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徵求意見/全部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清除緩存)
傳記
[編輯]Talk:江歌案 § 提議討論:關於「江歌案」引用網絡參考文獻的筆誤或失當
經濟、貿易與公司
[編輯]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編輯]Vuelta Abajo一開始的翻譯是「大阿瓦奧」,2008年7月18日被IP用戶改為「下布埃爾塔」(Special:diff/7362653/7525810)
「下布埃爾塔」英文和西文讀音都不像,所以找了一下資料。
到底哪一個才是準確?--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31日 (四) 12:07 (UTC)
Talk:島嶼國家 § 建議把「相對的概念是『內陸國家』」改成「相關的概念是『內陸國家』」
建議把引言的「相對的概念是『內陸國家』」改成「相關的概念是『內陸國家』」。
因為「相對」一詞很容易被讀者理解為「相反」,而「相反」又容易被理解為互斥,然而島嶼國家與內陸國家並不是互斥的概念。
邏輯上一個國家可以同時是島嶼國家與內陸國家。比方長野縣如果是一個國家,那麼它就是一個島嶼國家(因為它全部的國土都位於本州島上),而它也是內陸國家(因為它完全沒有海岸線)。
雖然目前世界上尚無兼為兩者的國家,但邏輯不容混淆,維基不應暗示或誤導讀者這兩類國家是互斥的,所以我認為行文應作更改。(內陸國家的引言也應把「相對」改成「相關」,但為避免重複討論內容,就不在那裡發起討論了)---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4年11月10日 (日) 13:32 (UTC)
我注意到在向史公哲曰於10天前開始大幅刪減本條目的內容之前本條目的內容已有一年多都保持穩定,期間並沒有人對本條目的內容提出大幅刪減的意見。
向史公哲曰在發起第一條大規模刪減編輯時留下這段編輯摘要:
「也不知道是誰胡編的,我只能告訴你:在中國大陸,太平洋島國的研究範圍不包括新西蘭,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另外這個注釋太自以為是了,覺得自己比prc的大洋洲研究者要聰明,令人忍俊不禁。最後,這個條目充斥大量原創研究,包括將自治政區劃為屬地,刻意忽略了新西蘭的聯繫邦,我認為條目編者沒有資格質疑譯名。」
很明顯,向君是以PRC的定義為標準來編輯的,但維基百科是全世界中文用戶的百科,不是百度百科,況且我們都知道維基百科在中國大陸是被禁的,大多數中文維基的用戶都不是中國內地的用戶,維基百科向來沒有以中國內地的定義為唯一標準這一說。
另外他說「這個條目充斥大量原創研究,包括將自治政區劃為屬地,刻意忽略了新西蘭的聯繫邦」,這完全顛倒了黑白。首先,該條目是從作風嚴謹的德語維基翻譯過來,其所描述的區域其實跟地質學和人文地理學里的Remote Oceania區差不多,屬於大洋洲海洋性島嶼聚集的區域,跟大陸地殼覆蓋的Australia-New Guinea區完全不一樣,這在外文維基上已有大量學術資料支持,並非原創研究。其次,新西蘭的兩個聯繫國也是主權國家,並沒有被原條目忽略。再者,原條目對該區域的國家、境外屬地和境內領土(即普通的一級行政區)有着精準的劃分,並沒有所謂的把自治政區劃為屬地的問題,反倒是向君明顯搞不太明白後兩者的差別。
也就是說,從向君的第一條編輯開始,他的方向就是錯的,既沒有尊重原作者的既有貢獻,也沒有對條目進行改良,只是憑一己之見就認為該條目無價值,因此肆無忌憚地進行刪減,將好好的一個條目刪減成只有兩句話的小作品。目前該條目除了列舉了十幾個大洋洲的國家外無任何有用的資料,着實可惜。
當然,在通過跟向史公哲曰在各種討論頁交流後,我相信他並不是惡意刪除本條目的大量內容,只是他並沒有對原條目各位編輯的貢獻給與足夠的重視,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在沒有充分了解原條目內容的情況下對條目進行了大幅刪減。我請求將本條目恢復到之前穩定的版本。
鏈接:https://wiki.gdrain.workers.dev/w/index.php?title=%E5%A4%AA%E5%B9%B3%E6%B4%8B%E5%B3%B6%E5%9C%8B&oldid=85075246 N. Mortimer(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11:53 (UTC)
