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Koala0090/sandbox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外交是指中国外交关系,其与邦交国的外交关系在过去是建立在承认中华民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础上[1],自1988年李登辉继任总统之后则改采务实外交而不再强求中国代表权[2]。现今中华民国与世界15个主权国家拥有正式外交关系,其余国家则因一个中国政策而不承认中华民国;但中华民国与部分无邦交国家仍然维持往来,并视情形互设代表机构

由于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一个中国政策,世界上没有主权国家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华民国建立邦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当中(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中华民国则使用“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中华台北”等权宜名称名义加入[3]。此外,中国虽无联合国会籍,但是仍然积极试图参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4]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系统的组织与机构[5][6]

历史

[编辑]
  设有中国大使馆的国家
  设有中国代表机构的国家和地区
  已裁撤代表机构的国家和地区

大陆时期

[编辑]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与德国断交,并对德、奥宣战,从而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7]。1928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发动了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1929年7月,张学良收回苏联控制的中东路[8],引发了中东路事件,导致苏联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断交。苏军沿中东路一线向中国进攻。中国军队损失巨大,被迫请求停战,并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恢复了苏联在1929年7月10日以前在中东铁路的一切权益。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对德、意、日宣战,加入同盟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收复了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并开始统治台湾,也参与创建了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9]

中国政府迁台后

[编辑]

1949年,中国政府迁往台湾。1950年代之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加入联合国的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的中国席次。1952年,中国向联合国控告苏联。1961年,中国默认蒙古加入联合国。1971年,中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取得原由中国在联合国的“中国席位”。之后自1993年起,中国试图重返联合国皆未成功[10]。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和中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但部分国家有在台湾设立代表机构,与台湾保持经贸、文化乃至政治上的往来。由于此种非实质交流模式在1972年日台断交、透过交流协会等变通形式维持两者间关系后,成为多国发展对台关系时加以援用的蓝本,因此又得名“日本模式”(Japan Formula[11][12]

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上任采用“踏实外交”政策,在其两岸政策上不承认九二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启新一轮的外交攻防。自2016年5月蔡英文就任中国总统至2019年9月,先后有7个国家同中华民国断交并基于一个中国政策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

截至2020年03月,全世界有170个国家或地区给予持中国护照的中国国民免签证落地签证电子签证待遇[13][14][15],这其中包含了目前中国的所有邦交国。

邦交国

[编辑]

自1970年代以后,大多数曾经承认中华民国代表中国的国家都已经陆续转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但仍然有少数国家承认中华民国代表中国[注 1]。截至目前,中国共有15个邦交国,包括中美洲4国、加勒比海岛国4国和太平洋岛国4国,以及南美洲1国(巴拉圭)、非洲1国(斯威士兰)、欧洲1国(梵蒂冈)。中国于每一邦交国均设大使馆

与美洲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与中美洲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序号 国家 面积(km²) 人口
外交关系 双方关系简述
1  伯利兹 22,966 408,487 中国-伯利兹关系 1989年10月13日大使级。
2  危地马拉 108,889 17,576,000 中国-危地马拉关系 1933年6月15日领事级、1954年12月22日升格公使级、1960年9月22日升格大使级。
3  洪都拉斯 112,090 9,587,522 中国-洪都拉斯关系 1941年4月9日公使级、1965年5月20日升格大使级,在圣佩德罗苏拉设立总领事馆。
4  尼加拉瓜 130,370 6,283,200 中国-尼加拉瓜关系 1930年5月领事级、1955年5月18日升格公使级、1962年9月20日升格大使级
、1985年12月7日断交、1990年11月5日复交。

中美地峡包含了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七个国家。1990年与尼加拉瓜复交后,中美洲七国皆承认中国政府,曾为中国外交区域重镇。不过,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快速崛起并利用基础建设及资金投资等经济优势吸引有开发需求的中美地峡国家,中美地峡国家也急需扩大贸易市场,2007年哥斯达黎加率先成为1990年来继尼加拉瓜后首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中美地峡国家,但因马英九政府的“外交休兵”政策而未导致骨牌效应。蔡英文政府上任后,在2009年就有意外交转向的巴拿马于2017年与中国断交,结束双方超过一世纪的邦谊;2018年萨尔瓦多亦跟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中美洲国家在1991年12月成立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美洲统合体(SICA),该组织是联合国观察员。其成员国为中美洲七国与位于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国[16];中国在2002年成为该组织的区域外观察员并曾经以此架构下成立中国与中美洲国家元首高峰会议及混合委员会外交部长会议,元首高峰会2007年之后未再举办,现今中美洲统合体的八个成员国之中,已有四个成员国与中国断交,2019年3月在危地马拉的第17次混合委员会外交部长会议[17]只剩四个成员国参与。

