
- ^ 《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 ^ 《魏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 ^ 《魏书 卷七十 列传第五十八》
- ^ 《魏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