近日,Leoshuo於漢族條目進行了一筆爭議性的重大改動:他在原編者被封禁的時候,立即將原有的趙孟頫(唯一的元代漢人和畫家代表)和蔡倫(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第7名)換成了岳飛和史可法這兩位具有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色彩的武將,打破了圖組的選人平衡,過於傾斜軍政人物。 我雖是一位新用戶,但也認為Leoshuo的改動有不妥之處,於是便恢復了穩定版本內容。但Leoshuo仍舊不帶任何理由,違反中立方針恢復了爭議性編輯。經本人查明,此人曾因為具有民族主義色彩的擾亂性編輯,獲得兩次警告,並曾被封禁3日。 根據WP:CAUTIOUS的說法,「應謹慎作出重大改動。請在重大修改前先在條目討論頁得出共識,以避免出現編輯戰。不同編輯對如何改善條目的看法或有不同。如您決定大膽作出修改,則應在討論頁詳細解釋。」;根據WP:BRD的說法,「「修改、回退、討論循環」是維基百科上達成共識的一種方法。」所以我便發起此次討論,力求能夠解決問題。--一心掃盡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2024年12月7日 (六) 05:28 (UTC)
關於波蘭第三級行政區劃單位,從現有的中文及英文條目來看,應該譯為「市鎮」更好。誠然中國外交部使用「鄉」的名稱,但這層行政區劃單位有三種類型:城鎮鄉、城鎮鄉村結合鄉和鄉村鄉,聽起來怪彆扭的!況且縣級市也是一個「鄉」!但如果稱為「市鎮」的話就明了了。市鎮有三種類型:城鎮型市鎮、城鄉結合型市鎮、鄉村型市鎮。而縣級市既是一個縣,也是一個市鎮。
歐洲(至少是歐盟)各國的基層政權單位都應該譯為「市鎮」,因為在歐盟文件各語言互譯里都會採取英文municipality在各語言裡對應的單詞(參見之前Talk:希臘行政區劃里的討論)。類似的討論還有Talk:烏克蘭行政區劃、Talk:丹麥市鎮、Talk:市鎮 (亞美尼亞)、Talk:市鎮 (格魯吉亞)。中文來源里至少《歐洲時報》採用「波蘭市鎮」的說法。
波蘭有近2500個市鎮,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市鎮都有自己的條目。另外還牽涉到分類等。因此影響範圍很廣,希望能在社群內取得共識後統一更新。--萬水千山(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20:12 (UTC)
兩本地名詞典給出的譯名是「喀爾巴阡山麓省」。新華社歷史資料庫里沒有信息。但此譯名確實使用度不高。現條目名有絕對高的常用度,且中國外交部也在使用。另外新華社及央視網也使用「喀爾巴阡省」,但總體用法不多。請社群討論一下條目名該採用那個譯名。--萬水千山(留言) 2024年12月11日 (三) 09:30 (UTC)
兩本地名詞典給出的譯名都是「希隆斯克省」,在網上找到一份應該是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地圖也是用此譯名。谷歌搜索比「西里西亞省」少,但「西里西亞省」有可能包括歷史上相關地名的結果。個人覺得應該根據譯寫導則的精神來採用根據該國官方的標準地名的譯名。另外這個討論結果也適用於下西里西亞省 (波蘭),就不再另外提出來討論。@BigBullfrog @Kethyga--萬水千山(留言) 2024年12月11日 (三) 23:26 (UTC)
語言及語言學
[編輯]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編輯]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媒體、藝術與建築
[編輯]Herbertman認為天作創意官網提及只是Lolly Talk推廣發行代理,並不從屬其唱片公司;CD封面及包裝只提及由Lolly Management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可是根據各大音樂平台,如Apple Music、Spotify等,顯示版權℗ 2024 Daymaker Creatives Limited,應該是經過授權才正式出版。照這種說法,但應該依靠於可靠第三方來源的支持。2001:D08:2932:155D:1806:8A18:4128:5BEC(留言) 2024年11月10日 (日) 08:05 (UTC)