与加勒比海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序号 国家 面积(km²) 人口
外交关系 双方关系简述
1  海地 27,750 11,067,777 中国-海地关系 1956年4月25日公使级、1965年9月7日升格大使级。
2  圣基茨和尼维斯 261 53,821 中国-圣基茨和尼维斯关系 1983年10月9日大使级。
3  圣卢西亚 616 166,487 中国-圣卢西亚关系 1984年5月7日大使级、1997年8月29日断交
、2007年4月30日复交。
4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389 101,390 中国-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关系 1981年8月15日大使级。

中国在加勒比海地区有4个邦交国,分别是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97-2007),近年来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与加勒比海的若干邦交国邦谊也受到挑战,2018年5月多米尼加与中国断交,圣卢西亚现任总理查士纳为了该国旅游商机而亲自去北京招商[18]、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在野阵营的新民主党改变立场支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海地为了地震重建计划及基础建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20]

与南美洲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序号 国家 面积(km²) 人口
外交关系 双方关系简述
1  巴拉圭 406,752 7,191,685 中国-巴拉圭关系 1957年7月8日大使级,在埃斯特城设立总领事馆。

自从乌拉圭于1988年2月4日与中国断交后,中国在南美洲邦交国仅剩巴拉圭。双方于1957年7月8日建交。1988年7月中国政府在埃斯特城设立总领事馆。两国合作关系密切友好。2018年8月,巴拉圭现任阿布铎政府上任,经过双方数月的磋商后,在该年年底双方签署金额1.5亿美元5年合作了解备忘录,其范围包括人道及社会救助、教育、住宅、基础设施等项目[21]

与大洋洲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序号 国家 面积(km²) 人口
外交关系 双方关系简述
1  马绍尔群岛 181 77,917 中国-马绍尔群岛关系 1998年11月20日大使级。
2  瑙鲁 21 11,000 中国-瑙鲁关系 1980年5月4日领事级、1990年8月17日升格大使级、2002年7月23日断交
、2005年5月14日复交。
3  帕劳 459 21,685 中国-帕劳关系 1999年12月29日大使级。
4  图瓦卢 26 11,342 中国-图瓦卢关系 1979年9月19日大使级。

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有4个邦交国,分别是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图瓦卢四国。其中马绍尔群岛(1990-1998)、瑙鲁(2002-2005)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其余两国未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太平洋区域国家传统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区域大国势力范围,不过近年来因美国川普政府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引起南太平洋岛国不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已成为此区域第二大资金捐助国[22],也成为中国和南太友邦国家邦谊的挑战,例如曾与中国政府签订相互承认的两个大洋洲国家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地影响力遽增及施压下,要求中国驻当地代表处更名,前者并关闭驻台北的代表处;在帕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借由颁布旅游禁令想促使帕劳政府转向[23],也借由投资及开发案吸引帕劳政治人物及商人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24][25]马绍尔群岛因中资朗格拉普环礁开发案而引起该国政治动荡[26];曾维持36年邦交的所罗门群岛打算开发该国资源及最主要岛屿瓜达尔卡纳尔[27],部分内阁官员及国会议员甚至在邦交期间访问北京寻求资金[28],且在苏嘉瓦瑞第四度当选总理后所组织的联合政府多次表态外交转向[29][30][31],双方于2019年9月16日断交。2019年9月20日,基里巴斯共和国与中国政府断交[32]

大洋洲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太平洋岛国论坛(PIF),会员国包含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他太平洋岛国共计16国,另有副会员、观察员,以及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盟等国在内之论坛“对话伙伴(Dialogue Partners)”,中国系以论坛“发展伙伴(Development Partner)”身份自1993年起组团与会,并经PIF秘书处安排每年参加“台湾/中华民国与PIF国家对话会议(Taiwan/ROC-Forum Countries Dialogue)”,主要出席者为中国太平洋邦交国、PIF秘书处及论坛辖下组织。中国与PIF秘书处主要合作领域,包括提供“台湾/中华民国PIF奖学金”协助提升PIF成员国教育水准与能力建构,以及协助与PIF有关之区域组织之永续发展。[33]该组织秘书长于2019年2月希望各太平洋岛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合作[34],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该组织承认“一个中国”政策[35]

与非洲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中国驻斯威士兰王国大使馆
序号 国家 面积(km²) 人口
外交关系 双方关系简述
1  斯威士兰 17,364 1,104,479 中国-斯威士兰关系 1968年9月6日大使级。