政治、政府與法律
[編輯]Talk:202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中華民國的選舉條目不應記述當選人日後死亡、辭職、被停職、被解職、被罷免,或其他人補選當選、遞補的資訊
如題。
具體實例:202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條目不應記述立法委員游錫堃、洪申翰任內辭職,並分別由王正旭、王義川遞補的事項,這些記述在模板{{立法院第十一屆立法委員}}或條目立法院第十一屆立法委員名單中就已經足夠。
理由是,202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記述的主體之一應是「立法委員當選人」,而不應是「立法委員」。「立委當選人」不等於「立委」,立委當選人需經過宣誓就職才能成為立委,而日後立委的變動已經不是立委選舉條目所應該著眼的範圍了,選舉條目就應該僅止於選舉結果。
請問各位先進認為如何?---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4年11月24日 (日) 14:09 (UTC)數月以前我給「社會主義國家」加了{{需要第三方來源}}模板,後被U:The Puki desu移除,U:向史公哲曰傾向認同我的編輯而U:Flyinet不認同。我認為用某國憲法來佐證某國性質實在有悖《WP:可靠來源》指引中的「使用第三方來源」要求。並且這並不是沒有爭議的問題。建議參考英維,直接寫為「國家」。--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7日 (三) 15:26 (UTC)
我注意到在向史公哲曰於10天前開始大幅刪減本條目的內容之前本條目的內容已有一年多都保持穩定,期間並沒有人對本條目的內容提出大幅刪減的意見。
向史公哲曰在發起第一條大規模刪減編輯時留下這段編輯摘要:
「也不知道是誰胡編的,我只能告訴你:在中國大陸,太平洋島國的研究範圍不包括新西蘭,包括巴布亞新幾內亞。另外這個注釋太自以為是了,覺得自己比prc的大洋洲研究者要聰明,令人忍俊不禁。最後,這個條目充斥大量原創研究,包括將自治政區劃為屬地,刻意忽略了新西蘭的聯繫邦,我認為條目編者沒有資格質疑譯名。」
很明顯,向君是以PRC的定義為標準來編輯的,但維基百科是全世界中文用戶的百科,不是百度百科,況且我們都知道維基百科在中國大陸是被禁的,大多數中文維基的用戶都不是中國內地的用戶,維基百科向來沒有以中國內地的定義為唯一標準這一說。
另外他說「這個條目充斥大量原創研究,包括將自治政區劃為屬地,刻意忽略了新西蘭的聯繫邦」,這完全顛倒了黑白。首先,該條目是從作風嚴謹的德語維基翻譯過來,其所描述的區域其實跟地質學和人文地理學里的Remote Oceania區差不多,屬於大洋洲海洋性島嶼聚集的區域,跟大陸地殼覆蓋的Australia-New Guinea區完全不一樣,這在外文維基上已有大量學術資料支持,並非原創研究。其次,新西蘭的兩個聯繫國也是主權國家,並沒有被原條目忽略。再者,原條目對該區域的國家、境外屬地和境內領土(即普通的一級行政區)有着精準的劃分,並沒有所謂的把自治政區劃為屬地的問題,反倒是向君明顯搞不太明白後兩者的差別。
也就是說,從向君的第一條編輯開始,他的方向就是錯的,既沒有尊重原作者的既有貢獻,也沒有對條目進行改良,只是憑一己之見就認為該條目無價值,因此肆無忌憚地進行刪減,將好好的一個條目刪減成只有兩句話的小作品。目前該條目除了列舉了十幾個大洋洲的國家外無任何有用的資料,着實可惜。
當然,在通過跟向史公哲曰在各種討論頁交流後,我相信他並不是惡意刪除本條目的大量內容,只是他並沒有對原條目各位編輯的貢獻給與足夠的重視,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在沒有充分了解原條目內容的情況下對條目進行了大幅刪減。我請求將本條目恢復到之前穩定的版本。
鏈接:https://wiki.gdrain.workers.dev/w/index.php?title=%E5%A4%AA%E5%B9%B3%E6%B4%8B%E5%B3%B6%E5%9C%8B&oldid=85075246 N. Mortimer(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11:53 (UTC)
Talk:2024年韓國戒嚴 § 「非常戒嚴」?「緊急戒嚴」!
@Alexwikix以「機翻」為由將全文「緊急戒嚴」改為了「非常戒嚴」(見版本差異1、版本差異2)等數筆編輯(2024年12月4日 (三) 11:11 (UTC)補充:方才又寫入了注釋)。首先(!)強烈抗議將「緊急戒嚴」稱作「機翻」,不僅新華社、中央社等通訊社均使用「緊急戒嚴」一詞,Google搜索中,「緊急戒嚴」也比「非常戒嚴」多了不止一個數量級。在此申請將全文「非常戒嚴」復原為「緊急戒嚴」。--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4日 (三) 11:09 (UTC)
宗教與哲學
[編輯]社會、體育運動與文化
[編輯]Talk:珠海市體育中心駕車撞人事件 § 建議更名:「珠海市體育中心駕車撞人事件」→「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
「珠海市體育中心駕車撞人事件」 → 「广东珠海市驾车冲撞行人案件」:《習近平對廣東珠海市駕車衝撞行人案件作出重要指示》新華社通稿且是總書記指示,應該會有較多來源轉載使用該名稱,符合NC:常用名稱。--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12日 (二) 12:35 (UTC)
有資料可以證明「小沈阳」的繁體是「小沈陽」嗎,我記得他曾經在歌中唱過「沈是沈阳的沈哪,阳是沈阳的阳」。參見Wikipedia:字詞轉換/修復請求/存檔/2017年5月#小瀋陽。--傑里毛斯(留言) 2024年11月29日 (五) 08:28 (UTC)
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
[編輯]Talk:加油!中村同學!! § 建議更名:「加油!中村同學!!」→「加油!中村同學!!」
「加油!中村同學!!」 → 「加油!中村同學!!」:! or !--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6:30 (UTC)
Talk:南華大學 (湖南) § 建議更名:「南华大学 (湖南省)」→「南华大学 (湖南)」
Talk:亨利·比索 § 有關為非漢字文化圈人事物擬定香港譯名的問題
該條目的中文部份由本人創建,一直利用香港音譯將Bishop寫成「比索」,早陣才留意到原來兩年前由淺藍雪將我的標題改為「亨利·畢曉普」,本人今天打算重新增幅,亦因為見已有Note TA而將標題改回為本人最初的用語時,卻被一名稱為向史公哲曰的騷擾,他以廣東話叫法為「原創研究」不斷回退我的修改,甚至不容許我用任何方式將「畢曉普」轉換為「比索」,甚至強行將我一直撰寫開的「比索」換為「畢曉普」,意圖不容許我日後再進行增減時再使用「比索」一詞。並且將香港慣常處理英文讀音的方法定義為「原創研究」和「無心中生有」。現在更剛在本人的討論頁上留下所謂「嚴重警告」的恐嚇。
從Google中我同意「畢曉普」、「畢夏普」的使用可能比「比索」為多,但向史公哲曰執着中文維基內只有使用「畢曉普」、「畢夏普」所以不可以有「比索」的寫法再硬塞以「原創研究」來打壓,完全是架空中文維基的包容性和容許多樣化,對此我需要提出社群的建議。
或是當我被向史公哲曰的橫蠻干預而無法再為條目貢獻時,我寧可以創建者的身份申請廢掉條目。--Foamposite(留言) 2024年12月1日 (日) 08:27 (UTC)
該框內顯示的時間並不是當前的協調世界時,而只是上次按"刷新"獲得的時間.該時間並沒有實際意義.增加一個鏈接到顯示當前協調世界時的網站即可.--Uwuw(留言) 2024年12月5日 (四) 18:55 (UTC)
Wikipedia talk:條目命名一致性決議 § 提議:規範部分鐵路條目站名的譯法
- 現狀
自2012年起,中維有關JR貨物各貨物大站條目「○○貨物ターミナル駅」出現了「某某貨物總站」的譯法。諸如2012年出現的條目札幌貨物總站。此後接連出現了東京貨物總站、大阪貨物總站等車站條目皆從其譯法。
- 問題
一個大問題:「貨物Terminal駅」翻譯成「貨物總站」的根據在哪?