自从布基纳法索于2018年5月24日第二次与中国断交后,中国在非洲友邦仅剩斯威士兰一国,双方于1968年9月6日建交。

2018年1月,访问完非洲友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真诚希望所有非洲国家,都能够一个不少地出现在中非合作的全家福照片里。”[36]。2018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53个非洲国家在北京举办“中非合作论坛高峰会”,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在开幕仪式中宣布投入600亿美元援助非洲[37],而斯威士兰并未受邀亦未出席,对于斯威士兰未有所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而限制该国人民签证[38]

与欧洲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中国驻教廷大使馆
序号 国家 面积(km²) 人口
外交关系 双方关系简述
1  梵蒂冈 0.44 1,000 中国-圣座关系 1942年6月17日公使级、1959年6月升格大使级。

自从马其顿于2001年6月18日终止与中国的两年多实质上的公使级外交关系[注 2]后,中国在欧洲友邦至今仅剩梵蒂冈一国,双方于1942年6月17日建交,现任驻梵蒂冈大使为李世明。由于梵蒂冈国土面积极小,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驻梵蒂冈大使馆均设在意大利境内的罗马市区,因此驻梵蒂冈使馆是中国唯一在非邦交国领土所设大使馆。梵蒂冈在台北市设有大使馆,但在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之后,梵蒂冈召回末代驻华大使并改为兼使,先派任公使衔、1979年后由参赞衔临时代办常驻台北至今。梵蒂冈作为国际组织的观察员,大致上不涉入个别国家的世俗议题;在中华民国邦交国联合递函时,教廷通常会依例派员陪同而未参与连署或发言。

因为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政治压力,中国总统在2000年以前都未踏足梵蒂冈领土,当时最高访问层级是在1997年1月13日时任副总统兼行政院长连战访问梵蒂冈[39]。 首次现任元首出访是在2005年4月8日,陈水扁总统出席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葬礼,其次是在2013年3月17日,马英九总统出席教宗方济各就职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虽未与梵蒂冈建立正式关系,但其境内拥有众多天主教徒,因此近几年梵蒂冈积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触;2018年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梵蒂冈签署了“主教任命协议”[40],对此梵蒂冈与中国政府解释签署此协议不涉及政治及外交[41][42],但仍被视为拉近了梵蒂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43],2020年2月15日,在德国举办的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长王毅会见梵蒂冈外长盖拉格英语Paul Gallagher (bishop)总主教,这是双方外长首次举行会晤,也是继1951年以来双方最高层级的接触[44],中国外交部说明是讨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防疫[45]

支持参与联合国概况

[编辑]

与中国断交的前邦交国

[编辑]

与非邦交国和地区关系

[编辑]

为维持与非邦交国和地区间的各项往来,中国在不少无邦交国设立非官方名义的代表处。特别着重于对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大国的关系。

与美国的关系

[编辑]
美国总统艾森豪于1960年6月18日访问台湾时与中国总统蒋中正搭敞篷车前往圆山行馆途中接受热情群众夹道欢迎。蒋总统伉俪亲至松山机场迎接, 艾森豪总统并于傍晚在总统府前广场对50万群众发表演说。两国总统发表联合公报,稳固邦谊,谴责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金门隔日炮击之恶行,也依《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共同抵御中共在本地区之挑衅”。艾森豪与蒋中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分别担任欧洲及中国战区的盟军统帅。

尽管美国已与中国断交,中国政府仍将美国视为外交的重点。双边关系受到美国的《台湾关系法》、《台湾旅行法》、六项保证以及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影响。

美国政府的官方立场是:

这段声明表明美国政府在表述其有关台湾问题的立场上用词必须十分谨慎以避免触发外交风波。明确表态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武力统一中华民国,但也警告贸然宣布“台湾独立”将会导致立即的危险。由于在美国国内有一股很强的同情中华民国的政治势力。所以美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表述往往是含糊其词的,美国众议院一度有意要求美国政府说明台湾关系法及三个联合公报的适用优先级,但受到行政部门强力运作而停止。[来源请求]

中国和美国都同意维持现状,其中包括不明确解释“现状”为何。民进党陈水扁政府上任时曾提出“四不一没有”,但并无严格遵守;美国经常对其任内两岸政策的发言表示“严重关切”,陈水扁则会再次重申自己的立场没有改变;其后陈水扁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美国白宫在2007年8月下旬时首次严正地对陈水扁入联公投重申反对立场。

美国政府支持台湾加入非以主权国家为资格的国际组织,也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须以主权国家为资格的国际组织。[59][60][61]

美国驻台代表

[编辑]