查Google發現,在2012年前,網絡來源中十分缺少有關車站譯為貨物總站的說法,反倒是2012年札幌貨物總站等條目出現之後,類似的翻譯多了起來。甚至在2019年,中國鐵科院有關人士發表論文時,也引用了「總站」的說法(doi:10.16669/j.cnki.issn.1004-2024.2019.12.12)。因此我懷疑最初維基「貨物總站」譯法可能為原創研究,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長達十餘年的文獻循環論證。
- 查證
查鐵道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鐵道科技名詞——漢英法德俄日六種語言》(簡體中文)時,所謂「ターミナル駅」翻譯為「區段站」。但是欠缺「貨物ターミナル駅」的翻譯。
查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鐵道技術用語辭典》(日語)時,ターミナル駅,翻譯為「樞紐站」,而「貨物ターミナル駅」翻譯為「貨運樞紐站」。
以上兩例或可證明至少在中國大陸的鐵路術語中,所謂「總站」的翻譯是非常有問題的。
- 提議
因為不知道非中國大陸的地區術語是否也有對應翻譯,需要請教社群中其他地區的有識者(如@鐵路1@雪雨73),並早日確定翻譯方案以匡正對應諸多條目的名稱。--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4年12月15日 (日) 12:08 (UTC)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
[編輯]Wikipedia talk:互助客棧 § 有關互助客棧方針版的長度壓力問題
此前,互助客棧方針版的長度一度逾60萬位元組,在我搬運了若干已結束或stale了的討論後才降到40多萬,然而這個長度還是比起其他互助客棧的版塊來得長(互助客棧其他版的長度現在是20多萬位元組,條目探討版是10多萬,消息、技術與求助版不超過10萬),而且在頁面載入與編輯上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我在電腦嘗試載入或編輯頁面的話,頁面完全載入所需的時間顯著地延長了)。有鑒於此前曾有討論提議以WP:徵求意見機制取代互助客棧方針版的機能,我認為現在是合適的時機來提出這件事情。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0月23日 (三) 00:30 (UTC)
Wikipedia talk:可靠來源 § (碩士論文)怎樣的影響可以算作「顯著學術影響」
- 「
碩士學位論文通常未經類似評估,因此不如博士學位論文可靠,除非其具有顯著學術影響。
」是否需要用信息頁說明「顯著學術影響」? - 對於一般的(無「顯著學術影響」)碩士論文而言,相關行文似乎也有模糊之處,只點出碩士論文「不如博士論文可靠」,而未明言其「不是可靠來源」。是否需要點出「除非具有顯著學術影響,否則碩士論文不是可靠來源」(英維是明確點出的:「
Masters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are considered reliable only if they can be shown to have had significant scholarly influence.
」)?--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10月23日 (三) 16:21 (UTC)
Wikipedia talk:消歧義 § 2020年10月修訂案與格式討論
修訂案主要涉及#章節安排問題(最簡單的做法只需將一個三級標題改為二級標題),以及#修訂WP:消歧義命名的問題。格式討論涉及主從消歧義頁面編寫方式(若有必要則亦應修改指引)。——自由雨日🌧️(留言|貢獻)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39 (UTC)
Wikipedia talk:管理員的離任 § 仲裁委員會成立後的管理人員解任機制(續)
Wikipedia talk:封禁方針 § 完善WP:封禁「不限期不是永久」總方針
所謂「不限期」不應理解為「永久」,但WP:封禁並沒有指引給管理員對解封的指引,以確保符合這個目的。對此,建議修改WP:封鎖方針,引入擔保制及對巡查員或回退員進行擴權,以進行有條件解封。
想法:
- 管理員需就不限期封鎖用戶的封鎖理由寫上解封條件。
- 不限期封鎖用戶可在完成解封條件後找廷伸確認用戶請求擔保
- 由廷伸確認用戶向管理員確定不限期封鎖用戶已完成解封條件,並聲明會負責監督該名用戶的編輯。
- 廷伸確認用戶監管不力的話,會被剝奪擔保資格。
- 巡查員或回退員對該名用戶的編輯進行二次確認。
- 直至管理員認為那名編輯者真誠悔改,然後解除監管。
- 只要擔保者決定不對該名用戶進行擔保或 巡查員或回退員 認為編輯有問題,隨即啟動即時封鎖程序,解封條件會較上一次更嚴格。
好處:減低管理員的工作壓力,從而達到不限期不是永久的目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9日 (六) 04:02 (UTC)
Wikipedia talk:非原創研究 § 關於非原創研究問題
1.假設美國某媒體報導:「2024年2月30日,川普發表了一場講話,關於他上任後會徵收關稅。」
那麼,我可不可以基於上述資料,斷定美國將會在川普上任後會徵收關稅?
2.假設英國某媒體中文版報導:「2025年2月31日,白悟空將2026年2月31日於Google Play上架」
那麼,我可不可以基於上述資料,斷定白悟空不能在中國下載?
相關討論: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電視#對於剛訂立的格式手冊/電視,細節上的疑問--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19日 (二) 11:21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兩岸四地用語 § 提議容許中華民國(中華臺北)體育代表隊使用「中華隊」簡稱
中華民國(中華臺北)體育代表隊使用「中華隊」簡稱,乃其來有自。又無論「中華民國(代表)隊」或「中華臺北(代表)隊」,均可簡稱為「中華隊」,行文實較簡易,且得維持一致格式。故比照港澳代表隊之例,建議放寬格式手冊規定,容許首次提及中華民國或中華臺北代表隊完整名稱後,於條目正文(不包含表格及模板等)使用「中華隊」簡稱;與此同時,仍繼續禁止使用「中華」稱呼,避免過度歧義。望社群斟酌。若有其他方案,亦可一併提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26日 (二) 18:32 (UTC)
Talk:亨利·比索 § 有關為非漢字文化圈人事物擬定香港譯名的問題
該條目的中文部份由本人創建,一直利用香港音譯將Bishop寫成「比索」,早陣才留意到原來兩年前由淺藍雪將我的標題改為「亨利·畢曉普」,本人今天打算重新增幅,亦因為見已有Note TA而將標題改回為本人最初的用語時,卻被一名稱為向史公哲曰的騷擾,他以廣東話叫法為「原創研究」不斷回退我的修改,甚至不容許我用任何方式將「畢曉普」轉換為「比索」,甚至強行將我一直撰寫開的「比索」換為「畢曉普」,意圖不容許我日後再進行增減時再使用「比索」一詞。並且將香港慣常處理英文讀音的方法定義為「原創研究」和「無心中生有」。現在更剛在本人的討論頁上留下所謂「嚴重警告」的恐嚇。
從Google中我同意「畢曉普」、「畢夏普」的使用可能比「比索」為多,但向史公哲曰執着中文維基內只有使用「畢曉普」、「畢夏普」所以不可以有「比索」的寫法再硬塞以「原創研究」來打壓,完全是架空中文維基的包容性和容許多樣化,對此我需要提出社群的建議。
或是當我被向史公哲曰的橫蠻干預而無法再為條目貢獻時,我寧可以創建者的身份申請廢掉條目。--Foamposite(留言) 2024年12月1日 (日) 08:27 (UTC)
Wikipedia talk: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 出版書籍、雜誌是否為WP:NOT
如題所述,請教以下情況甚麼時候屬WP:NOT及判定依據?