在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以后,中国与美国不存在正式的外交关系,但是双方始终维持非官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美国通过台湾关系法,设立美国在台协会与中国保持非官方的关系。美国在台协会在台北设办事处,高雄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技术上美国在台协会是私人机构,但其成员是美国国务院的职业外交官,以暂时脱离美国公职的方式担任。

  • 现任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
  • 现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 (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

中国驻美代表

[编辑]
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馆舍

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经文处)是中国驻美的代表机构,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哥伦比亚特区,并在美国其他11个城市设有办事处。虽然技术上,经文处非属官方机构,但其成员都是中国政府任命的外交官;这些人员系持旨在促进美国与特定外国间之“友谊、商务及通航”而核发的特约签证(Treaty visas)、而非外交签证(diplomatic visa)进入美国。

与日本的关系

[编辑]
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

1972年9月29日,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在台湾设立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原名财团法人交流协会)以维持台日之间的准官方关系,与美国在台协会性质类似;中国也同样在日本设立具有准官方机构性质的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

原本中国国民在中日断交后,前往日本需使用浮贴于护照的“渡航证明书”,日本在2005年爱知世博期间开放中国国民免签证入境90天,日本国会更进一步通过在爱知世博结束后继续此项措施,维持至今。相对的,中国也允许日本国民免签证入境90天。

各单位的现任主管:

与欧洲非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中国在欧洲联盟及世界贸易组织及20个欧洲国家首都设有具大使馆性质代表机构、在瑞士日内瓦、英国爱丁堡、德国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等5城市设有具领事馆性质代表机构,欧洲18个国家(不包含欧盟)在台北设有代表机构,来维系双边关系。

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编辑]

中国与8个东南亚国家在双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代表机构、中国另外在越南胡志明市、印尼泗水等2城市设有具领事馆性质代表机构,来维系双边关系。

与蒙古国的关系

[编辑]

中国政府从未放弃中国宪法在法理上对中国大陆的领土主权。与蒙古国的关系则更为复杂,1921年以前中国政府一直行使对外蒙古的主权,但后在苏联的压力下最终被迫妥协,由苏联做出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等三项原则来换取国民政府外蒙古独立的承认。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国民政府公告说:“外蒙古人民于民国34年10月20日举行公民投票,中央曾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近据外蒙古主持投票事务人员之报告,公民投票结果已证实外蒙古人民赞成独立,兹照国防最高委员会之审议,决定承认外蒙古之独立,除由行政院转饬内政部将此项决议正式通知外蒙古政府外,特此公告。”随后国民政府表示支持蒙古入联合国。[来源请求]。但因随后的北塔山事件而交恶,1947年7月28日,国民政府因为蒙古军队入侵新疆而改变立场,反对外蒙古加入联合国[6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外蒙古有苏联在背后的支持,而对蒙古予以承认,而中国政府迁台之后认为苏联违背当初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等三项原则,于1953年取消承认外蒙独立(在联合国的控苏案,并曾行使否决权阻止外蒙加入联合国),并宣称一直对外蒙古有主权,但1961年在苏联压力下放弃表决,使蒙古得以加入联合国。直到1990年代方与蒙古建立非官方的联系关系。2000年中国总统选举民进党上台主政后已经基本上承认蒙古国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外交部在乌兰巴托设有“驻蒙古代表处”。

2002年,中国承认蒙古国,其实早在1990年代后内政部就不再发行“中华民国全图”[63][64][65]。2012年5月21日,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新闻稿表示“民国35年我国宪法制定公布时,蒙古(俗称外蒙古)独立已经为我政府所承认,因此,当时蒙古已经非我国宪法第4条所称的‘固有之疆域’”,否定了外蒙古为中国领土,完全承认外蒙独立[66]

与其他非邦交国的关系

[编辑]

目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为15个,而其他国家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同时,也与中国保持半官方的经贸联系。由于敏感的政治问题,很多国家的驻台湾代表将当地的签证申请转给临近的大使馆或领事馆处理,而不是直接在当地签发。同样的,中国在一些国家也设有代表机构,受限国际政治因素,驻外代表处除在驻世界贸易组织以台澎金马特别关税领域为名以外,其余大都以台北为名。

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宣称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拥有主权。在中国的行政区域规划中,钓鱼台属宜兰县头城镇所辖。

中华民国、马来西亚中华人民共和国菲律宾文莱越南印度尼西亚,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存有争议;此外,中国认为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控制的西沙群岛亦为其固有疆域并拥有主权;同时越南亦宣称拥有西沙群岛。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缓和了政治紧张,但并未在法律层面取得实质进展。

与国际组织间的关系

[编辑]