Wikipedia talk:關注度 (音樂) § 重新討論NT:MUSIC
各位編輯,在下長期以來在瀏覽編輯維基百科的過程中,發現存在大量的近似愛好者內容,這些作品大多以單曲、演唱會和部分音樂綜藝節目為主,通常無法證明其關注度,內文更是不重要的內容堆砌。但是,這些條目又往往能繞過當前NT:MUSIC的相關論述,使編者很難在存廢問題或其他條目編輯問題上達成共識。依在下所見,當前的NT:MUSIC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 在關於來源的問題上,現今條文是
他們曾經被多份獨立於該音樂家或團體以外的已出版可靠來源所提及
,但是根據中國大陸當前現狀,由於充斥大量的內容農場和宣傳內容,使許多看似可靠來源實則存在潛在的不中立現象,如自己按門鈴自己聽中的中國網來源(《歌手·當打之年》今晚終極奇襲 周深首秀未發布新曲)之類,在下看不到任何屬於可靠來源的證據。 - 在關於音樂作品的內容中,維基百科:商業排行與認證是部分維基編者編輯部分單曲條目的重要依靠,但是中國大陸的音樂榜單要麼是平台的自嗨、要麼是粉絲的刷榜,毫無公信力可言。如被部分編輯推崇的騰訊音樂由你榜,就曾被舉報過
開通年會員可大大提高用戶打榜(主要包括播放、收藏、下載、分析、點讚歌曲等)權重
(1),並且該榜單僅限騰訊擁有版權的音樂,此類排行榜獲得什麼周榜月榜第幾名、有多少可信度自有公論,其他類似網易、酷狗等等推出的野雞榜單更是不用再浪費時間。 - 另外,在相當多內容的條目中存在大量毫無意義的內容,幾乎要把維基百科變成Fandom。如「天外來物」世界巡迴演唱會中什麼「衢州新聞媒體中心在抖音官方賬號上發布了視頻,表達了對薛之謙的感謝」、自己按門鈴自己聽中類似「周深在演唱的時候,身穿一件珍珠裝飾的牛仔夾克,搭配黑色T恤和牛仔褲亮相」的表述,在下看不出放在條目內的必要。
- 現存的NT:MUSIC中沒有關於演唱會關注度的表述。
綜上所述,現存的NT:MUSIC及其他相關頁面均為論述或指引,並且部分表述相當模糊,大量的條目遊走在關注度的邊緣,因此在下建議社群對上述內容進行重新討論並爭取達成共識並升格為方針。由於剛剛提起討論,在下暫不提出新的方案內容,待社群討論後再進行總結。--SheltonMartin留言|簽名 2024年12月11日 (三) 01:22 (UTC)
Wikipedia talk:申請解除權限 § 被不限期封禁用戶不應默認覆審移除IP封禁豁免權限
Wikipedia:申請解除權限在議的多項提議和既往「判例」表明,永封用戶經由「已封禁或除權用戶覆審」快速剝奪IPBE權限。然,本站用戶對IPBE權限的使用多是因為GFW封鎖下被迫使用代理編輯,為正常編輯所必須之權限,在用戶尚未被移除編輯其討論頁權限前移除其IPBE權限在實踐上剝奪了被封禁用戶編輯其討論頁進行初步申訴的能力,顯然是越俎代庖。此外,依據Wikipedia:IP封禁豁免#移除權限一節,被封禁用戶雖可能已不被社群信任,但亦不太可能濫用其權限(IPBE),被完全封禁的用戶的權限也會因為不活動而自動移除,並無主動快速移除其IPBE權限的必要性。綜上所述,提議:
|
|
此提議需要熟悉反破壞工作(如傀儡調查)的社群成員討論,另ping之前在布告板參與討論的@自由雨日、Ericliu1912、Allervous、Manchiu、阿南之人。--HeihaHeihaHa-戒慎恐懼……(留言) 2024年12月13日 (五) 13:40 (UTC)
Wikipedia talk:關注度 (人物) § 修訂政治人物關注度指引
維基專題與協作
[編輯]Template talk:Duck § 更正默認提示文字?