联合国

[编辑]

世界卫生组织

[编辑]

中华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自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中国席位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就其后因代表权问题失去相互间的官方联系;中华民国政府自1997年起每年都尝试以不同名义重新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但每次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对,使其邦交国的提案都不能提交世界卫生大会(WHA)讨论或表决。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同意中华民国政府以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2009年5月,中华民国行政院卫生署署长叶金川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在感谢邦交国家的自办餐会后被一名留学生质疑其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名义,并指责其为“亲中卖台”[67]蔡英文也称:“台湾不能为了参加世界卫生会议牺牲主权[68]”。到了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后,除了在该年得以参与世界卫生大会(但该年邀请函延后送达,且加注了“一个中国原则”),隔年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施压下恢复到2009年以前无法参与的情况。

国际电信组织

[编辑]

中华民国原本是国际电信组织的会员国,在1971年联合国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后,连带丧失ITU的会籍。此后,中华民国原本的国际电话冠码86被移转给中国大陆,而另获配发886的冠码。在ITU的官方文件中写为配发给“中国台湾(Taiwan, China)”。[69]

而在无线电电台的台号,则是B开头。业余无线电则以BM、BN、BO、BP、BQ、BU、BV、BW、BX开头。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编辑]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干预,中华民国皆以“中华台北”的身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其他国际运动活动,使用中华民国国旗歌(另配歌词)与中华奥会会旗作为标示。

在大型国际赛事上,中华民国举办过2009年世界运动会2009年夏季听障奥林匹克运动会2017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70][71]

其他拥有会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编辑]

1914年,中华民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会籍在197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但是中华民国现行统治区域与万国邮政联盟成员国之间的邮递仍然不变。

与跨国企业间的关系

[编辑]

关于国际民航事务的特殊安排

[编辑]

在很长时间内中华民国的国家航空公司中华航空无法开拓部分地区的航线,而只能由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例如华信航空)负责经营。日本东京的航线不得在成田机场起降,只能利用只供国内线使用的羽田机场。但在1995年中华航空的飞机不再绘有中华民国国旗后,才被允许直接飞往成田国际机场。在台湾往来香港的航线方面,曾经因为香港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令华航能否飞到香港成为问题,最后以更改华航飞机的标志来解决。

有时候,建交和断交都影响中华民国和别国的航空交通。1992年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建交中华民国与大韩民国断交,使得中华民国往来大韩民国的航运中断。直至2002年12月,双方同意以定期包机复航,而2004年9月1日经双方谈判后签订《台韩双边航空协定》,恢复台韩双边航空运输定期航线。

许多国家的国家航空公司或主要的航空公司也尽量避免自行经营飞航台湾的航线。例如日本航空通过其子公司日本亚细亚航空全日空透过子公司日空航空的名义来运营来返中华民国的航线,直到2007年11月生效的台日间新航约改为母公司飞航[83];而在过去,英国航空是通过其子公司英国亚洲航空的名义来运营来返台湾的航线[84],而荷兰皇家航空也通过其子公司荷兰亚洲航空(机身涂装为KLM Asia,且去除皇冠标志)的名义运营往返台湾的航线。但因为飞机调度的因素,实际上也常以母公司的飞机飞航台湾航线。因类似状况而成立的航空公司还包括了澳大利亚航空所属的澳亚航空(Australia Asia Airlines)、瑞士航空所属的瑞亚航空(Swissair Asia),与法国航空所属的法亚航空(Air France Asie)。然而随着两岸关系渐趋和缓,这些因特殊时代背景而诞生的航空公司也陆续遭裁撤或并回。除此之外,德国汉莎航空虽然没有针对台北航线特别设立子公司,却改用原本专门飞航欧洲区域航线的子公司神鹰航空(Condor)负责台德航线。

中华民国虽不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但航空器注册编号的冠码仍是B-开头,早期后面的数字是3位数或4位数,在1990年代后逐渐改为5位数。

顶级网域名

[编辑]

中华民国在互联网的顶级网域名方面,获得ICANN分配到.tw的网域名。

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编辑]

世界自由民主联盟总会

[编辑]

“世界自由民主联盟总会”是由“亚洲人民反共联盟”发展而来。“亚洲人民反共联盟”成立于民国43年,由中国总统蒋中正、大韩民国总统李承晚、菲律宾总统季里诺共同倡导。民国56年扩大发展为“世界反共联盟”(简称世盟)。民国79年世盟第二十二届年会决议自民国80起改名为“世界自由民主联盟”。民国80年世盟第二十三届年会决议成立“世界自由民主联盟总会”。“亚洲人民反共联盟中华民国总会”亦随之更名为“世界自由民主联盟中华民国总会”。“世盟”并于民国82年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UN DPI/NGO)成为正式成员,拥有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分会。[85][86]

无代表国家和民族组织

[编辑]

无代表国家和民族组织(英语:The 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简称UNPO),是由多个没有联合国席位的国家政治实体组成的一个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91年2月11日,目前有58个会员,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由于该组织的结构参考联合国而成,且组织性较严密,故也昵称作“小联合国”。此会主张以非暴力手段,来解决各成员的主权争议,但不代表成员国之间必须拥有外交关系。

缔约方大会

[编辑]

联合国大会在1990年决议设立“政府间气候变化纲要公约谈判委员会(INC)”,并授权起草有关气候变化公约条文及所有认定为有必要的法律文件,该委员会于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本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秘书处设于德国波恩,截至2011年6月已有195个缔约方,其中193个缔约方已批准“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为UNFCCC最高权力机关,每年集会一次,定期评审公约及缔约方大会所通过法律文件之履行状况。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为UNFCCC缔约方大会NGO类之观察员,自1995年第一届缔约方大会(COP-1)以来,每届大会均派员与会。[87]

联合国/NGO世界公民总会

[编辑]

联合国/NGO世界公民总会(Association of World Citizens)是一个国际性和平组织,总会会址设立于旧金山,在联合国拥有非政府组织之身份,与联合国公共资讯部门(UN/DPI)具有合作关系,而与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UN/ECOSOC)建立顾问关系。最初创立的动机是希望将所有为世界及和平努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自1975年从美国创立以来,此理念受到许多人认同,迅速推展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期待建立一个具有公理与正义的和平世界。台湾世界公民总会也于2000年成立,以结合世界上拥有和平理想的人士共同努力,期以NGO的力量协助联合国达成世界和平的理想。[88][89]