@Cookai1205、Yoyolin0409:參見 WP:DUCK。確有理由更改、去除「一望而知」字樣。冀達成共識。— 𝕏ℂ𝕠𝕞𝕙𝕘𝕙𝕒𝕝𝕝 talk 2024年9月24日 (二) 02:18 (UTC)
維基百科技術議題與模板
[編輯]Wikipedia talk:字詞轉換處理/公共轉換組 § 思路:條目預儲公共轉換組中匹配的規則,減少載入時間
近年有些公共轉換組越來越大,導致所嵌入的各條目等頁面(爲便説明下稱「條目」但不限於條目)載入越來越慢,爲人詬病。而若條目預先儲存公共轉換組中與條目中字詞相匹配的轉換規則,並適時更新:— Gohan 2024年3月12日 (二) 05:00 (UTC)
剛剛不小心觸發了Special:濫用過濾器/12,收到警告但因無明確信息我根本不知道爲什麽會觸發。現在知道了,但請為此過濾器(及其他僅使用「abusefilter-warning」做警告信息的過濾器)補充明確説明,方便編者,謝謝。--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4年11月18日 (一) 01:36 (UTC)
維基百科提議
[編輯]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 § 在本地啟用安全投票及electionadmin權限
原標題:SecurePoll elections with the electionadmin right
(我很抱歉用英語寫作。請隨意翻譯此消息。)
Hello! My name is Joe Sutherland and I'm on the Trust and Safety team at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In the past, your community has shown interest in holding elections with SecurePoll — perhaps you already have through votewiki. We are now looking into making this available to local communities to run elections themselves. This will require the "electionadmin" right to be enabled on your project, which is a right that allows access to sensitive information.
As such, it is likely that you will need to run a Request for Comment (or similar process) to ascertain consensu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feature. To help guide such a discussion, we've put together a Meta-Wiki page wit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what enabling the right will mean for your community.
If your community does discuss and decides to move forward with this, T&S would like to support you — please let us know via email ( [email protected] ) if and when consensus is reached. Thank you!--JSutherland (WMF)(留言) 2024年10月17日 (四) 20:07 (UTC)
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 § WMF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本站是否應該關站抗議
原標題為:WMF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英維正在討論關站抗議
2024年11月14日17:29 (UTC),也就是幾個小時以前,英文維基百科用戶發起民意調查,討論是否就基金會考慮向印度法院披露編輯身份信息而閉站抗議。如果英維閉站抗議,本站是否跟隨? ——魔琴[身份聲明 留言 貢獻 新手2023] 2024年11月14日 (四) 20:09 (UTC)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 § 重啟Automoderator部署討論
十餘月前,該討論向社群引介了自動化反破壞Automoderator工具,然其因熱度不足而無疾而終。因此,我謹引用原留言: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Sam Walton,是管理員工具(Moderator Tools)團隊的產品經理。我們正在開發一個名為Automoderator的項目,該項目讓社群能夠根據社群自定義的規則自動回退破壞性編輯。我們正在尋求對我們項目的意見,並有一些問題需要巡查員和管理員的參與,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除了項目主頁面上的概述和問題之外,我們還有兩個子頁面提供更具體的資訊:
如果您想研究Automoderator的準確率,並查看它在不同編輯上的表現,我們設置了一個測試流程。您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新的模式,並在Automoderator部署之前將其納入考慮範圍(譯註:例如怎樣改善誤判問題、使用什麼程度的準確率(cution levels)比較好)。 評估計劃是用來確定Automoderator是否實現目標且不會產生負面影響的計劃初稿。如果您對我們收集的數據或制定的指標有任何想法,那麼您可以在這裡分享!
如果您對Automoderator有任何疑問,或者您的社群是否想要使用這個工具,請告訴我!
— User:Samwalton9_(WMF)
還請社群評估該工具部署之可能性及價值為荷。——敬頌冬綏 ZhaoFJx(論•簽) 2024年12月18日 (三) 19:45 (UTC)
未分類
[編輯]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