注释

[编辑]
  1. ^ 部分国家曾经转向或独立当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但后来因经济援助的考量而恢复承认中华民国代表中国,例如瑙鲁圣卢西亚等。
  2. ^ 因顾虑反对双方建交的马国总统会拒绝接受到任国书,把原大使衔改为公使衔,而马国总统未派任马其顿大使,因此双方均由公使衔代办负责馆务。
  3. ^ 1975年南越政府垮台后,南越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终止
  4. ^ 邦交关系持续了7天,11月3日开始,协议于11月10日撤回。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tephen D. Krasner英语Stephen D. Krasner. Problematic Sovereignty: Contested Rules and Political Possibilities. New York C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46 [2016-12-24]. ISBN 02311217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4). 
  2. ^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_qlCDwAAQBAJ&pg=PT121&lpg=PT121&dq=%E5%94%AF%E4%B8%80%E5%90%88%E6%B3%95%E4%BB%A3%E8%A1%A8+%E5%8B%99%E5%AF%A6%E5%A4%96%E4%BA%A4&source=bl&ots=fEa6gXP90k&sig=ACfU3U22ocMBKHU-3zkFqT7z3usNEtYPPg&hl=zh-TW&sa=X&ved=2ahUKEwj-4eWEhYzmAhVMnq0KHe7ABowQ6AEwA3oECAoQAQ#v=onepage&q=%E5%94%AF%E4%B8%80%E5%90%88%E6%B3%95%E4%BB%A3%E8%A1%A8%20%E5%8B%99%E5%AF%A6%E5%A4%96%E4%BA%A4&f=false
  3. ^ Taiwan insists on ‘Chinese Taipe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中国邮报》. 2008年7月25日 [2014年2月27日] (英文).
  4. ^ 林家荣. 我国参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农业活动之现况与展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2014年2月26日] (繁体中文).
  5. ^ 李姿慧和王家俊. 等42年 台返国际民航组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3年9月14日 [2014年2月26日] (繁体中文).
  6. ^ 陈隆志. 台湾与联合国专门机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新世纪文教基金会. 2010年3月30日 [2014年2月26日] (繁体中文).
  7. ^ 周策纵. 《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 周子平 等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ISBN 7214017792 (中文(简体)). 
  8. ^ 微博读书-分享改变阅读. vip.book.sina.com.cn. [2016-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6). 
  9. ^ 第五章:安全理事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联合国.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10. ^ “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挫败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华网
  11. ^ John Franklin Copper英语John Franklin Copper. 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 Routledge. 2019: 277. ISBN 9780429808319. 
  12. ^ 丘宏达. 中美關係與所謂日本模式. 联合报. 1978-03-11: 02. 
  13. ^ 中華民國國民可以免簽證、落地簽證及電子簽證前往之國家與地區. 中华民国外交部领事事务局. 2020-03-05 [2020-03-06]. 
  14. ^ 2020全球最好用護照榜單》前3名全是亞洲國家 台灣146國免簽排第32名. 中央社. 2020-01-09 [2020-01-10]. 
  15. ^ Passport Index. Arton Capital. [2020-03-21]. 
  16. ^ 參與國際組織-中美洲統合體.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7-03-27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17. ^ Centroamérica y Taiwán pasan revista a temas de cooperación para fortalecer institucionalidad de la región. 危地马拉新闻社. 2019-03-07 [2019-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8). 
  18. ^ 聖露西亞總理密訪北京 外交部:邦誼沒問題. 中央广播电台. 2016-08-26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5). 
  19. ^ 聖文森友台反對黨魁變卦稱若執政將與中國建交. 苹果日报. 2016-08-27 [2016-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1). 
  20. ^ 3友邦斷交後 海地傳靠攏中國. 苹果日报. 2018-05-19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4). 
  21. ^ 台巴簽署1.5億美元合作備忘錄 助巴拉圭發展. 中央社. 2019-01-19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9). 
  22. ^ 大撒幣!中國成南太平洋第2大捐助國. 三立新闻网. 2018-08-09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9). 
  23. ^ 大陸旅遊禁令威脅與台灣斷交 帛琉:與台灣關係不變. 东森新闻云. 2018-01-02 [2018-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1). 
  24. ^ 帛琉總統挺台灣 大選後恐向左轉. 联合新闻网. 2018-08-20 [201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25. ^ 帛琉議長預期 兩年內帛琉就會與大陸建交. 联合新闻网. 2018-10-07 [201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26. ^ 反對中資建避稅天堂 馬紹爾總統驚險保位. 大纪元. 2018-11-14 [2019-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4). 
  27. ^ 在台灣友邦索羅門群島,誰的影響力最大?紐約時報警告:是中國. 商业周刊 (台湾). 2018-07-26 [2018-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28. ^ 索國官員訪中國 外交部:密切掌握邦誼不受影響. 中央社. 2018-06-16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29. ^ 外电报导. 傳索羅門將與台斷交 新總理證實:考慮中. 中央社. 2019-05-03 [201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30. ^ 陈家伦. 台索邦交傳不穩 中方放話:不光是索羅門. 中央社. 2019-05-21. 
  31. ^ 管淑平. 索羅門總理:受到很大壓力要重新思考台灣邦交. 自由时报. 2019-06-06 [201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32. ^ 1周丟2國!台宣布與吉里巴斯斷交 吳釗燮:因台拒高額金援. 世界日报. 2019-09-20. 
  33. ^ 參與國際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6-03-03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8). 
  34. ^ 外媒示警!我太平洋友邦恐在今年與中國密切合作. 自由时报. 2019-02-20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35. ^ 澳媒:中國小動作 遊說太平洋島國論壇認「一中」. 苹果日报. 2019-02-14 [2019-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36. ^ 王毅盼中非全家福 台邦交亮警訊. 中时电子报. 2018-01-20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2). 
  37. ^ 中國再援非600億美元 習近平:不附加政治條件. 德国之声. 2018-09-04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38. ^ 中國限縮簽證報復史瓦帝尼與台灣邦交 外交部:醜陋本質、卑劣手段令人不齒. 东森新闻云. 2020-02-21 [2020-02-02]. 
  39. ^ 中華民國外交部86年外交年鑑. 中华民国外交部. 1998-06 [2018-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8). 
  40. ^ 梵蒂岡宣布 與中國簽署主教任命協議. 中央社. 2018-09-22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 
  41. ^ 與中國簽主教任命協議 教廷:為牧靈不為政治. 联合新闻网. 2018-09-22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42. ^ 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協議 外交部:不影響台梵邦交. 中央广播电台. 2018-09-22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43. ^ 破冰!梵諦岡承認大陸提名主教? 台灣最後歐洲邦交亮警報. 东森新闻. 2018-09-24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44. ^ 王毅应约会见梵蒂冈外长加拉格尔. 中国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02-15 [2020-02-15]. 
  45. ^ 教廷與中國大陸外長會面 外交部:討論武漢肺炎防疫. 今日新闻. 2020-02-15 [2020-02-15]. 
  46. ^ Blanchard, Ben. China wins back Burkina Faso, urges Taiwan's last African ally to follow. Reuters (Beijing, China). 2018-05-26 [2019-04-24]. 
  47. ^ Colombia y China Popular establecen relaciones. El Tiempo (Bogota, Colombia: Casa Editorial El Tiempo). 1980-02-09: 8A [2018-09-22]. ISSN 0121-9987 (西班牙语). 
  48. ^ Congo (DRC). china.org.c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3-11-15]. 
  49. ^ Costa Rica forges new China ties. BBC News Online. 2007-06-06 [2007-06-06]. 
  50. ^ República Dominicana corta relaciones diplomáticas con Taiwán para establecerlas con China. BBC. 2018-05-01. 
  51. ^ Kuo, Lily. Taiwan Further Isolated as El Salvador Switches Allegiance to China. The Guardian. 2018-08-21. 
  52. ^ Suomen suurlähetystö, Peking -Suomen pääkonsulaatti, Shanghai : Tietoa Kiinasta. Finland.cn. Finnish Main Consulat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4-01-22 [2017-01-14] (芬兰语). 
  53. ^ Smith, David. Gambia severs diplomatic ties with Taiwan. The Guardian. 2013-11-15. 
  54. ^ Asia-Pacific | Malawi severs links with Taiwan. BBC News. 2008-01-14 [2016-12-22]. 
  55. ^ Panama Cuts Ties with Taiwan in Favour of China. BBC. 2017-06-13. 
  56. ^ São Tomé e Príncipe corta relações com Taiwan - São Tomé e Príncipe. Pt.rfi.fr (France: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 2016-12-20 [2016-12-22] (葡萄牙语). 
  57. ^ Taiwan loses a major ally. BBC News Online. 1997-12-30 [2007-06-07]. 
  58. ^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China[永久失效链接], Republic of Turkey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59. ^ 江今叶. WHA邀請函可能不來 美國務院重申支持台灣參與. 中央社. 2019-03-22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60. ^ 侯姿莹. 未獲WHA邀請函 美英再表態挺台參與. 中央社. 2019-05-07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61. ^ 陈民峰. 摩爾:美將儘力促成台灣參與今年國際民航組織等國際組織. 法广. 2019-07-04 [2019-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2). 
  62. ^ 徐淑希演說 認外蒙無入會資格 (pdf). 大公报. 1947-07-30 [201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1). 
  63. ^ 内政部函:“一、本部前曾于民国87年出版“中华民国全图”,后因考量销售量偏低、图资内容不符现况,目前已经停止销售。”
  64. ^ 官方地图将标示蒙古为国家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4-14.,自由时报, 2002年10月3日
  65. ^ 大陆地图得依中国现状标示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4-14.,自由时报, 2002年11月30日
  66. ^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有关外蒙古是否为中华民国领土问题说明新闻参考资料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0-04.
  67. ^ 管碧玲, 葉金川失控飆罵愛國學生 保證一刀未剪完整版, 2009-05-18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68. ^ 綠:踐踏台灣主權 葉失格應下台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69. ^ 存档副本. [2007-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7). 
  70. ^ 存档副本.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71. ^ IOC Recognised Organisations.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9-08-22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72. ^ headhoncho. 成员体. 亚洲开发银行. 2019-03-11 [2018-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73. ^ 我國正式成為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貿易資訊暨合作機構」贊助會員. [2018-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8). 
  74. ^ State.gov Website Modernizati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75. ^ The Global Coalition Against Daesh - Partner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76. ^ Operation Inherent Resolve - Coaliti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77. ^ 打擊伊斯蘭國國際會議台灣率先捐贈五十萬美元.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78. ^ 汪曙申. 台湾参与WHA的关键是什么?. http://www.huaxia.com/. 北京: 华夏经纬网. 2017-05-11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79. ^ 王书童 编辑. WHA拒绝讨论邀台湾与会提案. http://www.dwnews.com/. New York, NY 10018, USA 美国: 多维新闻网. 2017-05-22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4) (中文). 
  80. ^ WHA將開幕,我方取得10張旁聽證,國安高層定調陳時中不進場.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5). 
  81. ^ WHA登場 「挺台提案」確定不被列入議程.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82. ^ 邀台參加全球會議 巴拉圭:若遭中國施壓將同進退.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4). 
  83. ^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entHome.aspx?t=1&NewsID=88709[永久失效链接] 中央广播电台 台日航约完成修约换函签署
  84. ^ Why Taiwan is still an unique escape. 独立报. 1996-09-14 [2012-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英语). 
  85. ^ 世界自由民主联盟总会官方网站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8-13.
  86. ^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中華民國總會. [2015-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87. ^ 条约法律司. 關於UNFCCC.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4-03-17 [2019-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88. ^ 聯合國/NGO台灣世界公民總會. [2016-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1). 
  89. ^ 認識AWC. [2016-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4).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